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特征,并能用线条展现风的特点 。
2、能力目标:通过寻找、观察、体会等方式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创作一幅与风有关的画,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起对于美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的线条表现方法。
难点: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充满风的气息的记忆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老师说一句诗句,请学生跟后半句。出示诗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教师提问: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风)在这首诗中找出描写风的句子,并说出是如何描写的?
学生回答:第一句说到秋风吹落的叶子,第二句说到微风吹开了花朵,第三句说到风吹形成了海浪,第四句说到风吹的竹子随风摆动。
2、让学生回顾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风来时的情景,并说一说。
学生:(红旗飘飘、树枝摆动、放风筝……)
师小结鼓励:同学们在生活当中都很细心,观察到很多身边的景象。
揭示课题:板书-风来了
(二)发展阶段:
1、风的种类
教师播放各种风的声音。引导学生一起来听听它的声音。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并判断是哪种类型的风 (微风、狂风等)
教师小结:风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龙卷风、台风、季风、天然风、微风、柔风、清风、大风、狂风等。
2、画一画:用线条的形式表现一下风的形态(找两名学生上黑板画)
学生画完后点名说出自己画的风属于什么种类。
师评价
3、讲解风来时物体的形态变化
展示作品《风来了》,请学生交流讨论问题:
(1)风来了,这个属于什么风 (大风)
(2)风本来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画家是如何表现风的 (通过人物的姿势)
(3)人物都有什么样的姿势 (捂着帽子,背着风行走)
(4)在自然界中,大风下的景物是什么样的 (花草和树枝被风吹向同一方向)
(5)它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顺着风吹的方向飘动)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表现风的感觉有很多方式,可以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在风中,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饰物随风飘扬。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4、找学生模拟在风中行走的样子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风中行走的他们肢体都有什么不同。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静态的衣服、气体、柳树,让学生回忆它们在风来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并画出来:
1.构思;
2.勾画物体变化的形态。
师巡导,并选部分学生上台讲述自己所画的风的形态说明。
学生讲述。
3、让学生找出他们所画内容的优缺点(风的方向不是同一方、空中有风地上无风等)
(四)作品欣赏: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让同学们找出每幅作品的优缺点。
2、提示学生注意风来了的感觉。
(五)作业布置:
回忆生活中风来了的环境变化和任务形态变化,完成一副关于风的记忆画。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听、画、看的方式学习了风也是有自己的形态的,并且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它的样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的发现身边的美,并用我们的画笔将他们一一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