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玩偶之家
易卜生
戏剧是一种 艺术,借助 、 、 、 、 等艺术手段 ,揭示社会矛盾,
反映现实生活。
综合性舞台
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的含义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红色娘子军》 )
剧情繁简和结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 ( 如《雷雨》 )
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矛盾冲突的性质: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戏剧的三大要素
戏剧的三大要素
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人物台词
一、易卜生对中国的影响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他的短篇小说《伤逝》中,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
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 ,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曹禺《北京人》、茅盾《虹》也不同程度低受到《玩偶之家》的影响。
《新青年》曾出版“易卜生专号”,胡适推崇并介绍过“易卜生主义”;甚至一些有志于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青年,如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之易卜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人,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和最著名的作家。一生共写剧本26部。代表作《玩偶之家》(1879) ,其他剧作《觊觎王位的人》《社会支柱》《人民公敌》 《海上夫人》等。
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二、走近作者
莫里哀:法国戏剧作家,代表作《伪君子》《悭吝人》
易卜生主义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充满审美的乌托邦伦理道德理想。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
三、易卜生主义
四、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社会问题剧:
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讨论又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
《人民公敌》讲述的是一个温泉浴场的污染调查事件,当市长的哥哥和当医生的弟弟站在各自的立场,对于良知、欲望和民意展开博弈。弟弟发现市内的制革厂污染温泉的水源,而且引致旅客患上严重的疾病,建议关闭温泉浴场,被市民以民主表决的方式宣布为人民公敌。“世上最强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
三、《玩偶之家》
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人物关系图:
海尔茂
娜拉
阮克医生
柯洛克斯泰
林丹太太
夫妻
同学(现为同事)
同 学
昔日恋人
老朋友
问题
如何理解“玩偶”二字的含义?
第一幕
海尔茂即将升任银行经理,全家人兴高采烈准备欢度圣诞。海尔茂预备开除同事柯洛克斯泰,缺位由林丹太太顶替。柯洛克斯泰为保住自己职位,威胁娜拉,要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
第二幕
圣诞节舞会前,柯洛克斯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将事先写好的揭发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
第三幕开始
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服,放弃威胁娜拉,第二次写信寄还借据……
《玩偶之家》前情回顾
思考2:按照重要事件的发生,全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P105“再见,孩子们!”)
舞会结束,海尔茂继续向妻子表达绵绵爱意。娜拉心情沉重,只等信被揭发,便决然赴死,一力承担。
◎第二部分(P105“她正朝着门厅跑出去”~P106“海尔茂走过去开门”)
海尔茂读刭第一封信后得知事情真相,勃然大怒,对妻子横加斥责,娜拉心如死灰。
◎第三部分(P106“披着衣服在门厅里”~结束)
海尔茂收到第二封信、获知处境安全后,态度大转。而娜拉看穿了海尔茂本质,毅然离家出走。
思考一、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故事发展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发现借据之前
发现借据之后
(看第一封信)
借据问题解决
(看第二封信)
信
2.在不同的阶段,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有何变化?关于海尔茂的动作
有哪些舞台说明?说明了海尔茂怎样的形象特点?
发现借据之前
称呼、语言
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
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舞台说明
(动作)
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声音放低些\搂着她……
柔情蜜意
深情款款
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
犯罪的人\下贱女人……
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真是可恶极了……
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
……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
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
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称呼、语言
发现借据之后
(看第一封信)
拉住她\惊慌倒退\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吓了一跳……
舞台说明
(动作)
恶毒冷酷
自私怯懦
借据问题解决
(看第二封信)
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
我的好娜拉……\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只要你老老实实……
称呼、语言:
把信抢过来\慌忙拆信\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舞台说明
(动作)
自私虚伪
假仁假义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表面上:
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
他冷酷、自私、虚伪、专制、怯懦。
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宠物对待,不尊重娜拉,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培养的男权范本
品读人物台词
海尔茂 娜拉!喔,别忙!让我再看一遍!p107
不错,不错!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娜拉 我呢?
海尔茂 当然你也没事了,咱们俩都没事了。
你看,他把借据还你了。
反复强调“我”,而非“我们”,海茂尔把娜拉排除在外,没考虑与娜拉分享获救的喜悦,这无意识中暴露出海茂尔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妻子的感受无关紧要,不需要关注和照顾。
海茂尔是一个自私自利,虚伪的,心肠狠毒的人。
思考4:获知安全后,海尔茂对娜拉说的高频词是什么?有什么意味?p107-108
海尔茂 我的可怜的娜拉,我明白了,你以为我还没饶恕你。
我赌咒,我已经饶恕你了。111
海尓茂 娜拉,我己经饶恕你了。我赌咒不再埋怨你。113
海尔茂 要是男人饶恕了他老婆——真正饶恕了她,
从心坎里饶恕她——他心里会有一股没法子形容的好滋味。117
品读人物台词
可见在矛盾关系中,冲突一方的海茂尔是个极力维护男权主义形象的代表,是家庭关系的支配者,对妻子全盘操纵,随心所欲任意抹杀,遇到危险冲突时,自己的荣誉和地位大于天,他的气急败坏将他的虚情假意,自私自利,无情狠毒的虚伪面目显露无遗。
思考5:在家庭关系里,娜拉原先处于一个怎样的角色和地位呢?
海尔茂 (在书房里)我的小鸟儿又唱起来了?
娜 拉 (忙着解包)嗯。
海尔茂 小松鼠儿又在淘气了?
娜 拉 嗯。
海尔茂 小松鼠儿什么时候回来的?
娜 拉 刚回来。(把那袋杏仁饼干掖在衣袋里,急忙擦擦嘴)
托伐,快出来瞧我头的东西。
海尔茂 我还有事呢。(过了会儿,手里拿着笔,开门朝外望一望)
你又买东西了?什么!那一大堆都是刚买的?
我的乱花钱的孩子又在糟蹋钱了?
(选自《玩偶之家(第一幕)》)
生活习惯受控
经济依附
品读人物台词
思考6:圈出表示时间的词句,体会娜拉的变化过程。
娜拉 全是真的。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89
娜拉 (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95
娜拉 我们从来没坐下来正正经经细谈过一件事。132
娜拉 你从来就没了解过我。136
娜拉 不快活。过去我以为我快活,其实不快活。144
娜拉 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180
我也更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
娜拉 托伐,现在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娜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240
It is true.I have loved you above ever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过去:未解 现在:醒悟 将来:离开
品读人物台词
关注舞台说明
思考7:找一找被怒斥后,能表现娜拉思想发生变化的舞台说明。
竭力想脱身87——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95——冷静安详101——她在桌子一头坐下122——顿了一顿128——摇头138——满不在乎142——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214——穿外夽——戴帽子——围披肩218——拿起手提包236——她从门厅走出去。240
结论
“一家之长”海尔茂无论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经济方面完全控制娜拉,把她当做无条件顾从、取悦和宣泄的对象。而娜拉在这样没有独立人格和自主地位的家庭中,也心甘情愿生活了八年;以这种角色和地位就是“玩偶”。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海尔茂对娜拉甜言蜜语至恶语相向再至软语欺哄,自私虚伪、男权至上的真面目显露无疑;而娜拉觉醒后觉然出走,成为打破“玩偶”身份、追求独立解放的新女性。
小结
这节课我们试图理解“玩偶”二字的含义,将品读戏剧语言作为重要抓手。剧本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充分展现了矛盾冲突,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注意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关注台词中人称、时态等细节以及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从“变”与“不变”中发掘人物的复杂心理。舞台说明也是戏剧语言的一部分,阅读时也要仔细体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结合其他语言版本一起比较阅读。
问题
娜拉最后摔门而出,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
佳构剧
第一幕开始部分——阐明情节和人物;
第二幕展开部分——戏剧矛盾冲突加剧,出现紧张气氛;
第三幕结尾部分——问题全部解决,大团圆结局。
学习提示p114
《玩偶之家》属于“社会问题剧”,这是易卜生创造的戏剧类型,强调在舞台上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古代王公贵族或骑士游侠的传奇故事),在戏剧中直接讨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作品体会这些特点,还要注意分析作品中的“戏剧性事件”以及“突转”手法的运用,领略剧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
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指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从顺境到逆境或从逆境到顺境……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
——亚里士多德《诗学》
思考1:文本中有哪些“戏剧性事件”,发生了几次“突转”
1.海尔茂即将升迁,全家就要过好日子了。没想到,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自己银行的职位,向娜拉翻出当年伪造签名借债的旧账相威胁,娜拉陷入绝境,惴惴不安,害怕丈夫得知真相,婚姻关系破裂。
2.海尔茂得知事情真相,勃然大怒,夫妻感情即将破裂。没想到,柯洛克斯泰竟然归还了当年的借债,危机解除。
3.海尔茂态度大变,以为娜拉会接受自己的“饶恕”,重修于好。没想到,娜拉毅然离家出走。
思考2:如果没有这些“戏剧性事件”作“突转”,故事会将怎么样进行呢?
1.试想,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名的事相要挟,
2.试想,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归还了当年的借债,
3.试想,如果娜拉没有离家出走,
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去。
娜拉的家庭可能婚姻破裂,海尔茂与娜拉最终离婚。
娜拉的家庭可能恢复往日的平静。
突转作用
1.使戏剧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性效果。
思考3:如果没有这些“戏剧性事件”作“突转”,人物将会是什么样呢
1.试想,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名的事相要挟,
2.试想,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归还了当年的借债,
3.试想,如果娜拉没有离家出走,
娜拉可能会一直幸福地当着海尔茂的“小鸟儿”。
海尔茂可能不休地侮辱斥责娜拉,并与娜拉离婚,撇清关系。/娜拉以死来保护海尔茂的名誉和地位。
娜拉忍着悲痛和绝望跟海尔茂一直生活下去。
突转作用
1.使戏剧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性效果。
2.有利于揭示、挖掘人物性格和表现、深化剧作主题。
思考4:以上三次“突转”性质是一样的吗
第一、二次“突转”
第三次“突转”
人的主观选择
外部不可知的力量。
故事发生了第一、二次突转,这也充分体现了人在某时某刻,因缘际会,来自不可知的冥冥之中,命运弄人,在造化面前,人皆为玩偶。
第三次突转是人的主观选择,是由人物自身的性格引发的。
思考5:是不是“戏剧性事件”越多、“突转” 越离奇越好呢
一方面,“突转”如不能超出通常人们的意料之外,恐会落得平庸无奇,难以动人心魄、引人入胜;而另一方面,“突转”若不合情理,则可能陷入荒诞,无法令观众信服。
而这里要做到合乎情理,关键点在于“突转”应牢牢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依据,在“突转”之前要做好一定的铺垫。“铺垫”是“突转”的前提和基础,缺少草蛇灰线的“伏笔”作铺垫,“突转”只能成为“突兀”了。
寻找娜拉出走的伏笔
思考6:剧作中哪些地方为娜拉最后出走埋下伏笔
◆娜拉出走之前的动作、神态:
瞪着眼瞎摸···p105,冷静安详p106、摇头p109、满不在乎p109、穿外套p112、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p113
寻找娜拉出走的伏笔
第一幕
娜 拉 喔,你怎么会明白 那是桩还没发生的奇迹。
林丹太太 奇迹?
娜 拉 不错,是个奇迹,克里斯蒂纳,可是非常可怕。
第三幕
娜 拉 能。就因为今天晚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人。p111
海尔茂 这话我不懂,你再说清楚点儿。
娜 拉 我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我当然知道奇迹不会天天有。后来大祸临头的时候,我曾经满怀信心地跟自己说:“奇迹来了!”柯洛克斯泰把信扔在信箱里以后,我绝没想到你会接受他的条件。我满心以为你一定会对他说,“尽管宣布吧”,而且你说了这句话之后,还一定会——
海尔茂 一定会怎么样 叫我自己的老婆出丑丢脸,让人家笑骂
娜 拉 我满心以为你说了那句话之后,还一定会挺身出来,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对大家说:“事情都是我干的。”
海尔茂 娜拉——
娜 拉 你以为我会让你替我担当罪名吗 不,当然不会。可是我的话怎么比得上你的话那么容易叫人家相信 这正是我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为了不让奇迹发生, 我已经准备自杀。
这里奇迹就是伏笔,一直隐藏在娜拉心中,深以为然,结婚八年,深藏了八年。然而,奇迹根本没有发生,丈夫的粗暴蛮横地攻击斥责,彻底熄灭了娜拉心中爱的幻想,毁灭了他关于家庭所有的依赖与骄傲。对奇迹的幻想破灭,使她心灰意冷,娜拉最后选择出走也成为了必然。
寻找娜拉出走的伏笔
◆先前剧情:
为救海尔茂,娜拉独自向柯洛克斯泰借钱。
借款手续缺最后一步,娜拉独自代替父亲签名。
每月还贷,娜拉独自偷偷工作,悄悄拿自己的生活费补贴家用
◆对海尔茂的称呼:
托伐
一直很有主见
必然出走
寻找娜拉出走的伏笔
思考7:这些对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p103-107
我问你,下次化妆跳舞会咱们俩应该打扮成什么 p103
潜台词:
不错,这么报答你。p106
潜台词: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p106
潜台词:
我明白。p106
潜台词:
我呢 107
潜台词:
我知你(阮克)病入膏肓,我也已决然赴死,咱们殊途同归,下次见!
我用我的一切在报答你,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
我早已准备去死来保护你的荣誉了。
在你的名声荣誉面前,我的死活无关紧要,我现在知道了。
不是你海尔茂的妻子,是我娜拉,跟你一样的一个人。你考虑过我没有
这些短句是暴风雨之前的蓄势,无声胜有声的宣告,娜拉内心的自我一步步站立起来,最后出走也是水到渠成。
把握“突转”的作用和特点,是阅读戏剧文学的重要策略。
结论
娜拉最后离家出走,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晚上的性格突变。娜拉在走向觉醒之前,身上就具备了很多旧式女性没有的特质:她个性独立,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并勇于担当责任,对爱情寄予无限美好的幻想。当“戏剧性事件”发生,境遇“突转”,娜拉的性格锋芒得以激发。她迅速冷静,坚毅果敢,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谈论,充分展现娜拉的深思熟虑,在自主独立的道路上,一步步最终觉醒。因此,娜拉出走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势在必行的主动选择。
娜拉最后摔门而出,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娜拉出走”的必然性问题。易卜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结尾,打破欧洲传统“佳构剧”的戏剧结构,是典型的“突转”。很多经典戏剧文学都使用“突转”的创作手法,“ 突转”的恰当使用能使情节曲折多变、出奇制胜,并能更好地挖掘人物性格、深化剧作主题。值得注意的是,“ 突转”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铺垫”是“突转”的前提和基础。把握“突转”的作用和特点,是阅读戏剧文学的重要策略。
课后作业
除了潜台词,还须关注文中的长台词。在长篇大论和只言片语的交锋中,在矛盾冲突之后,海尔茂的话先长后短,娜拉则反之。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意味,对回答我们这节课的主问题有没有帮助,请同学们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