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1.1变化率问题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5.1.1变化率问题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2 07:5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分享自千人教师QQ群323031380 期待你的加入与分享
§5.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5.1.1 变化率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的过程.2.理解割线的斜率与切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3.体会极限思想.
导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在高速路上经常看到“区间测速”这样的提醒,这其实是在提醒司机安全驾驶,其实它测速的方式是在固定的路程上,看你用了多少时间,从而达到测速的目的;大家也经常能听到家长们讨论车辆油耗的问题,你的车几个油?这里所说的几个油实际上是汽车百公里的油耗,不过有些车上可以查看汽车的瞬时油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变化率问题.
一、平均速度
问题1 在高台跳水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与起跳后的时间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根据上述探究,你能求该运动员在0≤t≤0.5,1≤t≤2,0≤t≤内的平均速度吗?
提示 0≤t≤0.5时,==4.05(m/s);1≤t≤2时,==-8.2(m/s);0≤t≤时,==0(m/s);虽然运动员在0≤t≤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是0 m/s,但实际情况是,该运动员仍在运动,可以说明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例1 某物体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t)=sin t,t∈.
(1)分别求s(t)在区间和上的平均速度;
(2)比较(1)中两个平均速度的大小,说明其几何意义.
解 (1)物体在区间上的平均速度为1====.
物体在区间上的平均速度为
2===.
(2)由(1)可知1-2=>0,所以2<1.作出函数s(t)=sin t在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可以发现,s(t)=sin t在上随着t的增大,函数值s(t)变化得越来越慢.
反思感悟 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主要步骤
(1)先计算位移的改变量s(t2)-s(t1),
(2)再计算时间的改变量t2-t1,
(3)得平均速度=.
跟踪训练1 一质点按运动方程s(t)=作直线运动,则其从t1=1到t2=2的平均速度为(  )
A.-1 B.- C.-2 D.2
答案 B
解析 ==-1=-.
二、瞬时速度
问题2 我们也发现了高速路上区间测速的弊端,因为如果某人发现超速了,他只需踩下刹车,让车辆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即可,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改进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问题?
提示 由=可知,我们可以减小路程区间的长度,在最小路程下,看所用的时间,或者在较少的相同时间内,看汽车所经过的路程,这样似乎都不可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们能测量汽车的瞬时速度就好了.我们把函数值的增量f(t2)-f(t1)记为Δy,即Δy=f(t2)-f(t1),自变量的增量t2-t1记为Δt,即Δt=t2-t1,这里的Δt可以看成是t1的一个增量,可用t1+Δt来表示t2,则平均变化率可记为==,我们发现如果时间的增量Δt无限小,此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可近似等于在时间t=t1的瞬时速度,这就需要用到我们数学中的“极限”思想,意思就是让Δt无限趋近于0.
知识梳理
1.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的计算: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的函数关系式为y=h(t),则物体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
3.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从物理角度看,当时间间隔|Δt|无限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无限趋近于t=t0时的瞬时速度.
注意点:Δt可正,可负,但不能为0.
例2 某物体的运动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关系可用函数s(t)=t2+t+1表示,求物体在t=1 s时的瞬时速度.
解 ∵=
==3+Δt,
∴ =(3+Δt)=3.
即物体在t=1 s时的瞬时速度为3 m/s.
延伸探究 
1.若本例中的条件不变,试求物体的初速度.
解 求物体的初速度,即求物体在t=0时的瞬时速度,
∵==
=1+Δt,
∴(1+Δt)=1.
即物体的初速度为1 m/s.
2.若本例中的条件不变,试问物体在哪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为9 m/s.
解 设物体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9 m/s.
又==(2t0+1)+Δt.
=(2t0+1+Δt)=2t0+1.
则2t0+1=9,∴t0=4.
则物体在4 s时的瞬时速度为9 m/s.
反思感悟 求运动物体瞬时速度的三个步骤
(1)求位移改变量Δs=s(t0+Δt)-s(t0).
(2)求平均速度=.
(3)求瞬时速度,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的常数v即为瞬时速度,即v= .
跟踪训练2 一质点M按运动方程s(t)=at2+1做直线运动(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若质点M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为8 m/s,求常数a的值.
解 质点M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即为函数在t=2处的瞬时变化率.
∵质点M在t=2附近的平均变化率为
===4a+aΔt,
∴ =4a=8,
即a=2.
三、抛物线的切线的斜率
问题3 前面我们从物理的角度研究了瞬时速度的问题,它反映到我们几何上是什么意思?
提示 从=形式上来看,它表示的是图象上两点割线的斜率,而曲线上两点的平均变化率与直线l的斜率k=不同,曲线两点的平均变化率表示的是曲线的陡峭程度,而直线的斜率表示的是直线的倾斜程度.从==来看,当曲线上两点无限接近时,此时的割线的斜率无限接近曲线在t=t1这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知识梳理
1.切线:设P0是曲线上一定点,P是曲线上的动点,当点P无限趋近于点P0时,割线P0P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0T称为曲线在点P0处的切线.
2.切线的斜率:设P0(x0,y0)是曲线y=f(x)上一点,则曲线y=f(x)在点P0(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0= .
3.切线的斜率与割线的斜率的关系:从几何图形上看,当横坐标间隔|Δx|无限变小时,点P无限趋近于点P0,于是割线PP0无限趋近于点P0处的切线P0T,这时,割线PP0的斜率k无限趋近于点P0处的切线P0T的斜率k0.
注意点:极限的几何意义:曲线y=f(x)在x=x0处的切线斜率.
例3 求抛物线f(x)=x2-2x+3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
解 由
==Δx,
可得切线的斜率为k=Δx=0.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y-2=0×(x-1),即y=2.
延伸探究 本例函数不变,求与2x-y+4=0平行的该曲线的切线方程.
解 设切点(x0,x-2x0+3),


=2x0-2+Δx,
所以k= (2x0-2+Δx)=2x0-2,
故有2x0-2=2,解得x0=2,所以切点为(2,3),所求切线方程为2x-y-1=0.
反思感悟 (1)求抛物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步骤
(2)求曲线过某点的切线方程需注意,该点不一定是切点,需另设切点坐标.
跟踪训练3 求抛物线f(x)=x2-x在点(2,2)处的切线方程.
解 f(2+Δx)-f(2)=(2+Δx)2-(2+Δx)-2
=3Δx+(Δx)2,
所以切线的斜率k=
= = (3+Δx)=3.
则切线方程为y-2=3(x-2),即3x-y-4=0.
1.知识清单:
(1)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
(3)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2.方法归纳:极限法、定义法.
3.常见误区:对割线的斜率与切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
1.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t)=1-t2,则该物体在[1,2]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 B.3 C.-2 D.-3
答案 D
解析 ==-3.
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t)=t2+2t+3,则该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  )
A.4 B.5 C.6 D.7
答案 C
解析  = (Δt+6)=6.
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t)=-t2+2t,则t=0时,其速度为(  )
A.-2 B.-1
C.0 D.2
答案 D
解析 因为 =
= (-2t+2-Δt)=-2t+2,
所以当t=0时,其速度为2.
4.抛物线y=x2+4在点(1,5)处的切线的斜率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k= = (Δx+2)=2.
课时对点练
1.已知某质点运动的方程是s=2+,当t由1变到2时,其路程的增量Δs等于(  )
A. B.- C.1 D.-1
答案 B
解析 Δs=-(2+1)=-.
2.已知抛物线y=3x-x2在x0=2处的增量为Δx=0.1,则的值为(  )
A.-0.11 B.-1.1 C.3.89 D.0.29
答案 B
解析 ∵Δy=f(2+0.1)-f(2)=(3×2.1-2.12)-(3×2-22)=-0.11,
∴==-1.1.
3.已知函数f(x)=2x2-4的图象上两点A,B,且xA=1,xB=1.1,则函数f(x)从A点到B点的平均变化率为(  )
A.4 B.4x C.4.2 D.4.02
答案 C
解析 ===4.2.
4.物体运动方程为s(t)=3t2(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若v= =18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8 m/s是物体从开始到3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18 m/s是物体从3 s到(3+Δt)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C.18 m/s是物体在3 s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18 m/s是物体从3 s到(3+Δt)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C
解析 由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可知选C.
5.已知曲线y=2x2上一点A(2,8),则在点A处的切线斜率为(  )
A.4 B.16 C.8 D.2
答案 C
解析 k= =8.
6.(多选)已知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t)=7t2+8(0≤t≤5),则(  )
A.该物体在1≤t≤3时的平均速度是28
B.该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是56
C.该物体位移的最大值为43
D.该物体在t=5时的瞬时速度是70
答案 ABD
解析 该物体在1≤t≤3时的平均速度是
==28,A正确;
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是
= (56+7Δt)=56,故B正确;
物体的最大位移是7×52+8=183,C错误;
物体在t=5时的瞬时速度是
= (70+7Δt)=70,故D正确.
7.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是s=3t-t2,则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 (3-Δt)=3.
8.若抛物线f(x)=4x2在点(x0,f(x0))处切线的斜率为8,则x0=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k= = (4Δx+8x0)=8x0=8,
解得x0=1.
9.某物体按照s(t)=3t2+2t+4(s的单位:m)的规律做直线运动,求自运动开始到4 s时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4 s时的瞬时速度.
解 自运动开始到t s时,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t)==3t+2+,
故前4 s物体的平均速度为(4)=3×4+2+=15(m/s).
由于Δs=3(t+Δt)2+2(t+Δt)+4-(3t2+2t+4)
=(2+6t)Δt+3(Δt)2.
=2+6t+3·Δt,
=2+6t,
当t=4时, =2+6×4=26,
所以4 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26 m/s.
10.曲线f(x)=x2上哪一点处的切线满足下列条件?
(1)平行于直线y=4x-5;
(2)垂直于直线2x-6y+5=0;
(3)倾斜角为135°.
解 设P(x0,y0)是满足条件的点,曲线f(x)=x2在点P(x0,y0)处切线的斜率为
k= = (2x0+Δx)=2x0,
(1)∵切线与直线y=4x-5平行,∴2x0=4,x0=2,
y0=4,即P(2,4)是满足条件的点.
(2)∵切线与直线2x-6y+5=0垂直,∴2x0×=-1,
得x0=-,y0=,即P是满足条件的点.
(3)因为切线的倾斜角为135°,所以其斜率为-1,即2x0=-1,得x0=-,y0=,即P是满足条件的点.
11.汽车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在时间段[t0,t1],[t1,t2],[t2,t3]上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2,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A.1>2>3 B.3>2>1
C.2>1>3 D.2>3>1
答案 B
解析 设直线O′A,AB,BC的斜率分别为kO′A,kAB,kBC,
则1==kO′A,2==kAB,3==kBC,
由题中图象知kBC>kAB>kO′A,即3>2>1.
12.若曲线y=x2+ax+b在点(0,b)处的切线方程是x-y+1=0,则(  )
A.a=1,b=1 B.a=-1,b=1
C.a=1,b=-1 D.a=-1,b=-1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
k= =1,
解得a=1,又(0,b)在切线上,∴b=1.
13.A,B两机关开展节能活动,活动开始后两机关的用电量W1(t),W2(t)与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一定有(  )
A.两机关节能效果一样好
B.A机关比B机关节能效果好
C.A机关的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比B机关的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大
D.A机关与B机关自节能以来用电量总是一样大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A,B两机关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都小于0,由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知,A机关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小于B机关的平均变化率,从而A机关比B机关节能效果好.
14.函数f(x)=x2-x在区间[-2,t]上的平均变化率是2,则t=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因为函数f(x)=x2-x在区间[-2,t]上的平均变化率是2,
所以==2,
即t2-t-6=2t+4,
从而t2-3t-10=0,
解得t=5或t=-2(舍去).
15.将半径为R的球加热,若半径从R=1到R=m时球的体积膨胀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体积的增加量ΔV=m3-=(m3-1),
所以==,
所以m2+m+1=7,所以m=2或m=-3(舍).
16.若一物体运动方程如下:(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
s=f(t)=
求:(1)物体在t∈[3,5]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的初速度v0;
(3)物体在t=1时的瞬时速度.
解 (1)∵物体在t∈[3,5]上的时间变化量为Δt=5-3=2,
物体在t∈[3,5]上的位移变化量为
Δs=3×52+2-(3×32+2)=3×(52-32)=48,
∴物体在t∈[3,5]上的平均速度为==24,
∴物体在t∈[3,5]上的平均速度为24 m/s.
(2)求物体的初速度v0,即求物体在t=0时的瞬时速度.
∵=
==3Δt-18,
∴物体的初速度v0= = (3Δt-18)=-18(m/s).
(3)∵
==3Δt-12,
∴物体在t=1时的瞬时速度为
(3Δt-12)=-12 (m/s).
本资料分享自千人教师QQ群323031380 期待你的加入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