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制作标本:《有关0的除法》
教材分析:
信息窗4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猴子捞月”为素材设计的情境,一只小猴子在喊:“快来捞月亮、分月亮啊!”以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月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除法。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平均分和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设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最后一个信息窗,即承接了0的除法的探索,又进一步巩固了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为表内除法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材又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由解决情境图中的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月亮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有关0的除法的探索学习。使解决问题成为探究新知的载体,使探究新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由于特有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学习积极性较好调动。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通过前期学习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基础。通过前期学习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的含义、除法的意义,此时学生平均分及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基本形成,但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同时,二年级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除法,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2、解决的问题:把计算和解决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突出对算式的理解。
3、情感与态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数都得0,并正确计算。理解所列除法算式的意义。难点:理解并掌握0不能做除数。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
师: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做个口算小热身,好吗?(出示有关0的加法、减法、乘法的口算题,让生开小火车答。)答完后让生说出在做这些题时用了哪些好方法?让学生找到计算规律。根据生的回答,依次出示:任何数和0相加等于它本身;任何数减0等于它本身;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在此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表述是否清晰、完整。对于学生的回答,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及肯定。)师:0的加法、减法、乘法都学会了。0的除法有什么规律呢?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0的加法,0的减法,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引发出学生对探究关于0的除法的计算规律的兴趣。同时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二)分桃子铺垫
师:说到除法,我想问问大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除法?(平均分)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种分法真公平。可是森林里的小猴子们却不知道这种分法。因为分桃子不均,5只小猴子吵得不可开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树上结了10个桃子,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怎么分?5只小猴子才会满意呢?(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十块积木代替10个桃子,在作业纸上把这10个桃子,平均分给这5只小猴子,并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交流:分的结果、除法算式及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先通过实物操作平均分12个桃子给5只小猴子,复习了根据平均分列除法算式及除法算式的含义,为0的除法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分好了桃子,教会了他们平均分的方法。小猴子们很是得意。学会了这种分法,他们总想大显身手。这一天机会来了:一天晚上,5只小猴子到树林里的井边玩耍,它们看到水面上有月亮,他们决定把月亮捞上来,再平均分月亮。
师:同学们猜一猜:猴子捞到月亮了吗?猴子们明明看到了水里有月亮,为什么没捞到呢?(井里的月亮是个影子,所以井里并没有月亮。)井里没有月亮,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个月亮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月亮?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条理性
【设计意图: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活泼生动的情境图,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0÷5:
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啊,也困扰着小猴子们,你愿意帮助小猴子们解决这个难题吗?师:我们动手分一分。刚才我们用10块积木代替10个桃子,现在我们应该拿出几块积木来代替0个月亮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二上,把0个月亮分给5只猴子,并用算式表示分月亮的过程。。交流:每只猴子分得了几个月亮?为什么是0个?(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每只猴子得0个。多说)师:怎样用算式表示你分月亮的过程?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算式中第一个0代表什么?第二个0又表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0÷5=0(个)同时关注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
实践活动:0÷6、7、8:
师:同学们分得很准确,小猴子们举双手赞同。他们还想再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考验吗?师:如果把0个月亮平均分给6只、7只、9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几个月亮呢?请同学们自己拿出作业纸三,先自己分一分,完成后再把你分的过程和算式与同桌交流一下。交流:一生到讲台上交流自己的答案,再找3个同学分别说一下三道算式的意义
观察算式, 找规律,得结论大屏幕出示三道算式,请同学们观察三道算式,有什么发现?(预设:被除数.商都是0;0除以这几个数都得0..)
师:如果把除数换成6、7、8以外的其他数,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举例说明,0除以任何数其结果都得0。
师: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通过刚才咱们同学列举的这些算式,我们能不能发现关于0的除法的规律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都同意吗?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教参书是怎么说的好吗?出示: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找出这两句话的不同之处?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呢?老师举例说明:老师有4枝笔,平均分给0个同学,怎么分?(平均分给0个人,没法分,)分给0个人没有意义,所以0做除数没有意义,0不能做除数。
师:知道了0不能做除数,你觉得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准确?得出正确结论并读三遍。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现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平均分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0的除法的规律。】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教师出示本课学习流程,带领学生回顾整理本课学习历程。
(设计意图:回答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