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4章电阻—填空专项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4章电阻—填空专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3 09:30:33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4章电阻—填空专项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闭合开关S,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   。
【答案】导体;导体的长度;变阻器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根据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的知识分析;
(3)根据滑动变阻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1)将铅笔芯接入电路时,灯泡会发光,这说明铅笔芯容易导电,为导体;
(2)根据图片可知,将铅笔芯的一端接入电路,导线b在铅笔芯上滑动时,接入电路铅笔芯的长度发生改变,此时灯泡亮度改变说明铅笔芯的阻值发生改变,那么得到: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3)滑动变阻器就是根据接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变化来改变电阻的,因此这种改变电阻的元件叫变阻器。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丝,且长度相等。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答案】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横截面积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可知,合金丝的电阻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小。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图片分析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比较出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合金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因此这个实验装置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3.
(1)电阻的符号是   ,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1 MΩ=   kΩ;1 kΩ=   Ω。
【答案】(1)R;欧姆;Ω
(2)1000;1000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1)根据对电阻符号、单位的认识解答。
(2)根据电阻单位之间进率解答。
【解答】(1)电阻的符号是R,国际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1 MΩ=1000kΩ;1 kΩ=1000Ω。
4.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阻碍作用;增大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增大。
5.(2022八上·武义期末)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完成下列问题:
(1)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1)同种
(2)绝缘体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2)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1)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它们带同种电荷;
(2)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不容易导电,为绝缘体。
6.(2021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的两导体是由同种材料组成的,且长度相等,如图连入电路中,则R1   R2,I1   I2。(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分析解答;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解答。
【解答】(1)两个导体材料和长度相等,那么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因为横截面积S1>S2,所以电阻R1(2)两个导体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的规律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
7.(2020八上·婺城期中)已知导体电阻(R)与它的材料(D)、长度(L)、横截面积(S)的定量关系可以表示为R=p 。
(1)将长10米、电阻为10欧的两根铜导线接成20米长的导线,接长后导线的电阻为   。
(2)有电阻均为10欧的相同导线若干,现要得到电阻值为15欧的导线,可采用的方法有 。
A.把两根接长后使用
B.把两根合并后使用
C.一根取半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
D.两根合并后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
【答案】(1)20 欧
(2)C;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据此计算即可;
(2)根据(1)中的规律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阻值即可。
【解答】(1)将长10米、电阻为10欧的两根铜导线接成20米长的导线,那么导线的长度变成原来的2倍,根据可知,现在导线的电阻是原来的2倍,即:10Ω×2=20Ω。
(2)根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
A.把两根接长后使用,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变成原来的2倍,那么电阻是原来的2倍,即为20Ω,故A错误;
B.把两根合并后使用,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变成原来的2倍, 那么电阻是原来的,即为5Ω,故B错误;
C.一根取半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横截面积不变, 长度变长原来的,即为:10Ω×=15Ω,故C正确;
D.两根合并后,横截面积是原来的2倍,那么电阻变长原来的,即电阻为5Ω;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那么电阻为:5Ω+10Ω=15Ω,故D正确。
故选CD。
8.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   、   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金属导体而言,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会   ;温度降低,金属导体的电阻会   。一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   现象。
【答案】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增大;减小;超导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的影响因素和超导体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金属导体而言,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增大;温度降低,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减小。一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9.人体也有电阻。不同人的电阻是   ,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也是   。出汗时人体电阻较   ,皮肤干燥时电阻较   。
【答案】不同的;不同的;小;大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人体是导体,肯定有电阻;人体的电阻与潮湿程度有关,一般潮湿时电阻小于干燥时的电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人体也有电阻,不同人的电阻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也是不同的,出汗时人体电阻较小,皮肤干燥时电阻较大。
10.金属导电的解释:金属内部   是相对固定的,但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   ,它们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
【答案】原子核;电子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导电的本质解答。
【解答】金属导电的解释:金属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但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它们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
11.如图所示,A为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当接通开关时,小灯泡   (选填“亮”或“不亮"),这表明玻璃是   。现用酒精灯加热A,直到红炽状态,结果灯泡   ,这说明A已变成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不亮;绝缘体;变亮;导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玻璃为绝缘体,电阻很大;当玻璃变为熔融状态时,它的电阻变得很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A为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当接通开关时,小灯泡不亮,这表明玻璃是绝缘体。现用酒精灯加热A,直到红炽状态,结果灯泡变亮,这说明A已变成导体。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12.容易导电的物质叫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   和   。
【答案】导体;绝缘体;半导体;锗;硅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和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锗和硅。
13.电阻是导体对   作用,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   和   。
【答案】电流的阻碍;R;欧姆;欧;Ω;千欧;兆欧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的定义、单位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字母Ω表示。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和兆欧。
14.(2019八上·仙居期中)在常温下,下列物质中,   是导体,   是绝缘体。(填序号)
①橡皮 ②碳棒 ③棉花 ④食盐水 ⑤纯净的水 ⑥人体
【答案】②④⑥;①③⑤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和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塑料、橡胶、陶瓷等。
【解答】在常温下,碳棒、食盐水和人体为导体,故填②④⑥;
橡皮、棉花和纯净的水为绝缘体,故填①③⑤。
15.
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从而减小了导线的   。这个装置应该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横截面积;电阻;导体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有横截面积成反比;
(2)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相当于一根导线,那么导线与导线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即它应该是导体。
【解答】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小了导线的电阻,这个装置应该是导体。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4章电阻—填空专项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闭合开关S,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   。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丝,且长度相等。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3.
(1)电阻的符号是   ,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1 MΩ=   kΩ;1 kΩ=   Ω。
4.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2022八上·武义期末)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完成下列问题:
(1)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6.(2021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的两导体是由同种材料组成的,且长度相等,如图连入电路中,则R1   R2,I1   I2。(选填“>”、“<”或“=”)
7.(2020八上·婺城期中)已知导体电阻(R)与它的材料(D)、长度(L)、横截面积(S)的定量关系可以表示为R=p 。
(1)将长10米、电阻为10欧的两根铜导线接成20米长的导线,接长后导线的电阻为   。
(2)有电阻均为10欧的相同导线若干,现要得到电阻值为15欧的导线,可采用的方法有 。
A.把两根接长后使用
B.把两根合并后使用
C.一根取半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
D.两根合并后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
8.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   、   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金属导体而言,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会   ;温度降低,金属导体的电阻会   。一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   现象。
9.人体也有电阻。不同人的电阻是   ,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也是   。出汗时人体电阻较   ,皮肤干燥时电阻较   。
10.金属导电的解释:金属内部   是相对固定的,但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   ,它们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
11.如图所示,A为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当接通开关时,小灯泡   (选填“亮”或“不亮"),这表明玻璃是   。现用酒精灯加热A,直到红炽状态,结果灯泡   ,这说明A已变成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2.容易导电的物质叫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   和   。
13.电阻是导体对   作用,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   和   。
14.(2019八上·仙居期中)在常温下,下列物质中,   是导体,   是绝缘体。(填序号)
①橡皮 ②碳棒 ③棉花 ④食盐水 ⑤纯净的水 ⑥人体
15.
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从而减小了导线的   。这个装置应该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导体;导体的长度;变阻器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根据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的知识分析;
(3)根据滑动变阻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1)将铅笔芯接入电路时,灯泡会发光,这说明铅笔芯容易导电,为导体;
(2)根据图片可知,将铅笔芯的一端接入电路,导线b在铅笔芯上滑动时,接入电路铅笔芯的长度发生改变,此时灯泡亮度改变说明铅笔芯的阻值发生改变,那么得到: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3)滑动变阻器就是根据接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变化来改变电阻的,因此这种改变电阻的元件叫变阻器。
2.【答案】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横截面积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可知,合金丝的电阻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小。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图片分析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比较出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合金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因此这个实验装置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3.【答案】(1)R;欧姆;Ω
(2)1000;1000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1)根据对电阻符号、单位的认识解答。
(2)根据电阻单位之间进率解答。
【解答】(1)电阻的符号是R,国际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1 MΩ=1000kΩ;1 kΩ=1000Ω。
4.【答案】阻碍作用;增大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增大。
5.【答案】(1)同种
(2)绝缘体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2)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1)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它们带同种电荷;
(2)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不容易导电,为绝缘体。
6.【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分析解答;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解答。
【解答】(1)两个导体材料和长度相等,那么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因为横截面积S1>S2,所以电阻R1(2)两个导体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的规律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
7.【答案】(1)20 欧
(2)C;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据此计算即可;
(2)根据(1)中的规律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阻值即可。
【解答】(1)将长10米、电阻为10欧的两根铜导线接成20米长的导线,那么导线的长度变成原来的2倍,根据可知,现在导线的电阻是原来的2倍,即:10Ω×2=20Ω。
(2)根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
A.把两根接长后使用,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变成原来的2倍,那么电阻是原来的2倍,即为20Ω,故A错误;
B.把两根合并后使用,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变成原来的2倍, 那么电阻是原来的,即为5Ω,故B错误;
C.一根取半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横截面积不变, 长度变长原来的,即为:10Ω×=15Ω,故C正确;
D.两根合并后,横截面积是原来的2倍,那么电阻变长原来的,即电阻为5Ω;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那么电阻为:5Ω+10Ω=15Ω,故D正确。
故选CD。
8.【答案】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增大;减小;超导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的影响因素和超导体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金属导体而言,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增大;温度降低,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减小。一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9.【答案】不同的;不同的;小;大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人体是导体,肯定有电阻;人体的电阻与潮湿程度有关,一般潮湿时电阻小于干燥时的电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人体也有电阻,不同人的电阻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也是不同的,出汗时人体电阻较小,皮肤干燥时电阻较大。
10.【答案】原子核;电子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导电的本质解答。
【解答】金属导电的解释:金属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但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它们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
11.【答案】不亮;绝缘体;变亮;导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玻璃为绝缘体,电阻很大;当玻璃变为熔融状态时,它的电阻变得很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A为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当接通开关时,小灯泡不亮,这表明玻璃是绝缘体。现用酒精灯加热A,直到红炽状态,结果灯泡变亮,这说明A已变成导体。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12.【答案】导体;绝缘体;半导体;锗;硅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和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锗和硅。
13.【答案】电流的阻碍;R;欧姆;欧;Ω;千欧;兆欧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的定义、单位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字母Ω表示。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和兆欧。
14.【答案】②④⑥;①③⑤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和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塑料、橡胶、陶瓷等。
【解答】在常温下,碳棒、食盐水和人体为导体,故填②④⑥;
橡皮、棉花和纯净的水为绝缘体,故填①③⑤。
15.【答案】横截面积;电阻;导体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有横截面积成反比;
(2)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相当于一根导线,那么导线与导线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即它应该是导体。
【解答】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小了导线的电阻,这个装置应该是导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