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上学期期中
D.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
高一地理试题
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
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 4-5 题。
班级: 姓名 4.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读图,完成 1-2 题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
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
“磁暴”现象
5.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②大气运动 ③生物演化
④地热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完成 6-7 题。
1.图中的行星 M是( )
A.土星 B.水星 C.火星 D.金星
2.地球与木星相比( )
A.两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正圆形
B.两者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地球的密度和质量都比木星大
D.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木星低
3.地球处于一种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指的是
( ) 6.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大气层及其所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均温保持在 15℃左右 ( )
B.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大气集聚在地球周围,形成 A.甲层是光球层,Q代表耀斑
地球的大气层 B.乙层是色球层,N代表耀斑
C.乙层是色球层,M代表太阳黑子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丙层是日冕层,P代表日珥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
7.结合所学,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
②动物的异常反应 结构示意图,完成 13-14 题。
③挪威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 13.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 E,F,G分别代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表(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8.下列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A.行进中的赛车 B.煤球炉 C.太阳能电池 D.地热发电站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片,完成 9-10 题。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9.根据图中四种化石可以 14.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推断其生活的地理环境,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 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
海洋占优势的是( ) 是 11 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
A.① B.② 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C.③ D.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图中两种化石之间能 15.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够体现地球演化规律 A.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 使全球气候变暖
的是( ) C.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两极夜空的极光现象
A.②→④ B.②→① 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①、②、③、④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
C.③→④ D.③→① 关系,读地质剖面略图回答 16-17 题。
“嫦娥五号”探测器
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探测器预计在近
期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
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 2千克月球样品。
据此完成第 11-12 题。
11.月球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1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 )
16.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①河外星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总星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D.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33.2°N,103.8°E)发生里氏 7.0级地震,
震源深度 20 千米。读图,回答 18-19 题。
21.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
1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 99% B.占大气成分的 99%
A.地壳 B.软流层
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22.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19.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述,正确的是( )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C 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为岩石圈
23.关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B.B 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
①氮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②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A 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D 圈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2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 8633 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
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在成都空管区域9800 米高空风挡玻璃脱落,
之后成功迫降。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24-26
小题。
A.① B.② C.④ D.③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 25km 以下干洁空
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 21-23 题。
24.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C.海南-气温高,适合锻炼耐高温能力
A.臭氧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 D.云南-高原地形,缺氧环境适宜
25.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大气分层的特点是( ) 二、综合题(40 分)
A.以对流运动为主 B.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全部 1.读“太阳系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2
C.以平流运动为主 D.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分)
26.风挡玻璃脱落后机长面临的主要困难可能有( )
①玻璃被吹进机舱 ②机舱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紫外线辐射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A_____,G______,H______。
2022 年春节假期,一位游客在旅行日记中这样写道:飞机平稳地 (2) 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是____、____。
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 (3) 小行星带位于__ __和__ __(填代表字母)轨道之间。
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 27-28 题。 (4) 图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 ____;属
27.该游客乘坐的飞机位干大气层中的( ) 于远日行星的是___ ___。(均填代表字母)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5.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
28.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列问题。(每空 2分)
( )
A.对流运动显著 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 D.下沉运动显著
氧气的含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含氧量对人体既
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据此回答 29-30 题。
29.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和肯尼亚等国,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
A.地处热带地区,耐高温能力强
B.地处高原地区,有适宜的缺氧条件
C.多是黑人运动员,体质好耐力强 (1)a 图中 A表示 波,B 表示 波。
D.运动员训练刻苦,持之以恒 (2)b 图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M表示 界面,其上、
下两层分别为 和 。
30.我国以下省区可以建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基地及原因连线正确的
(3)在 b图的 N处,地震波 A完全消失,地震波 B的传播速度也突然下
是( )
降,该处称为 界面,其上、下层物质状态分别
A.内蒙古-地形平坦,场地开阔 为 和 。
B.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 (4)C 的厚度不均,一般而言海洋 ,陆地 。2022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 CBCCC 6——10 BDDBD 11——15 ACBCB
16——20 CDACA 21——25 ABDCA 26——30 BBABD
综合题
(1)水星 天王星 海王星
B D
D E
ABCD EF GH
(1)横 纵
莫霍 地壳 地幔
古登堡 固态 液态
薄 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