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22: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离骚》名师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1.《离骚》在形式和语言上独创了“骚体”诗,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
2.《离骚》广泛运用比兴手法,将比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便是。
3.《离骚》在形式和语言上,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篇,既有利于包纳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句为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离骚》的语言十分精炼,并大量地吸收了楚国的方言,虚字也运用得十分灵活,又常以状词冠于句首,造句也颇有特点,对后来辞赋有很大影响。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阅读中想象思维对阅读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离骚》从第32节开始,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个诗人自己幻想的世界。屈原的想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空前地展示了人类心灵所具有的那种超越古今、贯通天地、融汇万物的自由本性。他的想象是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交混使用,扑朔迷离。屈原的想象极为丰富,因为受楚国巫术神话的深刻影响,在《离骚》一文中涉及到的神话人物就有:羲和、望舒、飞廉、雷师、丰隆、宓妃、高辛等;涉及的神物有:飞龙、凤皇、蛟龙、鸾皇、玉虬等;涉及的神话地点有:苍梧、昆仑、不周、西海、赤水、流沙等;涉及到的历史实有的人物有:尧、舜、周公、夏桀、商纣、羿等。另外,屈原还运用比拟的手法,将大量的花草、乔木、鸟类、云霓等自然物拟人化,这就为我们构成了一个似真似幻、似实似虚的艺术社会,表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
在诗中,诗人那奇艺华美的丰富想象将神话与人事、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广泛运用借代手法与比拟手法,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奇异瑰丽、灵动变幻的艺术境界,正如鲁迅所说:“较之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离骚》较之《诗》更为突出地强调了对审美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因素:想象和情感。
屈原“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创造了“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譬喻的手法,创造出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象群,形成了一系列诉之于情感和观照的审美意象,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运用借代的手法,将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相互代替,使诗歌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展现了“惊彩绝艳”的想象世界。运用拟人手法,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让一切无知无情的草木鸟兽通过拟人化而具有了生命,充满着情感色彩;把神话中的神灵和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加以复活,叫他们为自己服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诗人寄寓其中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而且增添了诗歌的美学趣味,使诗歌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论述的那样,这篇作品把“个人的身世,国家的命运,变成哀怨与愤怒,火浆似的喷向听众,炙灼着、燃烧着千百万人的心。”这也是《离骚》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之所在,屈原的审美观得放异彩的原因之所在。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从《离骚》中的修辞看屈原的审美观: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篇中,以“同乎风雅”四字评论过《离骚》,接着又指出:“故能气往铄古,辞来切今,惊彩绝艳,难与并能矣!”《离骚》能有如此高的艺术评价,这与其中运用的大量的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而且《离骚》作为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是屈原个体心灵、情感、愿望的真实写照,诗中流露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价值观。陈怡良教授说过“没有《离骚》,岂识屈原。”屈原的《离骚》体制宏伟,全文93节,每节四句(自朱熹《楚辞集注》以来,即以四句为一节),其中末章“乱辞”为五句,共三百七十三句。朱熹注“赋也”的13节,注“比也”的12节,注“赋而比也”的11节,注“比而赋也”的57节。在诗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例如:譬喻、比拟、借代、双关、复叠、映衬、讽喻、示现、设问、错综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集中反映出了诗人异常丰富的心灵、情感和个性,突出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橘颂傲然,九歌媚妩。长吟离骚,正气滋补。屈子魂魄,时代解诂。后昆垂范,前贤踵武。砺我精神,擎我脊柱! 大写人字,以之撑拄!——周有光
关于人的美,“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所看重的人格美的两个方面是“内美”和“修能”。《离骚》中大量运用的香草意象,都是美好品德和君子的象征。诗人在文中大量的佩芳,既是内在美的表征又是外在美的显示。这些都体现出了屈原关于君子人格修养的美学思想。屈原对于美的看法,吸取了儒家理性主义的美学,屈原在诗中处处强调外在美与内在善的统一,这点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说极为相似。而且屈原更注重的个体内在的品质,屈原的“内美”与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和“仁义之心”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道德品质的善良和诚实而言,不过指导思想却有所不同。孔孟的道德观是以唯心论的先验论作指导的,认为人的品性是先天就具备了的;屈原的道德观念不同, 是以朴素的唯物论作指导的,屈原把这种善和美看作是后天努力修养锻炼的结果,这又与荀子强调的后天“修为”说的思想一致。如“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从这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兰芷、荃蕙本性芬芳,但由于“不好修”之故,最后变成了难闻的萧艾。这正是屈原所说的除了“内美”之外,还要“重之以修能”。
二、教学建议:
1. 本文是骚体诗,有些词语晦涩难懂,学生对文本有陌生感,疏通文本是前提。但要注意不能太肢解文章,变成单纯的文言文教学。
2.骚体诗的节奏和韵律要通过大量的诵读来体会,教师要加强诵读指导,真正做到因声求气,吟咏性情。
3.建议有条件的地方,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观看屈原的相关视频,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可适当补充《离骚》其他部分的内容进行文本内部的自证,也可引用其他相关作品,如《国殇》《渔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等。
5.建议读写结合,将屈原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文化名人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资源,还可以此形成关于“爱国”的专题进行写作训练。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1.这篇文章选自选择性必修下册2,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由于时代久远,对于这样的作品有距离感、陌生感。
2.就高一学生而言,本文无论从字义、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诵读应是基础。
3.字词、字义理解是基础,需要扎实推进,加强记忆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离骚》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了解屈原和他的主要政治理想。
3.疏通文本字、词,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的读音、含义及朗读技巧,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4.初步品味文章“骚体诗”的形式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法 、诵读法、小组表演法、视频播放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在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那天,百姓都要纷纷争渡江中,投以饭食,祭奠英魂,一个普通的民俗节日便慢慢演变为含有特殊意蕴的全民族的盛大祭典,代代相衍,传流不息。这个节日就是端午节,人民祭奠的这个人便是屈原。相传屈原沉江,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船前去拯救;拯救不得,便争先恐后打捞他的真身;打捞不得,便把饭团、鸡蛋投进江里,喂饱鱼虾鳖蟹,以免它们啮噬三闾大夫。
屈原在流放时曾吟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当时有一渔夫劝他要学会随时而变,“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则“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今天我们将走进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学习他的《离骚》,体悟他用生命谱写的动人篇章。
2.吟咏性情,初步感知: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跟读,之后自由朗读,学生示范读,师生互相点评。
(1)朗读指导:注意字音的准确。如:鞿羁,謇,朝谇,侘傺,忳等字的读音。
注意节拍与顿挫。如: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注意重读和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注意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读准字音:
好:hào 姱:kuā 鞿羁:jījī 謇:jiǎn 谇:suì 纕,xiānɡ 茝:chǎi,香草名,
偭:miǎn 忳:tún 侘傺:chàchì 溘,kè 鸷,zhì 圜:yuán,通“圆” 芰,jì
3.问题探究
(1) 反复诵读,辨明文体:
“楚辞”的含义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它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 ‘楚辞’。”除此之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2464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风”“骚”
“风”原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后“风”“骚”用为诗歌的总代称。
“风骚”后用来比喻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同时,“风”“骚”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之外,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 知人论世,走进作者:播放电影《屈原》片段
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 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两种思想”:美政理想与民本思想。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两次流放”: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遭受第一次流放,被放逐于汉北,其《九章·抽思》中有言:“有鸟自南兮,集于汉北”。由于屈原曾怒斥子兰,子兰对他怀恨在心,结果屈原被再次流放于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三种才能”:《史记》的屈原本传曾称赞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三种才能,这三种才能也体现在他的创作上。
“四种忧愤”:“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公也”。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3)巧用工具,疏通字义:结合课本注释,疏通文中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重点词汇:
修姱:修洁而美好。 鞿羁:jījī,喻指束缚、约束。鞿,马缰绳。羁,马笼头。
謇:jiǎn,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无实在意义。 谇:suì,谏诤
申:重复,再三。 揽:采集。 替:废弃、贬黜。
茝:chǎi,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揽茝比喻修养高尚的德行,也比喻屈原推行的“美政”。
所善:所爱好的东西。 灵修:神仙,这里指楚怀王。
浩荡:荒唐,胡涂,没有准则。
蛾眉:像蚕蛾一样细而长的秀美的眉毛,将自己比喻成美女,暗示自己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德行。 偭:miǎn,背向,“面”的反义词,引申为违背。 忳:忧闷。
诼:用谗言诬陷。 工:善于,擅长。 穷困: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忳”与“郁邑”同义反复,用以强调忧闷之深切。
侘傺:chàchì,失意的样子。 溘死:突然死去。
鸷鸟:鸷与鸟。鸷,zhì,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是泛指一般的鸟。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
陆离:修长的样子。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四荒:四面荒远的地方,形容极其旷远。荒,远。
体解: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 惩:受创而改变。
B、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施政的举措、措施。
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圆凿,受榫头的穿孔。
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
C、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荒唐,胡涂,没有准则。 今 :形容广阔或壮大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困厄不得志。今 :贫困、穷苦。
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随水流消逝。 今 :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流落逃亡在外 。
自前世而固然:固然,古:本来如此。 今 :副词。犹诚然、虽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D、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名词作动词,缓行。
固前圣之所厚: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看重。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长,形容词作动词,加高、加长。
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屈、抑,使动用法,使……委屈(压抑)
E、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矣: 宾语前置句。 不吾知,即“不知吾”的倒装。“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句。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再次给我加上罪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省略句。以为,即“以之为”,把它作为。
4.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播放背景音乐,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每人4句,吟诵全诗。
要求:保持衔接的流畅,读准字音与节奏,注意情感的投入,注意表情与肢体。
5.课后阅读,深度拓展:
郭沫若剧本:《屈原》
秭归祭屈原(节选) 余光中
莽莽草木,滔滔仲夏/日在毕宿,人在三峡/大江东去,烈士淘不尽遗恨/又是剑挂菖蒲,香飘角黍鼓声将起,龙舟待发/翼然欲飞,两舷的排桨/只等令旗一挥,就破波泼浪/去迎接远谪的孤臣还乡
秭归秭归,之子不归/行吟泽畔,颜色憔悴/江湖遍地,究竟他在何方/屈平其名,铮铮傲骨却不平/
永不屈服是正则的脊椎/他佩的是长剑之陆离/戴的是高冠之崔嵬/他手捻兰花,翩然两袂/乱发长髯,任江风拂吹/眼神因不胜远望而受伤/迢迢望断郢都的方向/
秭归秭归,之子不归/他沉吟叹息在汨罗江头/国破城毁,望不见郢州/遑论上游更远的归州/秭归秭归,之子不归/怀王不返,秦兵不退/帝遣巫阳下界来招魂/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徘徊/江湖满地,下游更阻于沧海/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流连/南溟浩渺,天低鹘没/让韩愈和苏轼去放贬/魂兮归来,西方不可以迁延/流沙千里,丝路漫漫/昆仑嵯峨,冰封崦嵫的鸟道/绝域让张骞和玄奘去探险//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逍遥/戈壁无边,沙尘卷暴/让苏武去牧羊,昭君去和番/魂兮归来,上天或下地/都非你耿耿之所甘/你的归宿是三楚才心安/心挂在故国隐隐的雉堞/你是鲑鱼,逆泳才有生机/孤注一跃才会有了断
……
从汨罗江畔你披发投水/到秭归家门你赤体投胎/从国士吞恨到啼婴发声/把一生的悲愤倒收起来/来你的庙前行礼祭拜/蒲剑抖擞,犹似你的气节/角黍峥嵘,岂非你的傲骨/两千三百多年前,你奋身一纵成清流,上游一直到下游/江水浩浩因你而清浏/非沧浪之水濯你,是你/明矾如砥,镇净了沧浪/听,鼓声捣耳,千楫如梳/像是争先要将你抢救/你却永远在我们前头/懈的背影高冠巍巍/为我们引路,引渡,告诉/我们,切莫随众人共浊合污
……
历史的遗恨,用诗来补偿/烈士的劫火,用水来安慰
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1.这篇文章选自选择性必修下册2,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由于时代久远,对于这样的作品有距离感、陌生感。
2.就高一学生而言,本文无论从字义、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诵读应是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和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2.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的读音、含义及朗读技巧。
3.把握文章的主题情感和结构脉络。
4.深入体会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法 、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 播放易烊千玺歌曲《离骚》)
日与月,夏与冬,更迭难休;草与木,盛与衰,问美人依旧。流言四起的风,撩拨君臣异梦,问天可否为明心而见证。浊与清,美与陋,颠倒众生。芷与兰,蕙与荃,难吐芳馨。何故逆流而上,何为孤芳自赏,无人知晓故乡变他乡。乱世而不群,谁可解君意?饮一句离骚别愁,醉一世报国春秋。(幻灯片歌词)“何长路漫漫上下难求,哀民生几多忧。”歌词中所唱恰好出自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离骚》。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这样一位用热情、生命谱写震铄古今诗篇的伟大诗人。
2.吟咏性情:播放音频,学生跟读,之后自由朗读,学生示范读,师生互相点评。巩固第一课时对字词、断句和文义的理解。
朗读指导:注意字音的准确。如:鞿羁,謇,朝谇,侘傺,忳等字的读音。
注意节拍与顿挫。如: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注意重读和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3.问题探究
(1)在诵读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情感深沉又顿挫,基本吻合“离骚”遭遇忧愁、遭遇忧患的感情基调。可以说一个“忧”字贯穿全诗。文中直接抒发“忧”的句子或字眼有哪些?请有感情地诵读找到的诗句,并翻译一下这句。
思路解析:直接抒情的字词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容易找出,如“哀”“怨”“悔”这样的字眼,此外只要在第一课时中熟练掌握“郁邑”“侘傺”的含义,就不难找出这句。如此有助于宏观上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和脉络。
答案示例: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百姓道路)多么艰难。
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
③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④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 , 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板书:哀 怨 愁 悔
(2)小组讨论:
全班分为六大组,各组从诗中寻找诗句,并结合时代背景归纳作者哀、怨、愁、悔的原因。
思路解析:此问既立足于文本,又有一定的开放度。需要学生熟读文本,又要结合第一课时的人物身份和时代背景。
背景再现: (幻灯片链接)
屈原因出身贵族,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怀王十五年,张仪由秦至楚,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再次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之后,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明确内容:
①为何而哀?(5分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对“民生”的理解还有一种普遍看法是“百姓的生活”。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而创作《离骚》。所以,两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哀家国百姓,自身际遇
a. 哀家国百姓
屈原出身王室宗族,曾在内政上赞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上参与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由于站在时代风云的前列和政治漩涡的中心,这就赋予了他一种宋玉等不可企及的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忧天下的仁人之心。楚国一度国力强盛,雄踞一方,而眼睁睁地看到国家面临危机,自己却难逃“謇朝谇而夕替”的命运,内心对国家和百姓命运郁积强烈深厚的忧患与叹息。(“长太息”三字连用,再加一个“哀”字,足见其内心哀之深重。)
b.哀自身际遇(6分钟)
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历史文化有深厚的知识和修养,具有大诗人应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创造活力。一旦政治上被放逐之后,便能将国家民族的忧愤、个人的极度不幸,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机和能量。(《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屈原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的身世遭遇和喜怒哀乐,有人称之为伟大诗人的心路历程。
②为何而怨?
a.怨君王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正是有满腔的忧愤才作《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在《离骚》的前半部分(课文未节选)也有类似的诗句,表明屈原对楚王忠奸不辨、听信谗言、“听之不聪”的埋怨,如“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一句,你既不肯鉴察我心中的愚诚,反而听信谗言给我以恼怒。屈原心目中的明君应是可以修法度,明治乱,辨忠奸的圣明君主。
b.怨奸佞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这些诗句中屈原非常坚决地表达了和谗邪奸佞势不两立,绝不妥协的决心和政治态度。这些奸臣不仅不能辅佐君王,反而令君王误入歧途,离明君之道越来越远。
小结: 屈原对楚国奸佞当道的现状极为愤恨,因而不遗余力地反复加以揭露和抨击,斥责他们“好蔽美而称恶”,竞进贪婪,嫉妒成性,朋比为奸,随波逐流,黑白颠倒。诗人还揭露了楚君的过失,说他反复无常,荒唐糊涂,宠信奸臣,疏远忠良,善恶不辨,致使诗人的“美政”理想落了空。借用司马迁的话“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资料链接:(幻灯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③为何而愁?愁家国命运(5分钟)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正是基于前面两种情况,屈原对国家前途,百姓命运才充满种种忧患。“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并不怕自己的身子会遭殃,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破坏。“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对“美人”(代君王,也指自己)迟暮的忧虑。
④为何而悔:相道不察(3分钟)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板书:
哀——家国百姓,个人际遇
怨——君王不察,小人当道
忧——国运艰难,苦闷失意
  悔——相道不察,误入迷途
这四种情感并不孤立,而是紧密一体,不可分割的。
4.脉络梳理:
第一段: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的原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以“哀”和“怨”为主。
第二段: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以“悔”和“忧”为主。
5.播放伴奏,学生自由深情诵读,读出这几种情感,然后集体朗读。朗读过程中思考屈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课时
(一)学情分析
1.这篇文章选自选择性必修下册2,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由于时代久远
2.在第二课时的基础上,学生对屈原的形象有更直观的感受,学生根据对背景资料的掌握,仔细研读 教材,屈原的形象会更丰满更有感染力。
3.学生对象征、比喻有粗浅的认识,在此篇课文之前,没遇到通篇大量使用象征、比兴手法的文章,这对学生应是难点。但经过此刻学习应该会更系统更深入,对以后象征诗等古典诗歌的理解大有益处。
4.学生对屈原的理解大多是扁平而单一的,“爱国主义诗人”这样符号化的评价已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爱国,屈原的爱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何意义,在新时期又该有怎样的指导意义,是值得学生思考的。
(二)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和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2. 掌握“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以及想象的表现手法。
3. 深入体会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法 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2.再次诵读,说说“我心中的屈原”
要求:可以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写小诗,写剧本旁白等多种方式。要求词语选择精准优美。
思路解析:在上节课对诗歌主要情感把我的基础上,屈原的形象应该会更丰满,更直观。学生要把感觉到的东西准确地转化为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明确内容:对屈原应该存“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热爱国家,同情百姓, 存君兴国,忧国忧民,献身理想,执着坚定的爱国情感和道义担当 ;
志行高洁,遗世独立,满腔忧愤,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可与日月争光”。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链接: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王逸
3.刚刚说到屈原志行高洁,在诗中是如何体现这种高洁品行的。请找出这些诗句,朗读鉴赏这些句子,找出其特别之处。(比兴、香草美人)
解题思路:学生从初中开始到高一阶段见过很多的象征诗,也懂得“菊花”“竹子”“荷花”之类意象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接触诗歌中大量的香草意象,应该能形成一种知识的迁移。
明确内容:
(1)意象独特:香草美人
很多诗句中有大量的香草意象,这构成《离骚》独特朦胧,委婉含蓄的意象系统。《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是在继承《诗经》的比兴传统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这一说法大约来自《楚辞》原文中的,如《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关于香草美人,历来主要有两种看法:其一,是屈原自比;其二,用来指代君王。
①香草意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
课文分析:文中“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之句表明作者长期喜欢佩戴惠草,爱好采集茝兰,并因此受到小人的攻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 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就像屈原在《离骚》开头所言,自己的出生,自己的名字都是美好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些芳香高洁的香草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强烈地昭示着屈原主动积极的道德自律和心灵纯度,也决定了他和那些污秽谄媚的群小势不两立的政治态度,甚至暗示了他宁愿用生命去祭奠理想的终极选择。
②含有美人意象的句子,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其一,是屈原自比;其二,用来指代君王。王逸说:“女以喻臣。”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美人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内外美统一的女子。在《离骚》中,屈原炽烈地苦求一位如心灵高洁,仪表美好的女子,但始终不能如愿,象征着他“美政”理想的失败。
(2)手法独特:比兴手法
香草美人系统,是对《诗经》中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比兴手法到屈原手里得到巨大的发展和开拓,它不再是局部的修辞手段而更多地作为整体的立意构思进入诗歌创作,形成了庞大而严谨的象征系统,成为一种寄托深厚思想情怀的巨大艺术载体。
课外链接:(幻灯片)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王逸《楚辞章句》序
(3)句式独特:
①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离骚》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有节无章”,不用叠咏。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②“兮”字的普遍使用
屈原“书楚语,作楚声”,规范化地突出一个“兮”字,用以协调音节,深化抒情,且兼做介词之用。
小结:这些意象的大量使用,是这部作品“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的重要原因,加之象征、比喻含义的介入,句式的变化,兮字的大量使用,使整个《离骚》形象鲜明,情感充沛,哀婉缠绵,含蓄蕴藉,意蕴丰厚,跌宕起伏,如泣如诉,气势磅礴,起到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并使思想和艺术达到高度统一,深深地影响后世。
4.深度拓展:屈原选择了用生命祭奠自己的理想和祖国,后世之中有司马迁、苏武等人却选择了活着,历史上对屈原的选择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求生或求死,你是如何看待的?
资料链接:
(1)班固岁肯定屈原的妙才,却否认屈原沉江而死的选择。他认为人应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认为他此举并不明智。
(2)后汉的王逸则与班固意见相左。他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认为屈原不惜性命之举,恰是忠贞之举。
(3)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对屈原眷恋楚国,宁死也不愿去往别国的情感理解深入。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思路解析:关于求生,还是求死的问题,学生以后会在司马迁、苏武、项羽的身上都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代背景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观点可以更多元更思辨,形成交锋与碰撞更好。
明确内容:不论求生还是求死,有一点就是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不愿意另择别国,恰恰表明他对楚国的不愿割舍,他是用生命在祭奠理想。不论是屈原壮烈的死,还是司马迁坚韧的活,最终都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理想,只是方式、境遇不同而已。
①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②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7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