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强化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抬起压在不同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肯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4.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褐海燕的速度可达300km/h,是当之无愧的运动冠军。它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
A.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B.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客机飞行的速度
5.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唱歌的小明 B.飞行中的蜜蜂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震动的手机
7.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是否正确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mm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0cm
8.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选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了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10.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0dB说明物体振幅为零
B.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C.在100m赛跑的终点计时员,以听到声音开始计时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11.在龙舟大赛的开始阶段,红队领先,黄队落后,后来黄队奋起直追,从黄队船头追上红队船尾开始,经过40s的拼搏,黄队的船尾恰好超过红队船头。已知两队的船长均为10m,若红队划船速度保持6m/s不变,黄队超越红队时船速也不变,那么黄队超越红队时划船速度为( )
A.7m/s B.8m/s C.6.5 m/s D.8.5m/s
12.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该飞机从上海飞到相距1500km某地时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段的平均速度为14.3km/h B.CD段的平均速度为420m/s
C.DE段为匀速飞行阶段 D.AE段的平均速度为750km/h
13.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4m
C.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D.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二、填空题
14.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___________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___________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进行判断的;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 _____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或“接收处”)。
15.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的原因是:月表面是 ______。
16.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敲击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__s;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8.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音乐芯片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19.(1)图甲中圆球的直径是 ___________cm;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结果是18.39cm,18.40cm,18.41cm,18.52cm,则铅笔的长度应取__cm。
(2)一条纸带厚薄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能恰好套进一个圆环中,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 ___________。
20.(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A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这是在描述声音 ___________的(填声音的特性),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
(2)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 _______传递信息的,它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m/s。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1.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C
6.C
7.D
8.D
9.D
10.D
11.C
12.D
13.B
14.振动 空气 音色 传播过程中
15.真空
16.0.15s 5100
17.0.1 变速 0.1
18.波 变小 真空
19.1.50 18.40
20.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超声波 340 会
21.振动 响度 音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