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诫子书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诫子书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3 13: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诫子书
定下学习小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其作品,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积累名言警句。
2、反复朗读,把握课文脉络,学会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走进作者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为了国家大事,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了这篇《诫子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后来这封家书成为了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新课导入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
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
速读课文
思考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思考2: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思考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初读课文

yín
“夫” 用在句首,是发语词,所以读“f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身养心,以借鉴来培养品德。
1、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君子:有道德的人。
3、行:德行。
4、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5、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6、修身: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句子解读
开篇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静、俭。静以修身 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地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淡泊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1、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3、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4、宁静: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经历。
5、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运用双重否定句,强调淡泊宁静的重要性。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鉴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前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文中有许多句子字数相同,句意相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对句。对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节奏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励精:振奋精神。
治性:修养性情。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遂:最终,竟。
(1)重点实词

(2)一词多义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学习)
(名词,学业)
去:意与日去 消失,丧失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离开
以: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
静以修身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3)古今异义
古义:轻薄。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古义: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今义:多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亦可作澹泊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荣利
淡泊:恬淡;不追求,不热衷
瞻儿:
见字如画。为父病重,恐不久于人世。为父此生,得遇明主,一生襟袍得以展开,死而无憾。所忧虑者,唯我瞻儿。大丈夫一世,当以国事天下事为重,不可求田问舍,贪图一时享乐。吾儿当涵养心性,磨砺才华,尽心竭力,兴我蜀汉,有用语当世,留名于千古。
请用劝诫的语气再次诵读全文,读出一个父亲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担心。
本文不足百字,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文字优美而富有意蕴。作为家书,本文情感真挚。它是一篇美文,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课外背诵并默写《诫子书》。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