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图或统计表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感受分类的作用
师: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看,她是谁?(出示喜羊羊的图片)喜羊羊在羊村开了一家文具店,快看!(出示喜羊羊文具店图片)同时啊,懒羊羊也开了一家文具店(出示懒羊羊文具店图片),如果你想买文具,你要去谁的文具店?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喜羊羊啊把同类的物品都摆在了一起,那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摆在一起就叫做分类。(出示分类的含义)那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举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研究分类计数的方法
师:在青青草原上,一群小朋友来游玩,瞧,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
生:气球。(生齐答)
师:对,这么多漂亮的气球,老师要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改怎么办呢?
生:你要先分类,才能一个一个数出来。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我怎么分类啊?帮我出个主意?
师:除了按颜色分类,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还可以按照气球的形状来分。
师:行吗?(行)好,我们说还可以按照形状来分类。(板书:按照形状分:)
唉,那这样吧,今天呀,咱们就按照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气球,一会呢,大家小组合作,按照形状把它们分一分,然后数一数,整理一下以后呢,把你的结果记录在你们的那张白纸上,听见我的要求了吗?现在开始。
师: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好,我呢,拿了一个同学的作品,咱们先请他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整理的结果。
生:我把圆形的气球放一堆,有5个,星形的气球放一堆有4个,糖葫芦形的放一堆有3个。(展示作品1)
师:同意吗?(同意)唉,你们发现没有,他在整理的时候是把什么形状的,圆形的给它干嘛呢,给它放一堆,(师边说边在图上用笔圈一圈)其他的呢,一起说。(星形的放一堆,糖葫芦形的放一堆)这样整理行吗?(行),你要觉得挺好,就给他鼓鼓掌,谢谢大家!
师:唉,我发现还有些同学的整理和他有些不一样,给你们看一看。(出示作品2) 这是谁的作品?我特别想采访你一下,你过来一下,上 黑板来说一说。
师:刚才的同学是把这些气球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分成一排一排的呀?
生:因为一堆一堆的好像不容易去数,所以我摆成一排一排的,就方便看到它到底有多少个了。
师:好不好?(好),唉,他说特别方便看,我有问题了,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
生:圆形的最多,糖葫芦形的最少。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还没来得及数呢,你就看出来啦。
生:因为星形的比糖葫芦形的多一个,圆形的比星形的多一个,所以圆形的最多。
师:唉,那不用数是吗?为什么不用数啊?你们怎么就一眼看出来的?那你来说。
生:可以把下面画一条线,看谁最长,谁最短。
生:我是用一个对着一个看的,一个星形的气球对着一个糖葫芦形的气球,这样一个对着一个,谁出现多余的就多一点。
师:好不好?(好)那老师要想让别人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是不是我也要把它调整一下。(师调整作品3,使其一一对应)现在你能不能看出来谁多谁少?
生:都是用数来记录个数的。
师:看看啊,刚才我们用图记录了整理的结果,这一次用数也能记录我们整理的结果,是不是?我们就来看看这幅作品吧:(作品4)
我们先横着看,我给它画上一条线,唉,你们看上面这一行它都记着什么?(图形),嗯,图形,我们说都记录着形状是不是。(师边划线边板书:形状)
唉,下面这一行记着什么?(数量),好,我们说它记着都是个数。(板书:个数)
师:唉,老师突然发现,我有一个气球忘记放进去了,快帮我出出主意,这个气球应该放在哪儿?(教师出示一个绿色的糖葫芦形的气球)
生:应该放在糖葫芦形的那里头。
师:是吗?可是我这是绿色,这儿都没有绿颜色的呀,能放这吗?(能)
师:怎么也能啊?你接着说。
生:因为它们都是糖葫芦形状的,我们是按照形状进行的分类,而不是按照颜色分的,所以应该放在糖葫芦形的一起。
师:真好,我们分类是按照形状来分的,是不是啊,不管什么颜色的,只要是这形状的就得放这,是吗?(对)
师:唉,图的问题解决了,我这表应该怎么改变呢?现在糖葫芦形的增添了一个,这表怎么办呀?
生:把糖葫芦底下的3个改成4个。
师:是不是这样,好,听你们的,把3个改成4个,现在行了吗?(师边说边在表上更改数字)
师:呀,我这还有一个,这是什么形状?(师出示一个兔子形状的气球)怎么办?放这?放这?这?都不行,那放哪儿?
生:应该重新放一列。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上面都没有兔子形状的,放哪都不行。
师:嗯,说得真好,行,那我给它另外放一列。(师将兔子形的重新放一列)
那我也要在这下面画一个兔子的标志。(师在图中横线下画一个兔子的标志)图的问题解决了,那表怎么变?
生:在表上画一个小兔子形,然后在下面写上1个就行了。
师:是这样吗,听你的。(师完成表中的内容)
师:这下我的表完整了吧。
师:那你们看,我都是增加了一个气球,为什么你们一会儿变一个数,一会儿又增加了一列啊?
生:因为它们的行状都不一样。
师:那为什么这一个你就改一个数字,而这个小兔子你又增加了一列呢?
生:因为糖葫芦形的多了一个,而小兔子形状的原来没有,所以要另外加一列。
师:真好,你看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那看来啊,虽然增加的都是一个气球,可是呢糖葫芦形状的是增加了一个,而小兔子形状的是增加了一类,对不对啊。
师:孩子们,你看你们多棒啊,不仅仅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还把它们整理成图或者表,比较这些不同的记录方式,你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
生:我喜欢整理成图,因为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生:我喜欢整理成表,因为直接可以看出哪种气球有多少个。
师:嗯,真好,图可以更直接、形象,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每种气球的个数。现在看着我们整理的结果,老师想提一个数学问题,请同学帮我解答。(师问:星形的气球和糖葫芦形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生:一共有8个,因为4+4=8
师:谁还能像老师一样提出数学问题?
生:圆形的气球比星形的气球多几个?
生:糖葫芦形的气球比圆形的气球少几个?
……
师:看,你们真棒,可以根据我们整理的结果提出许多数学问题,看来啊,我们在给物品进行分类时,通常按照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并用图或者表记录分类的结果,方便我们观察和比较。(师板书:分一分 数一数 记一记)
(设计意图:以考考你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学会如何用图和表记录分类结果,并能根据表格中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师:好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