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故乡 课件(2课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故乡 课件(2课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3 17:52:12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课时)
——鲁迅
教学目标
在已经掌握小说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使用小说阅读对比法,理解多元化的小说主题。
问题思考
小说三要素是哪些,与其相关的中考常见考试题型有哪些?
人物,人物形象分析题等;情节,情节归纳题等;环境,环境描写作用题等。

我是信息收集员,提取归纳信息。
1.通读全文,思考本文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从整篇文章出发)?
问题思考
对比、借景抒情等。
对比
2.请同学们按照小说三要素的顺序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归纳后填写表格。
人物 环境 情节
主要人物 身份 外貌 语言 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 家庭环境 命运
少年的“我”
成年的“我”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青年杨二嫂
中年杨二嫂
水生
宏儿
美丽
萧瑟
美丽
萧瑟
美丽
萧瑟
萧瑟
萧瑟
少爷
学者
农民
农民
小商贩

学生
农民

冷峻
可爱朴素
憔悴干枯
美丽
尖酸刻薄
黄瘦

好奇
冷静
热情
拘谨
少言
咄咄逼人
热情
热情
可爱
严肃
淳朴
麻木
可怜
势利
害羞
可爱
富裕
富裕
一般
贫穷
一般
贫穷
较好
贫穷
平稳
漂泊
快乐
悲苦
不幸
不幸
辛苦
快乐

我是情报分析员,分析小说主题。
(一)横向对比:和他人对比,看异同。
1.请同学们对比中年闰土和杨二嫂有何异同点?
人物 环境 情节
主要人物 身份 外貌 语言 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 家庭环境 命运
中年闰土 农民 憔悴干枯 拘谨 麻木 萧瑟 贫穷 悲苦
中年杨二嫂 无 尖酸刻薄 咄咄逼人 势利 萧瑟 贫穷 不幸
异:闰土老实、木讷、俭朴等。杨二嫂势利,爱贪小便宜等。
同:都是生活不幸的底层人民。
(一)横向对比:和他人对比,看异同。
2.看同,品人间冷暖:作为社会底层人民的他们,生活状态是怎么样呢?
原文1:“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原文2: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状态极其恶劣。
看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一)横向对比:和他人对比,看异同。
3.看异,观众生百态:作者为何要设计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登场呢?
材料1:鲁迅一生都在批判劣根性,这是他对国民性的一种总结。这个劣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强的部分和弱的部分。强的部分就是鲁迅所憎恨的流氓性,弱的部分则是鲁迅所憎恨的奴隶性。——《小说课》毕飞宇
安排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出场,也是为了充分体现当时国民劣根性的两方面。
看异,本文也是对国民劣根性:奴性和流氓性的批判。对于愚昧的国人,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一)横向对比:和他人对比,看异同。
看同,品人间冷暖: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人间冷暖中,看当时苦难的中国人。
看异,观众生百态: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国民劣根的批判,众生百态中,看当时麻木的中国人。
主题归纳:
(二)纵向对比:和自己对比,看成长。
1.我们以鲁迅为例,讨论其成长道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作者有哪些变化和成长?
人物 环境 情节
主要人物 身份 外貌 语言 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 家庭环境 命运
少年的“我” 少爷 无 好奇 可爱 美丽 富裕 平稳
成年的“我” 学者 冷峻 冷静 严肃 萧瑟 富裕 漂泊
作者由一个小少爷成长为一名用笔做枪的学者斗士。从稳定走向了漂泊、游学的道路。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成长为了一个对社会冷静思考的中年人。
(二)纵向对比:和自己对比,看成长。
2.知人论世,背景勾连:你认为成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2:“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呐喊》鲁迅
材料3: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提倡民主和科学。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纵向对比:和自己对比,看成长。
成长的原因:
(1)鲁迅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当时的中国社会黑暗,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肩负着开启民智,为中国找寻出路的责任和重担。
3.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成长,是不同人在社会中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加深对社会认识,从而投身改造社会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认识社会,还要努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我是方法归纳员,总结归纳方法。
三、归纳总结
(一)回忆老师讲解过程,我们在进行对比阅读的准备步骤是什么?应如何绘制对比表?
从小说的三要素出发,描画表格。横向列举人物形象特征、环境和人物的情节;纵向列举主要人物,再在文中查找相关信息。
(二)我们在分析小说主题的时候可以如何分析?
横向对比,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异同兼顾,结合理论指导,思考主题;
纵向对比,对比相同人物的成长,知人论世,勾连背景,总结主题。
课后作业
以下作业选择其一完成:
作业1:仿照以上分析方法,分析对比宏儿与水生的关系和我与闰土的关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作业2:利用今日所学的方法,重读八年级下册鲁迅的《社戏》,制作相应的表格进行主题分析归纳。
谢谢大家(共19张PPT)
万物皆着我之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悟文中不同景物描写的作用;
2.通过研读提炼文中不同景物描写的方法;
3.通过仿写连写运用总结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问题思考
它们为什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环境
环境描写分成几类,在文中一般有哪些表现?
问题思考
自然环境描写
表现自然景象,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表现社会现实,如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分析总结,读写结合。
把握全文
通读全文,圈画出文段中出现的自然环境描写。
文中一共有五处
(一)探究开头
1.朗读句子,填写表格。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描写的自然景物 调动的感官 景物特点 作用 景物选取要求
天气,冷风,苍黄的天
触觉,视觉听觉
凄冷
营造凄凉的氛围
和作者情感意境契合
2.师生共结,完善步骤。
自然环境开头的作用:
写作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渲染气氛。
先定情——后选景——多感官,重色彩。
(一)开头,渲染气氛
3.现学现用,悟写一体。
小练笔3分钟,将第一句改写,替换一些景物,注意写作的时候多调动自己的感官,立体地、多方面地想象当时的场景,你可能看到什么。空中的,地上的,水中的,视觉的,听觉的,感觉的,触觉的,味觉的等等。
例:渐近故乡时,天空又变得乌云密布,不远处沉闷的雷声传了过来。我打开车窗,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灰蒙蒙的天空下,举目四望,居然没有一抹亮色。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二)探究文中
1.朗读句子,填写表格。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描写的景物 调动的感官 景物特点 人物形象 作用 选景的要求
天空,圆月,海边,沙地
视觉
美丽,生机勃勃
活泼,天真
衬托人物形象
与人物形象
相近
(二)探究文中
(2)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描写的景物 景物颜色 作者情绪
2.分析对比,师生共结。
通过文中的对比,你发现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什么?写作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作用:表现人物。
注意:文中重视景物描写,特别是颜色的描写;景物描写可以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情变化,所以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青山,黄昏
青色,黄色,深黛色
感伤惆怅
(二)文中,表现人物
3.归纳步骤,体悟写作。
观察鲁迅的这一段写作,文中写作表现人物形象的景物描写一般的步骤是什么?
基本步骤为:定形象——选景物——着色调
以上两点的概括:定中心——选景物——动感官
4.小练笔:现在你就是一名小说家,你需要为一位清纯可爱的女子(如翠翠)设置一场出镜,你会如何布置其出场的环境,请想象后编写出来。
(三)探究结尾
1.朗读句子,填写表格。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描写的景物 使用的修辞 作用 选景要求
海边,沙地,圆月
想象
暗示主题
首尾呼应
暗示主题
首尾呼应
(三)结尾,暗示主题
2.分析对比,师生共结。
对于结尾的景物描写,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暗示主题,和开头呼应。
3.归纳步骤,体悟写作。
思考:一般的结尾景物描写的步骤是什么?
写作的基本步骤为:呼开头——扣主题——选景物——着色调
4.设置情景,当堂练习。
假设一次考试,你因为失利而惨败,但是在经过老师同学的鼓励分析后重拾信心,此时你会如何安排文章结尾的景物描写。
高阶课堂
1.学法指导:如果我们开头和结尾都有涉及环境描写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试着使用首尾呼应式的开头结尾,使得全文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例如:我们在写自己考试失利,一开始看着窗外觉得狂风暴雨,但是最后通过老师带领大家分析,通过同学的安慰,你找出了失利原因,你最后重拾了信心,最后我们结尾就可以写阳光冲破了乌云照射了下来。

归纳总结,方法回顾。
一、自然景物在不同位置的小结
位置 作用 选材 写作步骤 注意事项
开头
文中
结尾
注重修辞
首尾呼应
渲染气氛
先定情——后选景——多感官
相似性
看开头——想主题——定景物
定形象——选景物——着色调
表现人物
象征性
暗示主题
衬托性
二、教学过程总结
我们通过阅读范例——分析手法——体悟步骤——写作练习的流程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尝试,这就是“读悟写”一体化的简化流程。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也要用好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式。在阅读作品,特别是阅读课本的时候,多想想文中的句子是不是可以为我所用,里头的写作手法可不可以借鉴。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以往的一篇作文进行改写,试着在不同位置加入一些环境描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