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2 10: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熟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角度; 2.掌握论述类文本每个考点的具体解答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论述类文本每个考点的具体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论述类文本每个考点的具体解答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法学法 训练 评讲 总结 强化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考点解读 1、考点说明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内容解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二、课堂互动 (一)备讲例题(见诊断练习) 方法归纳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二、审清题干,明确区间; 三、提炼概括,规范作答。 (二)活学活练-----选做题 选做1:《练》203页:《更好地读点历史》 选做2:朱自清《论诚意》(难度较大) 建议选做-------《更好地读点历史》 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 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17.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18. 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 19.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 17、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 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的思路就是考察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本文分三部分,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18. 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 【参考答案】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仅是虚伪的。 老先生开口闭口开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 “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解题思路】此题考察议论文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例论证。 19.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 【参考答案】(1)辩证(对比)思维,本文通篇使用辩证思维,开头作者就列举出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这是人情世故。然后又指出率性也同样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同时指出诚实有时也需要做戏。 (2)包容原谅态度 【解题思路】此题考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通读全文,全面把握作者的观点。不能只抓一点以偏概全。
教 后 记
“论述类文本”专题诊断练习参考答案
1.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2.黑格尔的话是指无论一个人走多远,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肤色,意思是文化不会因为发展而失去它的根本。(2分)作者引用黑格尔的话是为了证明鲁迅等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虽然是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2分)但“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这一观点。(2分)
3.否定。理由:①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②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这批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④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不因此而消亡。
4.①新闻主持人沉闷、紧张、单调乏味;②人人蓝装像群蓝蚂蚁;③缺少人性化。(每点2分)
5.①新闻变革应符合社会公众的人性化需求;②新闻变革应尊重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③新闻变革应十分关注公众的热点和选择。(三个要素各2分)
论述类文本学案答案
17、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
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的思路就是考察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本文分三部分,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18. 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
【参考答案】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仅是虚伪的。
老先生开口闭口开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 “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解题思路】此题考察议论文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例论证。
19.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
【参考答案】(1)辩证(对比)思维,本文通篇使用辩证思维,开头作者就列举出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这是人情世故。然后又指出率性也同样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同时指出诚实有时也需要做戏。
(2)包容原谅态度
【解题思路】此题考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通读全文,全面把握作者的观点。不能只抓一点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