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很少生产冬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种植棉花
C.秦岭—淮河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D.秦岭—淮河是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4.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5.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6.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青稞、水稻 B.高粱、玉米
C.小麦、水稻 D.玉米、水稻
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8.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树木落叶;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树木大多常绿。该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9.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中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10.下图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有关这座山脉说法错误的是( )
A.1月0℃等温线通过该地
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该地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属于其地理意义的是( )
①1月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③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2.读“我国某地理界线图”,图中东侧的河流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高温潮湿 B.南方地区四季分明
C.西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D.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4.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南方地区“坎儿井”星罗棋布 B.北方地区冬季传统体育运动是滑雪
C.西北地区居民传统出行工具为小船 D.青藏地区可欣赏到小桥流水人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些诗句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观(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二、解答题
16.读“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A________地区;B________地区;C________地区;D________地区。
(2)A区域与B区域的大致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一线,它大致与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1月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
17.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一”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B省、C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白山黑水③鱼米之乡 ④林海雪原⑤树影婆娑的椰林⑥河网稠密B省:________ C地区: ________
(3)“图二”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区域名称),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____________。
(4)为了增强区域合作,C地区与A省区怎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Ⅲ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相当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分界线。
(2)判断下图气候类型所在地区:甲________,乙________。(填字母)
(3)A与C的界线大致是以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4)B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主导因素是________高低。B、D两个区域分界线处的山脉是________,B、A两个区域分界线处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答案】D
【详解】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故选D.
2.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A
【详解】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A。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很少生产冬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种植棉花
C.秦岭—淮河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D.秦岭—淮河是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
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即北方冬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春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故A错误.
我国有五大商品棉基地:即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因而,秦岭和淮河以南也种植棉花.故B错误.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C正确.
秦岭和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种植小麦;秦岭和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也种植水稻;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4.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答案】C
【详解】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一二阶梯分界线,故选C。
5.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答案】A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1月分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A。
6.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青稞、水稻 B.高粱、玉米
C.小麦、水稻 D.玉米、水稻
【答案】C
【详解】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故选C。
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答案】D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本题选D。
8.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树木落叶;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树木大多常绿。该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答案】B
【详解】我国的秦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树木落叶;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树木大多常绿;故答案选B。
9.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中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答案】D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A错误;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错误;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错误;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D正确;排除ABC,选D。
10.下图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有关这座山脉说法错误的是( )
A.1月0℃等温线通过该地
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该地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答案】B
【详解】该山脉以北是黄土高原,以南是四川盆地,应是我国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1月0℃等温线通过该地,A正确;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该地,B错误;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C正确;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正确;根据题意选择错误的,故选B。
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属于其地理意义的是( )
①1月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③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月月均温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区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等。①③④⑤正确,C正确。②错误,A、B、D错误。故选C。
12.读“我国某地理界线图”,图中东侧的河流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因此东侧的河流是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0℃等温线基本一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等,B项正确。故选B。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高温潮湿 B.南方地区四季分明
C.西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D.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4.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南方地区“坎儿井”星罗棋布 B.北方地区冬季传统体育运动是滑雪
C.西北地区居民传统出行工具为小船 D.青藏地区可欣赏到小桥流水人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些诗句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观(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13.D 14.B 15.C
【分析】13.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处于温带,四季分明;南方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区分不明显;西北地区处于非季风区;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选D。
14.“坎儿井”是西北地区的景观;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多,传统体育运动是滑雪;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湖少,居民出行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骆驼;南方地区可欣赏到小桥流水人家。故选B。
15.唐诗中的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故选: C。
二、解答题
16.读“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A________地区;B________地区;C________地区;D________地区。
(2)A区域与B区域的大致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一线,它大致与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1月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
【答案】(1)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2)秦岭--淮河 0
【详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差异大,人文特点各异,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差异大,从图中可知,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分区原因是气候不同,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大致它大致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1月0℃ 等温线相吻合。
17.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一”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B省、C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白山黑水③鱼米之乡 ④林海雪原⑤树影婆娑的椰林⑥河网稠密B省:________ C地区: ________
(3)“图二”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区域名称),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____________。
(4)为了增强区域合作,C地区与A省区怎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答案】(1)D B A
(2)②④ ③⑥
(3)长江三角洲 江海交汇之地;通过长江干支流联系广大内陆地区;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联系世界各港口
(4)C地区向F省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相关产业转移,促进F省经济发展。F省向C地区提供清洁的天然气及其特色农产品,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详解】(1)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从图中可知,甲景观是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的D省,图乙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的B;丙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在A处。
(2)我国各地区自然景差异大,图中可知,B省是东北地区,纬度高,黑土广布,主要景观是白山黑水,林海雪原。
(3)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位于长江出海口,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 该区域江海交汇之地;通过长江干支流联系广大内陆地区;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联系世界各港口。
(4)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能源不足,西北地区经济不发达,但是资源丰富,故C地区向A省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相关产业转移,促进A省经济发展。A省向C地区提供清洁的天然气及其特色农产品,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Ⅲ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相当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分界线。
(2)判断下图气候类型所在地区:甲________,乙________。(填字母)
(3)A与C的界线大致是以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4)B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主导因素是________高低。B、D两个区域分界线处的山脉是________,B、A两个区域分界线处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
【答案】(1) 一月份0℃ 湿润区 半湿润区
(2) C D
(3)400
(4) 一、二 地势(或海拔) 横断山脉 昆仑 祁连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为我国的西北地区,B是青藏地区,C是北方地区,D是南方地区,图中II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也是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还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东部季风区分成了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2)图中可以看出甲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即字母C所示区域,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是典型了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即字母D所示区域。
(3)由图可知,A是西北地区,C是北方地区,两个区域分界线是我国的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同时也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B是青藏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它与其他区域的分界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所以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海拔的高低也就是地形因素,它与A西北地区的分界是昆仑山山脉和祁连山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