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阅读技巧(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0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阅读技巧(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23:36:01

文档简介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02.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教学目标
掌握纪传体文言文整体阅读的基本规律,把握基本的做题思路。
教学重点
掌握纪传体文章阅读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做题规律,把握基本的做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 纪传体文章读文总体思路
根据纪事本末体文本特点,读文方法总结如下:
第一步:统览全文,找出事件,初步划分层次。
阅读中关注“三标志”与“一评价”。标出“时、地、人”的变化,据此,可以把事件划分层次,如有评价性文字,标出这些文字,体会写作的意图。
第二步:联系文言文第3题,重读文本,了解每个事件的大意。
第三步:精读文本,联系人物观点及事件结果,归纳概括每个事件的主旨要义。
二 读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 ”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读文标注(略)
解题思路
  第一步:巧借概括分析题,以“题”悟意
(以[精准答题]第8题A项为例,其余三项请依照示例进行助读和做题)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切片1]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切片2]
切片 对应原文 悟意
切片1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据语境,“左右”为“帮助”之意
切片2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据语境,“何以”为“萧何以……身份”之意
第二步:借助主观题设问提示,疏通关键点
以[精准答题]第10题为例,写出你确定的疏通文意的关键点。
【教师指导】
[精准答题]第10题“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在思考该问题时,需要针对语境前后勾连,借此疏通文意关键点。文本的最后一段提到“陈豨反”“淮阴侯谋反关中”,“陈豨”“淮阴侯”都为汉朝的大将,并且都在谋反,说明当时政局不稳,危机四伏,而统治者也是措手不及,“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在这种情况下,“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可见,刘邦对“诛淮阴侯”之事非常高兴,但是高兴之余,刘邦又认识到“萧何”也是汉朝的重要谋臣,和“陈豨”“淮阴侯”一样,都是汉朝的大臣,不免有些担忧。为了稳定时局、稳住人心,刘邦便“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表面上封赏,宠爱有加,实际上借用卫队监视萧何,这才是刘邦的真正用心,而刘邦的用意却被召平识破。
第三步: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梳理内容,以“文”会意
1.圈点勾画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梳理主要人物的经历。
【教师指导】
时间 事件
刘邦为亭长时 萧何经常给他帮助。
刘邦为沛公时 萧何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刘邦为汉王时 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
汉王平定三秦时 留守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提供军粮。
汉二年 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制定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等。
汉五年 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
汉十一年 未接受封赏,拿出财产赞助军需。
2.结合文中萧何的事迹,概括萧何的形象特点或精神品质。
【教师指导】
萧何是一位足智多谋、勤于政事、忠心耿耿、富有谋虑的文官形象。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答案:D
【】解答断句题时,要通读语段,把握大意,在此基础上借助关键词语和断句技巧进行作答。“而去”与前面的“烧咸阳”是紧密相连的动作,主语都是“项王与诸侯”,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C两项。“以何”是“因为萧何”的意思,表示原因,后面的“具得秦图书”为原因,故应与后面相连。排除A、B两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答案:A。设置亭长,行防御之责。
【】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亭长并非管理亭的官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猎狗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答案:C。“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误。
【】C项,“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误,原文为“群臣皆莫敢言”,可见并非心悦诚服。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4分)
译文: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4分)
译文:
答案:(1)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等汉王来了再报告。(“即”“便宜”“以”各1分,句意1分)
(2)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 (“徒”“议论”“顾反”各1分,句意1分)
10.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请简要说明。(3分)
答:
答案: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设卫队,名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附【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等到刘邦起事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掌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率领军队向东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等汉王来了再报告。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 ”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 ”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 ”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野兽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哀悼。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课堂练习
(2021·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 ”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 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答案:C。
【】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是皇帝“敕令自首”的原因,不能读断。据此可排除A、D两项;“上欲杀之”意为太宗想要杀了他们,“上”是“皇上”,做句子的主语,语意完整,不可以读断。据此可排除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答案:B。
【】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即达到。抵极刑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B 项解释有误,没有“尸体示众”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
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
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
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答案:D。
【】D项,错在“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据原文“君臣如此,何得不亡 ”可知,太宗认为国君无道、臣不尽忠,会导致国家灭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5分)
译文: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5分)
译文:
答案: (1)然而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按照法律来审理判断,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大的信用啊。
(2)(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答题时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既,已经;法,法律;断,审理判断;忿,愤怒。“断之以法”是倒装句;“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是判断句。(2)门下,门下省;覆视,审核、督察;矜,同情、怜悯;闻,上报朝廷。
附【译文】
(太宗认为)戴胄忠诚清正耿直,提拔他为大理寺少卿。当时太宗因为候选官员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和门荫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太宗想要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太宗大怒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 ”(戴胄)回答说:“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官员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们,然而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按照法律来审理判断,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大的信用啊。”太宗说:“你能够如此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戴胄前后多次触犯圣颜而坚持执行法律,言辞像泉涌一样,太宗都听从他的意见,天底下没有冤案。鄃令裴仁轨私自役使门人,太宗震怒,想杀了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进谏说:“法律,是您和天下人共同拥有的,不是您独有的。现在裴仁轨因犯了轻罪却被判死刑,我担心人们会因此手足无措。”太宗高兴了,免去仁轨的死罪,并且让李乾祐担任了侍御史。太宗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的缘故。可是负责的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完成三次回奏。另外,以前处决犯人,君主为此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我的宫廷里没有常设的音乐,然而常常为此而不吃酒肉。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没有冤枉的呢 ”(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日,(太宗)下诏:“判决死刑犯,二天之内要五次回奏;下到各州的要三次回奏。行刑的日子,主管膳食的不许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寺不许奏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因此而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天(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三次回奏。只有犯恶逆罪(恶逆是十恶之一)的,只要一次回奏就行了。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于士澄逮捕窃贼,稍微涉及嫌疑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以至于)所有人都被杀掉了。”太宗说:“这岂止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 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下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答案】B
【】“不烦一兵”和“不伤一人”字数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后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的前提,“而”是连词,所以“而”之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
“子”是第二人称,指“你”,是“不贺”的主语,因此“子”前应断开,由此排除C。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答案】A
【】A.“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说法错误。
B.“宣言”是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的宣传号召,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
C.“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含义相同。说法正确。
D.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故选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C.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若先绝齐后索地,一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联合,拒不给楚国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
【答案】B
【】B.“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说法错误。原文“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因对秦国施有恩惠)从而得到秦国的感激”,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答案】(1)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
(2)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
(1)“善”,形容词,妥当,好;“其”,副词,表命令语气,还是;“弭口”,住口。
(2)“绝”,动词,断绝;“乃”,副词,才;“广从”,纵横。
【参考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秦地)曲沃。后来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王为此忧虑,对张仪说:“我想要发兵攻齐,无奈齐、楚两国关系正密切,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怎么办呢?”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金钱,让我试试看。”于是张仪去南方楚国见到楚怀王,说:“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秦国准备征讨齐国,然而楚国跟齐国交好。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交邦,让我劝说秦王献上商于的土地,方圆六百里。如果这样,楚国就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且获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上策。”楚怀王非常高兴,在朝堂上宣布说:“我已经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听见这话的群臣都向怀王道贺,陈轸最后晋见,唯独不向怀王道贺。怀王说:“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会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攻打秦国。秦、齐两国合兵,楚军在杜陵惨败。可见,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也并非软弱,之所以会几乎亡国,是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告,而过于听信张仪的缘故。(共44张PPT)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
02.2 文言文阅读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整体阅读
2023
高考一轮复习
内容索引
启航课 3年真题入手,明确备考方向
任务一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阅读技巧
任务二 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
任务三 理解常见文化词语的含义
任务四 掌握概括分析题的技巧与方法  
任务五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任务六 从三个方面决胜主观简答题  
任务七  文言实词的推断及句式
任务八  文言虚词的用法
纪传体文章读文总体思路
根据纪事本末体文本特点,读文方法总结如下:
第一步:统览全文,找出事件,初步划分层次。
阅读中关注“三标志”与“一评价”。标出“时、地、人”的变化,据此,可以把事件划分层次,如有评价性文字,标出这些文字,体会写作的意图。
第二步:联系文言文第3题,重读文本,了解每个事件的大意。
第三步:精读文本,联系人物观点及事件结果,归纳概括每个事件的主旨要义。
二 纪传体 文言文读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 ”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读文过程】
第一步:巧借概括分析题,以“题”悟意
(以[精准答题]第8题A项为例,其余三项请依照示例进行助读和做题)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切片1]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切片2]
切片 对应原文 悟意
切片1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据语境,“左右”为“_____”之意
切片2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据语境,“何以”为
“_______________”之意
帮助
萧何以……身份
第二步:借助主观题设问提示,疏通关键点
以[精准答题]第10题为例,写出你确定的疏通文意的关键点。
[精准答题]第10题“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在思考该问题时,需要针对语境前后勾连,借此疏通文意关键点。文本的最后一段提到“陈豨反”“淮阴侯谋反关中”,“陈豨”“淮阴侯”都为汉朝的大将,并且都在谋反,说明当时政局不稳,危机四伏,而统治者也是措手不及,“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在这种情况下,“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可见,刘邦对“诛淮阴侯”之事非常高兴,但是高兴之余,刘邦又认识到“萧何”也是汉朝的重要谋臣,和“陈豨”“淮阴侯”一样,都是汉朝的大臣,不免有些担忧。为了稳定时局、稳住人心,刘邦便“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表面上封赏,宠爱有加,实际上借用卫队监视萧何,这才是刘邦的真正用心,而刘邦的用意却被召平识破。
第三步: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梳理内容,以“文”会意
1.圈点勾画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梳理主要人物的经历。
时间 事件
刘邦为亭长时 萧何经常给他帮助。
刘邦为沛公时 萧何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刘邦为汉王时 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
汉王平定三秦时 留守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提供军粮。
汉二年 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制定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等。
汉五年 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
汉十一年 未接受封赏,拿出财产赞助军需。
2.结合文中萧何的事迹,概括萧何的形象特点或精神品质。
萧何是一位足智多谋、勤于政事、忠心耿耿、富有谋虑的文官形象。
【精准答题】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答案:D
【】解答断句题时,要通读语段,把握大意,在此基础上借助关键词语和断句技巧进行作答。“而去”与前面的“烧咸阳”是紧密相连的动作,主语都是“项王与诸侯”,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C两项。“以何”是“因为萧何”的意思,表示原因,后面的“具得秦图书”为原因,故应与后面相连。排除A、B两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答案:A。设置亭长,行防御之责。
【】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亭长并非管理亭的官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猎狗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答案:C。“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误。
【】C项,“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误,原文为“群臣皆莫敢言”,可见并非心悦诚服。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等汉王来了再报告。(“即”“便宜”“以”各1分,句意1分)
(2)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 (“徒”“议论”“顾反”各1分,句意1分)
10.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请简要说明。(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设卫队,名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附【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等到刘邦起事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掌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率领军队向东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等汉王来了再报告。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 ”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 ”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 ”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野兽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哀悼。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课堂练习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
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
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
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
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
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 ”
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
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 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答案:C。
【】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是皇帝“敕令自首”的原因,不能读断。据此可排除A、D两项;“上欲杀之”意为太宗想要杀了他们,“上”是“皇上”,做句子的主语,语意完整,不可以读断。据此可排除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答案:B。
【】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即达到。抵极刑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B 项解释有误,没有“尸体示众”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
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
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
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答案:D。
【】D项,错在“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据原文“君臣如此,何得不亡 ”可知,太宗认为国君无道、臣不尽忠,会导致国家灭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时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既,已经;法,法律;断,审理判断;忿,愤怒。“断之以法”是倒装句;“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是判断句。(2)门下,门下省;覆视,审核、督察;矜,同情、怜悯;闻,上报朝廷。
答案: (1)然而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按照法律来审理判断,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大的信用啊。
(2)(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附【译文】
(太宗认为)戴胄忠诚清正耿直,提拔他为大理寺少卿。当时太宗因为候选
官员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和门荫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
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太宗想要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按
照法律应当流放。”太宗大怒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 ”(戴胄)回
答说:“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
下因为愤怒候选官员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们,然而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按
照法律来审理判断,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大的信用啊。”太宗说:“你能够如
此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戴胄前后多次触犯圣颜而坚持执行法律,
言辞像泉涌一样,太宗都听从他的意见,天底下没有冤案。鄃令裴仁轨私自役使
门人,太宗震怒,想杀了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进谏说:“法律,是您和天下人
共同拥有的,不是您独有的。现在裴仁轨因犯了轻罪却被判死刑,我担心人们会
因此手足无措。”太宗高兴了,免去仁轨的死罪,并且让李乾祐担任了侍御史。
太宗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
的缘故。可是负责的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完成三次回奏。另外,以前处决犯人,君
主为此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我的宫廷里没有常设的音乐,然而常常为此而
不吃酒肉。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
违法,这当中怎能没有冤枉的呢 ”(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日,(太宗)下诏:“判决死
刑犯,二天之内要五次回奏;下到各州的要三次回奏。行刑的日子,主管膳食
的不许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寺不许奏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因此而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天(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三次回奏。只有犯恶逆罪(恶逆是十恶之一)的,只要一次回奏就行了。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于士澄逮捕窃贼,稍微涉及嫌疑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以至于)所有人都被杀掉了。”太宗说:“这岂止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 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
1.下对文中划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答案:B
【】“不烦一兵”和“不伤一人”字数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后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的前提,“而”是连词,所以“而”之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
“子”是第二人称,指“你”,是“不贺”的主语,因此“子”前应断开,由此排除C。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答案:A
【】A.“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说法错误。
B.“宣言”是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的宣传号召,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
C.“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含义相同。说法正确。
D.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C.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若先绝齐后索地,一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联合,拒不给楚国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
答案:B。
【】B.“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说法错误。原文“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因对秦国施有恩惠)从而得到秦国的感激”,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答案: (1)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
(2)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
【】(1)“善”,形容词,妥当,好;“其”,副词,表命令语气,还是;“弭口”,住口。
(2)“绝”,动词,断绝;“乃”,副词,才;“广从”,纵横。
附【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秦地)曲沃。后来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王为此忧虑,对张仪说:“我想要发兵攻齐,无奈齐、楚两国关系正密切,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怎么办呢?”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金钱,让我试试看。”于是张仪去南方楚国见到楚怀王,说:“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秦国准备征讨齐国,然而楚国跟齐国交好。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交邦,让我劝说秦王献上商于的土地,方圆六百里。如果这样,楚国就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且获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上策。”楚怀王非常高兴,在朝堂上宣布说:“我已经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听见这话的群臣都向怀王道贺,陈轸最后晋见,唯独不向怀王道贺。怀王说:“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
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会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兵去
攻打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攻打秦国。秦、齐两国合兵,楚军在杜陵惨败。可见,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也并非软弱,之所以会几乎亡国,是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告,而过于听信张仪的缘故。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02.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学习目标
掌握纪传体文言文整体阅读的基本规律,把握基本的做题思路。
一 纪传体文章读文总体思路
根据纪事本末体文本特点,读文方法总结如下:
第一步:统览全文,找出事件,初步划分层次。
阅读中关注“三标志”与“一评价”。标出“时、地、人”的变化,据此,可以把事件划分层次,如有评价性文字,标出这些文字,体会写作的意图。
第二步:联系文言文第3题,重读文本,了解每个事件的大意。
第三步:精读文本,联系人物观点及事件结果,归纳概括每个事件的主旨要义。
二 读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 ”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猎狗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4分)
译文: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4分)
译文:
10.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请简要说明。(3分)
课堂练习
(2021·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 ”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 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
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
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
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5分)
译文: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5分)
译文: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下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C.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若先绝齐后索地,一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联合,拒不给楚国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