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3 10:14: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为李自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C.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答案】C
【详解】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李自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季风气候区,足迹地跨秦岭一淮河南北两大地区;李自行走的足迹在东部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故C符合题。选C。
2.符合对青藏地区描述的是( )
A.四序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青稞美酒飘哈达
【答案】D
【详解】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指南方地区的景观,A错;旱地麦浪泛金黄是北方地区的景观,B错;大漠黄沙驼铃响是指西北地区的景观,C错;青稞美酒锅庄舞是指青藏地区的景观,D正确,故本题选D。
3.读中国地理区域图, 确定丙区域与其他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季风因素 D.气候因素
【答案】B
【分析】根据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丙为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确定丙地区与其他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故选B。
【点睛】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天山南北好牧场,葡萄瓜果甜又甜……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请你根据歌词回答小题。
4.歌词描述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海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体现当地富有特色的( )
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
【答案】4.D 5.C
【分析】4.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瓜果产自于沙漠绿洲.比起其他地方,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个头大,糖分高,香味浓,质量好.新疆沙漠绿洲里生产的甜瓜(如哈密瓜)西瓜、葡萄、无花果、桃、核桃、椰枣等,其品质要明显高于在海洋性气候下所产的瓜果.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故选D.
5.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是绿洲农业的生动写照,故选C.
6.汶川地震发生在我国地理四大区域的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B
【详解】我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的汶川位于四川省境内,属于南方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
7.地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省区是( )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答案】D
【详解】A.青海省位于青藏地区.故不正确.B.四川省跨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故不正确.C.山西省位于北方地区.故不正确.D.甘肃省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故正确,故选D.
8.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故选B.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在下面学生列出的诗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不符合④区域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下列与①、②区域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
A.我国1月0℃等温线 B.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我围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1.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域普遍种植青稞 B.②区域普遍种植油菜和水稻
C.③区域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D.④区域沙尘暴频繁发主
【答案】9.B 10.D 11.C
【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①②③④分别是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9.从四大区域划分来看,④区域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形成了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ACD描述的景观都符合南方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应该是西北地区。故选B。
10.读图可得,①是北方地区,②是西北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我国1月0℃等温线大概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正确。故选D。
11.①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②西北地区,普遍种植水稻和油菜的是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是我国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④南方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东南沿海夏季多有气象灾害--台风。故选C。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中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14.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5.下列地理界线中,不是划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重要界线的是( )
A.秦岭一淮河线 B.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青藏高原边缘线
【答案】12.D 13.D 14.A 15.B
【解析】12.读图可知: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③为西北区地区,④为青藏地区,其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人口稀疏,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青藏地区,故选D。
13.四大地理有不同的饮食习惯,①为北方地区的传统主食是面食,故A是错的;②为南方地区的主食是米饭,烤全羊是③为西北区地区的特色美食,故B错误;麻辣火锅是川渝地区的特色美食,属于②南方地区,故C错误。青稞酒是④青藏地区的特色食物,故D正确。
14.①为北方地区和②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A。
15.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选B。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地区 B:_______地区 C:_______地区 D:________地区
(2)我国B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山脉)、②是______(河流),该线以北的农田类型主要是________地。
(3)D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
(4)A地区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农业。
(5)在C地区,黄河中游含沙量急剧增加,原因是中游流经_______高原。
【答案】 青藏 南方 北方 西北 秦岭 淮河 旱 干旱 河谷 黄土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依据位置,图中A为青藏地区,B为南方地区,C为北方地区,D为西北地区。
(2)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 淮河是四大区域中,B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
(3)D西北地区沈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4)A青藏地区,气候特征为高寒,热量不足,该地区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5)在C北方地区,黄河中游含沙量急剧增加,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进入黄河。
17.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____和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
(2)写出图中山脉名称,A____,B____,C____。
(3)图中①为____(地形区),冬季比同纬度的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
(4)下列水果主要产自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
A.菠萝 B.香蕉 C.柑橘 D.苹果
【答案】(1) 亚热带 暖温带
(2)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脉
(3)四川盆地
(4)D
【分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线。
(2)读图可知,图中山脉A为太行山,B为巫山,C为横断山脉,D为祁连山。
(3)图中①为四川盆地,冬季比同纬度的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主要是由于北部秦岭大巴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4)下列水果主要产自秦岭-淮河以北的是苹果,苹果是暖温带水果。菠萝、香蕉是热带水果,柑橘是亚热带水果。故选D。
18.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各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形、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交通工具:甲地是 ,
乙地是 。(在图乙四种传统交通工具中选择)
(2)图甲中三种水果和主要产地的连线,错误的是 。(填写水果名)
(3)比较丙、丁两省地理差异,填写下表。
【答案】(1)骆驼 船舶 (2)柑橘 (3)旱地 米饭
【详解】(1)图中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乙地是我国南方地区,湖泊多,主要交通工具是船。
(2)从图中可知,柑橘主要生长在南方,不在北方,故错误。
(3)我国南北方差异大,丙省在我国的北方主食是面食,耕地类型是旱地;丁省在我国的南方主要种植水稻,耕地类型是水田,主食大米。
(4)自然环境和生活生产方式不同,使得各地的建筑物不同,从图中可知,蒙古包:该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少,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居民多过游牧生活,蒙古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窑洞: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窑洞就地取材,冬季保暖,夏季凉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为李自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C.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符合对青藏地区描述的是( )
A.四序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青稞美酒飘哈达
3.读中国地理区域图, 确定丙区域与其他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季风因素 D.气候因素
“天山南北好牧场,葡萄瓜果甜又甜……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请你根据歌词回答小题。
4.歌词描述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海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体现当地富有特色的( )
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
6.汶川地震发生在我国地理四大区域的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地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省区是( )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8.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在下面学生列出的诗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不符合④区域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下列与①、②区域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
A.我国1月0℃等温线 B.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我围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1.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域普遍种植青稞 B.②区域普遍种植油菜和水稻
C.③区域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D.④区域沙尘暴频繁发主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中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14.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5.下列地理界线中,不是划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重要界线的是( )
A.秦岭一淮河线 B.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青藏高原边缘线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地区 B:_______地区 C:_______地区 D:________地区
(2)我国B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山脉)、②是______(河流),该线以北的农田类型主要是________地。
(3)D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
(4)A地区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农业。
(5)在C地区,黄河中游含沙量急剧增加,原因是中游流经_______高原。
17.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____和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
(2)写出图中山脉名称,A____,B____,C____。
(3)图中①为____(地形区),冬季比同纬度的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
(4)下列水果主要产自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
A.菠萝 B.香蕉 C.柑橘 D.苹果
18.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各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形、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交通工具:甲地是 ,
乙地是 。(在图乙四种传统交通工具中选择)
(2)图甲中三种水果和主要产地的连线,错误的是 。(填写水果名)
(3)比较丙、丁两省地理差异,填写下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