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3 10:12: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0年5月,黑龙江省的呼中镇最低气温低至-49℃,仍在进行供暖。呼中镇坐落于大兴安岭最高峰伊勒呼里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39℃,历史最低气温达-53.2℃,是我国气象记录的最低值,被誉为“中国最冷小镇”。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呼中镇被誉为“中国最冷小镇”,主要是因为( )
①纬度较高②距冬季风源地远③海拔较高④距海洋较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集中供暖分界线的东段与我国下列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1月份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答案】1.B 2.A
【分析】1.由图可知,呼中镇纬度高,冬季太阳辐射弱,①对;距冬季风源地近,冷空气势力强,是主要因素之一,②错误;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也是影响其气温低的因素,③对;距离海洋远近对气温影响不大,④错。故①③正确。故选B。
2.集中供暖分界线大致是我国1月0°C等温线的界线,故A正确;集中供暖分界线大致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B错误;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C错误;该线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故D错误。故选A。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①④区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4.划分②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经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
5.③区重要的农业区是(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湟水谷地、藏南谷地 D.柴达木盆地
6.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7.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8.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之称的地区位于( )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④区
9.④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①地区大,原因是( )
A.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由于④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④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由于④地区的河流密度大决定的
【答案】3.B 4.D 5.C 6.C 7.D 8.A 9.B
【分析】3.造成①北方地区与④南方地区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①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4.②是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该区域与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和季节的差异,是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选D。
5.③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低的湟水谷地和藏南谷地,故选C。
6.④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这里以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河网密布、水运发达,雪山连绵是指青藏地区,沙漠众多是指西北地区,土壤肥沃是指北方地区,故选C。
7.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分界线与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界线吻合,故选D。
8.“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指的是东北地区,这里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包括东北平原,土壤是肥沃的黑土,位于①表示的北方地区,故选A。
9.④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①北方地区大,这是由于④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故选B。
一山一水奠定了中国东部的格局,这一山一水便是秦岭——淮河一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秦岭——淮河一线是(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
C.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D.人口稠密和人口稀疏分界线
1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侧终年高温,四季常绿 B.北侧降水量大,河湖众多
C.南侧冬季寒冷,河流结冰 D.南侧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答案】10.A 11.D
【分析】10.秦岭淮河一线由于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的差异,成为了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故A正确。我国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大致为二三阶梯分界线,故B错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降水量线相一致,故C错误。我国人口分布界线大致为黑河-腾冲一线,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
11.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以落叶林为主,故A错误。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为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湖较南方少,故B错误。秦岭淮河一线的南侧为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冬季温和湿润,故C错误。秦岭淮河一线的南侧为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水资源丰富,故D正确。故答案选择D。
1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答案】A
【详解】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正确的组合是:民间体育--南赛船北滑雪、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根据题意,故选A。
1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地势高低
C.气温和降水 D.季风影响
【答案】C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1月份0℃等温线、年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我国南、北方划分的主导因素。选项C是最佳答案。
1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 )
A.8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C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故C符合题意。
15.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B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是亚热带,以北地区是暖温带;该线还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以南属于湿润区,以北属于半湿润区,故选择答案B。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3)观察上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线。
【答案】(1)湿润|半湿润
(2)平原|盆地
(3)秦岭-淮河
【详解】(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2)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
(3)从图中看出,秦岭-淮河线是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
17.请将下列农作物的主要地区分布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小麦 油菜 甘蔗 甜菜 花生 水稻
【答案】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小麦、花生、甜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水稻、油菜、甘蔗.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降水_____。
(2)B线是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____为主。
【答案】(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少
(2) 二三级阶梯 平原丘陵
(3) 0°C 800 旱地 水田
【详解】(1)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A线即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此线以东的平原、盆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此线以西为非季风区,降水少。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此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此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0年5月,黑龙江省的呼中镇最低气温低至-49℃,仍在进行供暖。呼中镇坐落于大兴安岭最高峰伊勒呼里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39℃,历史最低气温达-53.2℃,是我国气象记录的最低值,被誉为“中国最冷小镇”。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呼中镇被誉为“中国最冷小镇”,主要是因为( )
①纬度较高②距冬季风源地远③海拔较高④距海洋较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集中供暖分界线的东段与我国下列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1月份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①④区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4.划分②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经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
5.③区重要的农业区是(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湟水谷地、藏南谷地 D.柴达木盆地
6.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7.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8.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之称的地区位于( )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④区
9.④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①地区大,原因是( )
A.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由于④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④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由于④地区的河流密度大决定的
一山一水奠定了中国东部的格局,这一山一水便是秦岭——淮河一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秦岭——淮河一线是(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
C.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D.人口稠密和人口稀疏分界线
1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侧终年高温,四季常绿 B.北侧降水量大,河湖众多
C.南侧冬季寒冷,河流结冰 D.南侧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1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1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地势高低
C.气温和降水 D.季风影响
1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 )
A.8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15.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3)观察上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线。
17.请将下列农作物的主要地区分布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小麦 油菜 甘蔗 甜菜 花生 水稻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降水_____。
(2)B线是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____为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