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2 20: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小组: 姓名:
大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包含教科书九、十两个小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期】
【大单元大概念】
大概念:社会主义在与国家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
核心概念: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社会学思想,诞生于16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的概念在西欧广为流传,发展出不同分支。本课“社会主义”特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其基本内容为:
①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必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③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④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大单元主题】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新力量的加入
二、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小单元(九单元)知识框架】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标要求】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巩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举措(特别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
3、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举措及其创造性。
学习难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深远意义。
【学习目标】
在以上重难点的学习和突破中,涵养和提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阶段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年)的阶段特征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2、经济上: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屈辱的外交局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国际话语权大大提高。
4、思想上: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预习完成】(结合八年级下册1-5课、16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2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而实行的紧迫而必要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3.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外交方针的内涵分别是什么?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5.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比较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
比较项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不同点 背景不同 新中国即将成立
不同点 制定主体不同
内容不同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性质不同
历史作用不同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相同点 都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及宪法保障;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
【学习评价表】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5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每项满分5分,共50分,自评)
评 价 项目 根据掌握程度打分 自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5 4 3 2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重大举措 5 4 3 2
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5 4 3 2
抗美援朝战争的作用和影响 5 4 3 2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含义及作用 5 4 3 2
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5 4 3 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背景及内容 5 4 3 2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举措 5 4 3 2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举措 5 4 3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深远意义 5 4 3 2
2. 小组协作互评表(每项满分5分,共30分,小组评)
项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能够完成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3 他(她)有积极且谦逊的合作态度。
4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5 他(她)能灵活解决组内问题。
6 他(她)对小组有突出贡献。
3.学习感受(总分20分,教师评)
写出你在本节课堂上的收获、感悟和仍存在的疑惑,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课后巩固】
1.(2020.1·浙江高考·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2.(2021·全国乙卷高考·31)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
工人 劳动农民 转业军人 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 学生 资本家
上海 35.52 12.95 2.69 18.75 16.08 5.94
天津 39.13 14.27 3.27 12.29 19.44 3.70
陕西 26.26 27.99 8.32 8.67 22.95 0.52
新疆 16.16 25.47 23.19 18.18 19.05 0.23
据表2可知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3.(2020·海南高考·12)
表2 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
项目 1949 1950 1951 1952
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 14.9 10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8
表2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4.(2021·山东高考·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5.(2021.1·浙江高考·13)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 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2020·北京高考·9)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右图《拖拉机》在 1950 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甲等奖。该画“新”在
HYPERLINK "http://www." INCLUDEPICTURE "../../lenov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47529061/QQ/WinTemp/RichOle/UMGY)T)W%7b@%602%7b@AUZEFH%7d_3.png" \* MERGEFORMAT
①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②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③展示了合作化运动的新成就 ④描绘出农业机械化的新愿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2020·天津高考·7)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HYPERLINK "http://www./" INCLUDEPICTURE "../Documents/Tencent%20Files/713000935/Image/C2C/0VSRX0FXV@LV$22C_AU))~M.jpg" \* MERGEFORMAT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8.(2019·全国Ⅰ卷高考·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9.(2021·全国甲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表2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 13.9412.86 52.5040.44 62.4447.82 69.3949.07 90.1668.02 81.6057.91 77.00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 27.6014.87 12.111.59 18.487.08 15.335.01 19.647.42 27.059.69 27.50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
1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