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25 15: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川教版《世界历史》世界近代史(上)第二主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7课——从曼彻斯特的崛起之路看工业革命的历程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目标方法教学反思1.实验版课标
(1)讲述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
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
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
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2011年版)课标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
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
推进到了蒸汽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学
习中抓住了工业革命,就抓住了整个世界近代史的
脉搏。
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本课是世界近代史部
分第二学习主题的第一课,上承《英国的新生》、
《殖民扩张和反殖民斗争》两课内容,下启《第二
次工业革命》。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目标方法教学反思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成都市天府广场旁,学生对于成都的城市化
建设有切身感受,加之学生已经掌握了归纳、概括、探究
等历史学习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但学生对工业革命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历史课的学习
未涉及到世界近代史部分。因此,教师课堂上注意语言组
织和问题设置,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目标方法教材分析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分析曼彻斯特
发展成为新一代大工业
城市典范的历程,形成
工业革命促成城市化的
意识。
分析曼彻斯特城市
精神,认识城市精神是
城市的灵魂,为我国的
城市化建设提供借鉴。 知识与能力
学习工业革命中的
主要发明创造及相互促
进的关系,培养学生阅
读教材、分析史料的能
力。
分析工厂制的出现
推动曼彻斯特城市的崛
起,培养学生用唯物主
义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
对曼彻斯特城市发生
了什么变化?” 等问
题的讨论,学生掌握
多层面、多角度地去
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
提高归纳、概括等历
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推动曼彻斯特城市发展 理解曼彻斯特城市崛起之路蕴含的城市精神教学重难点
情景创设法
问题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讨论合作法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目标方法教材分析教学立意: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发展;
明线: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崛起历程;
暗线:工业革命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核心:曼彻斯特的城市精神曼彻斯特作为本课线索城市的原因:
第一,曼彻斯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工业城
市的典范,具有代表性。
第二,在曼彻斯特,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工业革命遗
迹,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第三,通过曼彻斯特城市的崛起之路来揭示工业革命
的历程,是从微观史学的角度进行的一种教学创新。 ——从曼彻斯特的崛起之路看工业革命的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曼联导入,可以营造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
为教师通过曼联分析曼彻斯特的城市化和城市精神埋下伏笔。效果第一平台 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问题1.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什么领域?
问题2.工业革命有什么发明创造?发明者分别是谁?
问题3.工业革命有什么意义? 这一平台的构建,既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又有效地落实了基础知识,达到预期目的。效果第二平台 深化认识,巩固新知城市之兴——市场引发革命
城市之光——革命蝶变城市
城市之变——城市跨越时代
城市之魂——精神引领未来《大国崛起之工业先声》教法:提出目标→播放视频→教师总结
学法:明确目标→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殖民活动圈地运动手工工场的发展政治前提劳动力海外市场技术支持以下图片,为曼彻斯特的生产革命提供了哪些条件?资本原料产地国内市场《英国工业革命》教法:提出目标→播放视频→教师总结
学法:明确目标→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学生阅读教材
找出新的交通发明及发明者 伯明翰 利物浦一七八五至一八五O年
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生铁产量在1848年已超过了所有国家的总和生铁产量增长一千三百多倍 格拉斯哥伦 敦到1850年,
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世界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生产了世界上40%的机器一八二○年,英国工业生产量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世界工厂 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曼彻斯特城市崛起之路蕴含
了什么城市精神? 城市之兴
——市场引发革命
城市之光
——革命蝶变城市
城市之变
——城市跨越时代
城市之魂
——精神引领未来板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目标方法教学反思
1.本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
整合和创新,以曼彻斯特城市的崛起为线索,
从微观史学的角度,以一座城市的演变来揭示
一个时代,突破了以往的教学设计。
2.本课以明线和暗线的形式贯穿课堂,线索
清晰,主题突出,使整堂课严谨而富有精神冲
击力。
3.从微观史学的角度研究历史的方法很多,
本课仅是初步尝试,教学中可以做更多的探究。 课后反思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