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2 12: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2分)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    等。发光的物体叫作    。
2.(2分)制作潜望镜,至少要使用    面平面镜,而且镜面要上下相对,   放置。
3.(2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    ,在高空的是    。
4.(2分)热在    中和空气中,都是以    的方式传递热的。
5.(2分)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    现象,传播方向会发生    。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6.(1分)光在任何物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判断对错)
7.(1分)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判断对错)
8.(1分)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    (判断对错)
9.(1分)煎鸡蛋的时候一面熟了,另一面肯定也熟了。    (判断对错)
10.(1分)根据热对流的特点,暖气片应安装在室内最高处。    (判断对错)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1分,共5分)
11.(1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物体,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12.(1分)天冷时,我们口中哈出的“白汽”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 C.小冰晶
13.(1分)一束光能被反射(  )
A.一次 B.两次 C.无数次
14.(1分)热对流实验中,水中加木屑是为了(  )
A.加快热对流 B.看清热传递的路线
C.防止水沸腾飞溅出来
15.(1分)年年下雨下雪,天上的水总是降不完,原因是水在(  )
A.陆地和天空 B.海洋和天空
C.陆地、海洋和大气
四、实验题(30分,每空2分)
16.(12分)实验:露和霜的成因实验。
(1)图一,向桶里加冰,我们发现桶的外壁上出现    。
(2)图二,向冰块上撒盐,我们发现:桶里的冰部分融化了   了(低/高),桶的外壁出现    。
(3)实验结论:
露是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    遇冷在靠近地面物体上形成的    。
霜是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    遇冷在靠近地面物体上形成的    。
17.(18分)实验:热传导实验。
(1)如图一所示,火柴粘上凡士林,依次黏贴在铜棒上,放在金属支架最右端开始加热,火柴掉落的顺序是    。
(2)如图二所示,在圆形铁片上涂满蜡油,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圆形贴片中心位置开始加热.看到的现象是:   处的蜡最先融化,然后逐渐向    扩展。
(3)如图三所示,在方形铁片上涂满蜡油,点燃酒精灯,看到的现象是:   处的蜡最先融化,然后逐渐向周围扩散。
(4)结论: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    的部分传到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
(5)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有:   、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解答】光源是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光的物体,比如如太阳,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故答案为:萤火虫;光源。
2.【解答】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平行放置。
故答案为:两;平行。
3.【解答】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中,在高空的是云。
故答案为:雾;云。
4.【解答】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都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的。
故答案为:液体;对流。
5.【解答】根据对光的反射的认识,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传播方向改变。
故答案为:反射;改变。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6.【解答】阳光虽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但是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故答案为:×。
7.【解答】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物体的颜色等因素有关、物体颜色越浅。
故答案为:√。
8.【解答】解: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秋季清晨。随着太阳的升起,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蒸发。
故答案为:√。
9.【解答】煎鸡蛋是热量是通过直接接触的传导方式传递热量的,与锅底接触的一面受热量大,所以煎蛋时要经常翻一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0.【解答】热空气总是要上升的,冷空气总是要下降的,使室内温度上升。
故答案为:×。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1分,共5分)
11.【解答】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故答案为:B。
12.【解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天冷时。
故选:B。
13.【解答】根据对光的反射的认识,一束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反射无数次。
故选:C。
14.【解答】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热对流实验中:加热容器底部时,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木屑随水的运动而流动。
故选:B。
15.【解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C符合题意。
故选:C。
四、实验题(30分,每空2分)
16.【解答】(1)图一模拟的是露的形成,向桶里加冰,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附着在桶壁上。
(2)图二模拟霜的形成,向冰块上撒盐,冰融化吸热,随着桶内冰水的温度变得更低,桶的外壁出现小冰晶。
(3)通过上述模拟实验可知,露是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霜是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
故答案为:
(1)水珠;
(2)低;小冰晶;
(3)水蒸气;小水珠;小冰晶。
17.【解答】(1)如图一所示,火柴粘上凡士林,点燃蜡烛,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
(2)如图二所示,在圆形铁片上涂满蜡油,故看到的现象是:中心处的蜡最先融化。
(3)如图三所示,在方形铁片上涂满蜡油点燃酒精灯,看到的现象是:加热处的蜡最先融化。
(4)结论: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有:给水壶加热烧水。
故答案为:(1)1234;(2)中心;(3)加热;温度低;(5)给水壶加热烧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