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九 休闲假日:用除加、除减解决问题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九 休闲假日:用除加、除减解决问题青岛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2 10: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 休闲假日:用除加、除减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游人排队买票和买饮料的情境,引入分布解决两步计算除加、除减的学习。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是在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承接以前所学知识,为以后知识做准备。除加、除减应用题的知识主要是:一是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前一点是基础知识,后一点是计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明确了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之后,解决问题就容易了。教学中应该着重突出以下几点:1.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教学方式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去讲解。3.巩固练习要让学生练习机会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训练。
【教学目标】
分析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此类应用题。
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加除、减乘复合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出示: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填出条件并解答.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确问题。
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1.教学信息窗2(1)出示情境图(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3)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步应该算什么?
启发学生看情境图思考解答方法.指名说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算式.(4)回顾信息窗2的分析过程.教师以叙述、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信息窗2的分析、解答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方法.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指名叙述信息窗2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②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先思考要解答最后的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再与题中条件对照,看所需的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由此确定,这个未知条件就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第一步.求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可解决最后的问题.指名叙述信息窗2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说明是怎样分析的.③确定了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指名叙述信息窗2的解答方法.
教学课本绿球部分.①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③回顾绿球部分的分析过程.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前面师生共同的分析解答,叙述本题的分析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学生叙述中,教师加强引导,使分析过程连贯而完整.
完成自主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叙述解答过程,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考虑,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经验。分析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此类应用题.】
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这两道应用题我们都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的,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先思考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中未知的一个就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第一步的结果,也就能够解答最后问题了.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分析方法
做自主练习1、2、3、4
【设计意图: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同学自主尝试解题,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在过
程中发现问题,总结方法,,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评价,课后延伸
师:在快乐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注重知识的巩固积累,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小朋友提供一个展示自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