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淮海战役
视频欣赏
思考:该视频讲的是什么?它发生的地点又在哪?
淮海战役的地点
战前敌我形势
计划浮现
济南战役结束的当天,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向中央提出打“淮海战役”的建议。
此时,杜聿明已经意识到与解放军争夺中原的必要性。
徐蚌会战计划
“小淮海”计划
总前委五人天团
双方“主席团”亮相
徐州“剿总”阵容
VS
讨论:你觉得淮海战役该怎么打?
时间:三分钟
时间: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战术特点:
中间突破,分段围歼
三个阶段
讨论: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
时间:三分钟
1、基本前提:党中央的正确决策、总前委的周密组织
2、重要保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3、根本原因: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奋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4、重要因素:国民党战略的失误
淮海前线关于淮海战役结束的电报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 ——粟裕
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共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
淮海战役的意义
解放军牺牲最重
歼敌数量最多
战争样式最复杂
政治影响最大
四个“最”
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
从根本上动摇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推动了我军战略理论的新发展
宝贵的财富:淮海战役精神
1、科学运筹、果敢决断的担当精神
2、听党指挥、忠诚可靠的看齐意识
3、一往无前、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
4、团结群众、相信群众的支前精神
……
启示:
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和领导
提高自身科学理论水平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课后小题
1、(2008·上海)科学家竺可桢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2、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进行的战役
B、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
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
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B
A
内容回顾
淮海战役的背景
淮海战役过程
淮海战役胜利因素、人民群众的作用
淮海战役精神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 期待下一次课程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