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02 07: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2.“碳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金属镓的熔点高于30℃,沸点低于490℃
3.炎热的夏天,小明去游泳,如图所示,是他刚上岸的情形,发现他感觉特别冷,而旁边的狗却把舌头伸出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感觉很冷,是因为小明身上的水分汽化放出热量
B.小明感觉很冷,是因为小明身上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
C.狗把舌头伸出来可以分泌更多汗液,这是液化放热
D.狗把舌头伸出来可以张开大嘴,便于呼吸
4.农谚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得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关于“霜前冷,雪后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霜是小水滴凝固形成,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均需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
B.霜和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只有温度足够低时水蒸气才能凝华,所以霜前冷
D.雪是小水滴凝固形成,下雪后雪融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5.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一些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6℃ B.唐山地区最高气温为60℃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38℃ 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5℃
6.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一种非晶体材料沥青,下图中表示沥青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7.下列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郑州市的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8.下列事例中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利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用扫帚摊开篮球场的积水
C.在通风处晾衣服
D.将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9.下列物质中,全都属于晶体的是(  )
A.松香、萘、冰 B.石英、蜂蜡、冰
C.固态酒精、食盐、海波 D.铁、铜、玻璃
10.下列哪个选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用到了与“固体可以传声”学习过程中相同的物理方法?(  )
A.速度
B.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速有关
C.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和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下列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玻璃瓶和试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玻璃瓶内水先沸腾
B.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D.玻璃瓶水沸腾,试管内水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
14.如图甲所示冬天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的奇景,其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如图将干冰分别放入装油和装水的杯中,可以看到水和油中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判断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
15.用图所示的体温计直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______。
16.雾是___________现象;卫生球时间久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7.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含氧约21%;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氧常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逐渐提高温度由于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氧的沸点为﹣183℃,因此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
18.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这是______现象,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19.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这是_________形成的;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是因为小水珠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液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酒精先较快的______,并从玻璃泡上______热。
21.生活小知识(填写物体变化名称):
(1)取热鸡蛋时,手上蘸点水,手就不会烫伤,这是由于水_______时吸收热量;
(2)蒸馒头时,锅盖的周围会流汗,这是_______现象;
(3)电灯的灯丝变细了,这是_______现象。
22.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______(填写物态变化)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23.如图所示,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氮,即可制成,且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
(1)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会迅速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冰激凌;
(2)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形成的原因是液氮可使周围空气温度___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A
6.D
7.D
8.D
9.C
10.B
11.A
12.D
13.C
14.凝固 二氧化碳气体
15.38.5℃
16.液化 升华
17.液化 氮气
18.液化 内 外
19.液化 汽化
20.先减小后增大 蒸发/汽化 吸
21.汽化 液化 升华
22.凝固 放
23.汽化 吸收 降低 液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