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教案
学情分析
知识分析:通过高一前面所学的抗日战争、辽沈战役等战争,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争知识基础,为这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能力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了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有利于本节课的活动探究。
心理分析:本阶段学生内心希望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因此本科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体验感颇足,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掌握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了解淮海战役的战略,深刻理解淮海战役的历史意义。
通过分组讨论和归纳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提升历史问题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适应新时代学生培养要求。
领悟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进而深刻理解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路线方针及相关政策、目标。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领略淮海战役期间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人民群众的淮海战役精神,培育学生永不懈怠、勇于战胜困难、果敢决断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淮海战役的过程以及党、军队、人民的作用
难点:淮海战役的意义和党和人民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与学习)
情景教学法
讲授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授课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呢,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今年的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了一场什么“战争”的全面胜利?这场战争,又表明我党和人民之间怎样的关系呢?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同时结合时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认知,对培育唯物史观具有一定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正是脱贫攻坚战。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心系人民之举措,是我们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之实践。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也是人民与党最真挚情谊的见证。 通过课前引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埋下“党和人民群众”的伏笔。
教师:请大家先观看这么一段视频(倍速),并结合我们目前所学习的部分,思考:该视频讲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的地点又在哪? 运用视觉映像,创造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观看视频)该视频讲的是淮海战役,发生在淮海。
讲授新课 教师:没错,正是淮海战役。发生在淮海,诶,这里注意下,我们说平津战役在平津,辽沈战役在辽沈。但是如果我们说淮海战役在淮海,好像就讲小了。那么真正的范围是什么呢?请看下图。(切换PPT) 通过战役地点定位,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和历史地理素养,从而更好的理解战役的意义。
教师:这里的淮海,是一个更大的地理概念。东起江苏的海州(连云港),西至河南商丘,北到山东的临城(枣庄一带),南达淮河。它是一个以徐州为中心的大范围战场。这一带,可以说是中原中的中原。在那个时候,国共双方,谁胜了,谁就能主导天下。 运用地图,增强学生体验感,并强化淮海战役的重要性,。
教师:那同学们知道淮海战役打响前的敌我形势吗? 引导学生思考淮海战役前的历史背景,提升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学生:……
教师:答对了一部分,确实是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切换态势图) 在国内形势大好的背景下。再具体而言,中野方面,进占郑州、开封,从侧翼威胁着徐州剿总区,同时南方直面黄维兵团;华野方面,攻克济南,南下畅通无阻。(切换PPT) 教师补充知识。
教师:淮海战役的开始,其实是一个必然性下的偶然性。咱们先来看我党关于淮海战役的计划。(切换PPT) 这里解释一下,粟裕将军一开始提出的淮海战役主要针对的是黄百韬兵团,而当中野攻克郑州开封后,党中央发现两片战场连在了一起,在多次讨论后,结合中原事态的变化,决定扩大战役为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的配合作战。小淮海演化为大淮海。 教师补充计划变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于党政策、计划变化的理解,领略党的科学运筹、果敢决断。
教师:(切换PPT)淮海战役一触即发,先来看双方的指挥官。来看看我军的五人天团都是谁呢,哪位同学自告奋勇? 通过图像史料,引导学生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关联。
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都答对了。再看国军这方,该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是刘峙、杜聿明。
教师:指挥官到位,准备开始战斗了。大家先来看一下战前态势简图。然后前后桌讨论一下,假如你们是指挥官,通过该图简述一下你们认为的淮海战役是怎么打的么?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读图猜测战争进程,既提高了其学习的注意力,又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实践能力和自主能力,同时引起下面真实的战争进程讲解。
讲授新课 学生回答
教师:这位同学的读图能力很不错,而且也会使用两只军队的夹击包围,大家鼓掌! 鼓励学生,增长自信心。同时通过鼓掌,调动班级情绪。
教师: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共分为三个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中间突破,分段围歼”的战术。第一阶段是推进,我们的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是包围,中野,他们在西线歼灭黄维兵团,华野又歼灭混乱的大部分兵团,这时国军已经基本没有奇迹了;第三阶段便是对杜聿明集团进行合围,并最终全歼其部队,俘虏杜聿明。 教师补充知识,通过图像的讲解,让学生对战役进程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教师:可见,此次战役是两只野战军在党中央的统一调度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获胜的。但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真的像字面上的顺畅吗?咱们先来看一幅图 再次强调党的统一调度,并提出反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切换《国共兵力对比图》)战役打响之前,敌我双方是80万对60万,同时敌军装备优良,优势在谁 优势在敌。再看《三大战役我军伤亡图》。 凸显淮海战役的艰难
教师:毛主席形象地称之为“夹生饭”,而这夹生饭又为什么能被解放军一口一口吃下去的呢?小组讨论,三分钟时间。(切换PPT)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历史解释的能力和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鼓掌,这个小组回答的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给予其他小组机会,让课堂变成大家的课堂。
学生回答
教师:鼓掌!看来同学们分析能力都比较强。我军胜利的因素很快就被总结出来了。我在此也系统归纳了一些(切换PPT)大家记下来。 鼓励学生,增长自信心;教师补充知识,引导学生养成笔记习惯。
教师:(切换PPT)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人民群众是怎样推的?请看下面。
教师:(切换PPT)这些照片都是淮海战役中浩浩荡荡的人民群众在运送战略物资。据统计,此次战役共出动了民工543万人。所以也就有了600万打80万,优势在我的说法。正是这空前的民工支前,才保证了战役胜利的根本。教师:那我想问一问大家,为什么这么多民工愿意支前? 用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史料以及举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民战争的伟大;提出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因为我们党、我们人民解放军是为了人民最真切的利益而奋斗的。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又是单纯的,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为了保卫革命果实,也知道自己该帮助谁。 让学生体会我党和人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讲授新课
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淮海战役最终由我军获胜而告终。它创下了四个“最”,即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战争样式最复杂,政治影响最大。前三个倒好理解,那第四个最,又怎么理解呢? 继续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直观、深刻地理解淮海战役的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这位学生回答的很好。(切换PPT)淮海战役在中国革命史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作用。它使得国民党长江以北的精锐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加剧了美国和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政权的不满,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同时也推动了我军战役理论的新发展。 教师补充知识
教师:如今我们学习淮海战役这一历史事件,除了领略先辈们创业的艰难,还应当从他们身上学习宝贵的精神。大家都说说,淮海战役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说出一个,课后我就给他一颗糖,以此累计。 让学生剖析革命精神,既是提升学生理解历史能力的要求,也是历史服务于现实的要求。
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都记住各自的数量,课后我会来发糖。同时也要记住这些宝贵的精神!(切换PPT)这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它不仅仅是一座巍峨耸立的历史丰碑,它更见证了人民义无反顾的历史抉择,将士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人民军队勠力同心的赤胆忠诚,党领导人果敢决断的科学运筹。这也告诉我们,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和领导,提高自身科学理论水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而在我们学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没错,正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将历史回到实际,突出历史学的功用,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要求。
教师:这是几道的习题,大家简单看一下。 通过习题,让学生简单地回顾一下课程内容,检验学习知识的效果
课堂结尾 教师:那最后,有没有哪位同学来回顾一下本此课程围绕淮海战役都大致讲了哪些内容?我会给一个更大的糖。 引导学生参与本节内容的重温、梳理。通过归纳总结,能够使得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同时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切换PPT)看来是很认真的听课了,想必其他同学也和他一样。 本次课程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希望淮海战役的精神能够指导你们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教学反思
由于时间关系,无法扩展解放军在战斗中具体战略、战术的运用,因此对于理解我军具体作战和战术理论提升新高度的意义缺乏深度。
五大核心素养无法深入贯通其中,尤其是在史料实证方面。
由于战役的相关知识过多,致使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陈述不少事实,虽然是起到一种引导性作用,但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吸收仍有一定的疑问。
秉持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发掘历史内容,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充沛的情感,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体会,受到有效的教育。这一点仍然值得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