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三峡郦道元我们来认识郦道元郦道元(466---527)
范阳涿县(现隶属河北)人
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
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
撰《水经注》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一、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是注解《水经》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著作。它不但补充了我国水道情况,也记载了江河沿岸的地理古迹、景物、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等。是研究我国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关于课文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一、朗读全文。读顺;读出情味。识记字词阙 嶂 曦 襄
御 溯 湍
啸 属 涧 裳quēzhàngxīxiāngsùtuānyǎnxiàozhǔjiànyùcháng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疏通文字,了解内容。2、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1、落实常用文言字词,解决疑难字词。3、表现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
感受三峡之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嶂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如果)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宣布,(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1200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 古柏,悬挂着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冲荡下来,江水清澈,山峰高峻,草木茂盛,实在趣味无穷。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翻译: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翻译: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声 泪沾裳! 翻译: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命
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夏 春冬之时,则
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 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春
冬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秋说说下列句子表现了
三峡的什么特点。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第一句写山的长、多。“___”可见其长;
“__”可见其多。
第二、三句写山的 _、_,以及江面的狭窄,
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七百里略陡高地貌特征 (山)两岸连山
群峰对峙奇特险峻连绵高、陡2.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夏日江水的迅疾。第二层写三峡的夏水。顺上层山势高、江面窄,写的是最盛的夏水,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__” 、“__”,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___________”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襄陵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素湍潭,
回清倒影表现三峡山水的壮美。 第三层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文气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
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
斓的山水画卷。“_____”是
作者由衷的感叹。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了寒秋三峡的悲寂、凄凉的气氛。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为什么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夏水“襄陵”“阻绝” (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对比春冬景色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秋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
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
合为一体?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
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
词语,并认真体味。 四、品味本文语言之美。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隆”、“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后世影响极大,李白、
柳宗元等写山水的作品都深受其影响。请就
学过或课外阅读过的诗文,举一例加以说明。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即借用了《三峡》中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1、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发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3、两岸猿声啼不住: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印证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相关诗句内容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地貌特征,然后分写四季景色,突出不同季节峡中不同景致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风格各异、色彩鲜明的风景图。 这篇文章虽短,但波澜起伏、节奏感强。
写山势文气舒缓,写江水暴涨,
如异峰突起,文气急促,写冬春之景,
文气变得凄清、悲凉,节奏变得沉重凝滞。小结互文: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方法。为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极少数也有三个)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渗透,互相补充的关系。翻译时应并成一句。
重岩 叠嶂(变句)——重叠 岩嶂(本句)
隐天 蔽日(变句)——隐蔽 天日(本句)补充知识并提:把本来的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翻译时应分成两句。
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 曦月(变句)
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本句)
补充知识推荐篇目:
余秋雨《文化苦旅·三峡》
刘白羽《长江三峡》
刘 征《过万重山漫想》
顾一樵《川游小记——巫山十二峰》检测:
1、作者是____ ,_______时的人物。
2、《三峡》主要描绘的是 ______的风光。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风光的?
4、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阅读训练判断下列各项所对应的三峡季节: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季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春冬⑶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春冬⑷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秋季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⒈请找出文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⒉读到“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你想到了古人的哪首诗? 你会选择在哪个季节去三峡?
为什么?请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作答。我喜欢,我选择一、解释语句及词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巴女词
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秋兴八首之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上瞿塘
白居易
瞿塘天下险,夜上谁信哉?
崖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签(拉纤拉缆)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於滟滪堆。 竹枝词
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之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西陵峡
清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风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