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板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反思对文革既陌生又有一些零散的概念好动、好奇、好表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文革”开始、结束的时间,文革中重大历史事件识记能力“文革”的原因和危害归纳、理解能力“文革”的教训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1.知识与能力通过王卫东日记将“文革”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串连,设置情景教学自主阅读理解“文革”的原因与危害分组讨论用关键词总结“文革”、分析教训2.过程与方法探究“文革”全面发动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极端的结果。分析“文革”的原因和危害,使学生明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总结“文革”的教训,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立意教学重点“文革”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文革”的危害、对“文革”的反思教学难点4.教学重难点 1972年,几位年轻人给毛主席写信,想见见几年未见的父亲、母亲。
毛主席批示:“父亲已死,可以见见妈妈”。几位年轻人的父亲,叫刘少奇。设问:你知道刘少奇是谁吗?身为人子,几年未见自己的父亲、母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这是为什么呢?三大板块,日记串线。 缘起——“左”到极致,便是文革
(日记一)内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
(日记二∽六) 教训——学史感悟:痛定思痛(日记七) 今天,大家都在看《人民日报》,上面有重要的中央文件。
读完文件,我热血沸腾,我不断叮嘱自己,一定要积极投身到这场运动当中去,誓死捍卫红色政权。日记一:1966年5月17日设问:文中所说的重要的中央文件是什么?该文件的发表意味着什么?缘起——“左”到极致,便是“文革”日记二:1966年6月15日 今天隔壁的李卫东,戴了个红袖标,在我面前臭显摆,骄傲地对我说“我是毛主席的卫士”,我拉过他的手臂,看到他的红袖标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红卫兵。设问:红卫兵都干了些什么?你如何看待红卫兵的这些行为?内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浩劫 ①红色狂潮——红卫兵运动老舍傅雷 ①红色狂潮——红卫兵运动彭德怀容国团 ②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1969年11月,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学生活动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问:刘少奇等人的冤案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的历史根源何在?如何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民主法制 今天,爸爸中午突然回来了,神情特别紧张。他拿着我们家的户口本匆匆出了门,去了派出所,下午我的名字就从王捍彪改为了王卫东。日记三:1971年12月3日设问:王捍彪为什么要改名字?③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今天早上,发现昨天在天安门敬献的花圈、挽联什么的都没了。我们非常愤怒,和在场的民兵发生了冲突。爸爸为了保护我而被捕了,我很伤心,也很愤怒。日记四:1976年4月5日设问:花圈是献给谁的?日记中描述的状况反应了什么历史事件?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④群众的怒吼——四五运动 今天出门,发现一切怎么都怪怪的。几乎每个人,都缠着黑纱,挂着白花,表情十分悲伤。当我知道发生了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之后,我哭晕了……日记五:1976年9月10日设问:日记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⑤巨星陨落——毛主席逝世日记六:1976年10月10日 今天的街上,不同寻常,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欢欣。设问:人们因何事这么开心?此事意味着什么? ⑥咎由自取——“四人帮”的灭亡(2)成就人民的顽强努力(1)损失:5000亿元邓小平的全面整顿(1975年)①表现:②原因: ⑦沉重代价——接近崩溃的国民经济日记七:1976年11月20日 文革已经结束了,回首十年,往事历历在目,我思绪万千…… 我们应该从 “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呢?人性理性民主法制教训:学史感悟——痛定思痛学生活动二:教训:学史感悟——痛定思痛学生活动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阶级斗争疯狂内乱践踏关键词教训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理性维护社会稳定…………文化大革命缘起——“左”到极致,便是“文革”内乱教训:学史感悟——痛定思痛①红色狂潮——红卫兵运动④群众怒吼——四五运动②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 ③机毁人亡——林彪集团覆灭⑤巨星陨落——毛主席逝世⑥咎由自取——“四人帮”的灭亡⑦沉重代价——接近崩溃的国民经济(过程)1.既好讲又难讲。特殊时期,度的把握。
2.情景教学之得。符合认知,效果良好。
3.课堂反馈之思。民主法制,常驻心中。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