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022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了解寻找好书的途径,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
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积累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仿说与书有关的比喻句;学习把零散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了解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及他的楷书特点。
初步理解并朗读、背诵古诗《观书有感》。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关羽
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注意说清楚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出处,这个人物有哪些个性鲜明的特点,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
看看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交流时要利用好表格里整理的信息,有条理地讲述。说清楚你喜欢的人物是谁,出自哪部文学或影视作品,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可以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看看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将交流后人物形象进行整理,照样子填写在表格中。
人物 出处 喜欢的理由
哪吒 动画片《哪吒闹海》 1.年纪小但武功高强,能变成三头六臂……
2.见义勇为,敢于担当。有一次,他救了被龙王欺负的老百姓……
示例: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有的人喜欢超人。有的人喜欢钢铁侠。当然,我也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他们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关羽。关云长关羽丹凤眼,卧蚕眉,他手握一把青龙偃月刀,跟随刘备一起氾水一战,温酒斩华雄,后来再想曹操官渡之战前夕,斩颜良诛文丑,帮曹操获胜,他向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他在东吴单刀赴会还有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声名大振。
平时你们除了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书,你自己还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同学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淘书”等。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的?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交流平台”里有四位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了这四个小朋友说的话,你收获了什么呢?
1
小朋友的方法分别是:沿着课文找书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2
词句段运用
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圈画出句子中和“书”对应的词语。
01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02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03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这三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故地。
照样子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2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
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高尔基
1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 尼克拉耶娃
4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书的名言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找课外书
由一篇文章到整本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句子排序——意思连贯,抄写整齐,有速度
语文园地——书写提示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陈大道无名上德不
德玄功潜运几深莫
测凿井而饮耕田而
食靡谢天功安知帝
谓至人无为大圣不
作彼竭其力我享其
功者也然昔之池沼
咸引谷涧宫城之内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练好书法要注意什么吗?
01
树立正确的学书思想,
02
选择适用的书写工具
03
从大楷起步,逐步进笔
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鉴:镜子。
②徘徊:来回移动。
③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
之水。
④那得:怎么会。那 同 哪 ,
怎么的意思。
⑤如许 如此 这样。。
赏 析:
这首诗借方塘形象地抒写自己的读书体会。诗人先描绘了池塘像镜子一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中来回移动的美好景象。然后笔锋一转,发出自己的疑问,天光云影的美景从何而来呢 是因为水清澈才得以呈现。而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 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过来。诗人以源头活水作比,揭示了只有不断汲取营养,获取新知,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道理。
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⑦蒙冲:古代战船。
⑧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⑨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⑩中流:河流的中心。
赏 析:
第二首诗借日常行舟的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猛涨,往日搁浅的大船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水浅时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现在船却在江中自在地航行。“春水”比喻长期的读书积累,而“蒙冲巨舰”在水中“自在行”比喻对事物,对问题的突然领悟。意思是当读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融会贯通。也可以从创作的角度理解,春水猛涨恰如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
观书有感
板书设计
[宋]朱熹
其一: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
其二:博览群书、注重积累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