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2 16: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4章 人与环境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
课标要点 学法指导
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2.描述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3.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足迹(社会责任)
2.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说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科学思维)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社会责任)
知识导图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生态足迹
(1)概念:又叫___________,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___________和吸纳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占用 
生产资源 
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2)主要生物生产性土地:建设用地、___________、林地、___________、耕地、草地。
(3)代表意义: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___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________。
(4)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碳足迹 
渔业用地 
多 
大 
生活方式 
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
(2)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调控下,我国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明显下降。
(3)目前我国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4)我国依然是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
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①我国人口基数大;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医疗条件逐步改善,造成出生率水平较高,死亡率逐渐下降的状况,从而导致人口明显增加。(2)不完全适用。①人是生物界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②人不同于一般生物,能主动调控人口的增长,所以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微思考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 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成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  )
(2)人口增长规律和其他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相同。 (  )
(3)人口增长过快,不但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  )
(4)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
(5)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应该大力提倡。 (  )
【答案】(1)√ (2)× (3)√ (4)√ (5)×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问题           主要原因
①全球气候变化   a.氟氯烃等化合物的使用
②水资源短缺 b.人口多,污染严重
③臭氧层破坏 c.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④环境污染 d.植被的破坏
⑤土地荒漠化 e.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⑥生物多样性丧失  f.污染物排放到空气或水体,石油泄
漏,农药使用等
某地区持续干旱,导致土地干裂。旱情的持续发生对生物圈的稳态会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导致土地荒漠化、植被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等
微思考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
①全球气候变化 ②粮食短缺 ③臭氧层破坏 
④土地荒漠化 ⑤海洋污染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答案】C 
【解析】粮食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危机,不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知识归纳]
1.生态足迹
(1)图解生态足迹:
(2)特点: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3)影响生态足迹大小的因素:人口规模、生活消费水平、技术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等。
(4)研究生态足迹的意义:
常见状况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总量) 生态系统能够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总量)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对比不同生活方式的生态足迹,提供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使生态系统处于盈余状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3.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对资源的影响:人均可利用耕地减少;人均水资源减少;粮食短缺;森林、草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2)对能源的影响:导致能源需求量大,森林等可再生能源被破坏;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增多。
(3)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们生活等造成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污染。
(4)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对点精练]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处理好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下列与我国人口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目前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高
B.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使每年新增人口的规模大
D.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所以我国人口的K值为15亿
【答案】D 
【解析】通过计划生育,目前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高,A正确;优生优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B正确;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故每年新增人口规模大,C正确;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到15亿左右,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与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最大值,并不是环境容纳量,D错误。
2. 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综合三个图分析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生产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环境容纳量不会无限增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知识归纳]
1.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类型
全球性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全球 气候 变化 ①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形成温室效应;②绿地、湿地面积减少,使它们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幅下降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①植树种草;②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新能源
生态问题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水资源 短缺  ①需求大;②绿地、湿地面积减少,涵水蓄水功能降低;③淡水资源污染 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②加强管理,减少、杜绝污水排放
臭氧层 破坏  氟氯烃等化合物的使用 ①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减少氮氧化物和氟氯烃的排放
生态问题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土地 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如草原的过度放牧,森林的过度砍伐 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②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海洋 污染 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以及海洋运输时的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 ①出现赤潮; ②海洋生物减少 减少污水排放;及时清理污染
生态问题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生物多 样性丧失   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
环境 污染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 导致酸雨、雾霾、水体富营养化 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生态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类型 污染情况 成因 危害
水体 污染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N、P元素 赤潮或水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有机污染 水中富含有机物 异养生物过度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毒素浓度高
类型 污染情况 成因 危害
大气 污染 温室效应 大气中CO2过多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有毒气体 大气中SO2等过多 污染可引起酸雨, 危害植物生长
海洋 污染 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石油泄漏等污染物 赤潮,生物大量死亡
3.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关注微生物代谢类型与环境的关系。
(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等。
(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
(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氧气——采用搅拌、通气等措施。
(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密封、池底沉积物等措施。
[对点精练]
1.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沙尘暴的出现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停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乱砍滥伐,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出现沙尘暴天气。对沙尘暴的治理,一方面要停止一切会破坏该地区植被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由此可见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C 
【解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还会导致酸雨,A正确;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若引入不当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B正确;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C错误;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正确。
1.我国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是 (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
【答案】A 
【解析】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
2.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
B.环境污染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C.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D.目前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增长过快
【答案】C 
【解析】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因此对环境势必造成不良影响,A正确;环境污染主要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B正确;科学水平的进步,也无法解决耕地缺少等问题,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增加,C错误;目前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增长过快,D正确。
3.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  )
①水资源短缺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植被破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就相对减少,如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等;对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
4.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引起永冻土融化,会对该区域的公路造成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造成水中N、P等元素的含量偏高所致;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等气体排放过多所致;臭氧层破坏是由于大量排放氟利昂等物质所致。
5.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个人或地区、国家中所有人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C.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多吃素食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D.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答案】A 
【解析】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会增加能量的损耗,增大生态足迹,A错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B正确;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多吃素食等,减少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有效减小生态足迹,C正确;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