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C.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2.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我国幅员辽阔,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区域甲与区域乙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
A.秦岭—淮河 B.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800mm年等降水量线
4.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四大区域中临海省区最多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山地牧场、温带草原牧场的主要分布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认识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根据实际情况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就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地理要素的相似性 B.地理位置相近 C.居民生活方式相似 D.气候相似性
8.在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大致400-800毫米,以旱田为主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是( )
A.秦岭一一淮河线 B.青藏高原边缘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月21日 “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蔬菜的生长环境一般在南方显得更为优势。我国通过“南菜北运”工程,为北方市民冬季新鲜蔬果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冬季最为繁忙。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和“南菜北运”冬季最为繁忙的原因无关的是( )
A.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
B.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菜生长需求
C.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高
D.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
11.下列城市属于“南菜北运”目的地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昆明 D.成都
12.下列省份最不易发生寒潮的是( )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江苏省 D.福建省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序号,表示东北平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横断山脉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D.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15.我国秦岭以南年平均降水量( )
A.小于100毫米 B.200-400毫米之间
C.大于800毫米 D.400-800毫米之间
二、解答题
16.下面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
小云: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神奇,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
小军:奔驰在美丽的草原上,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象白莲花!
小刚: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闻到收获的气息。
小红:倘佯于青山碧水,鱼米之乡。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请列举此地区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是我国__________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简要说明该区域发展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其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布大致以______一线为界。
(4)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根据照片说出该地区在自然或人文方面的一个特点。
17.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丙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
(2)甲、乙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B接近于1月份____℃等温线。
(3)甲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4)在甲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
(5)我们的家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填名称)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___(颜色)土壤。
(6)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布在图中____(填字母)区域。
(7)乙地区是我国的____地区,该区域内的耕地类型属于____。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写出来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
(2)用直线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与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应起来。
I ①地形因素
II ②气候因素
III ③降水的影响
I_______II_______III_________。
(3)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地势______(填字母 ).全部位于湿润地区地势______(填字母)。
(4)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一线,区域D的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区域C的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5)属于区域A的是________,属于区域D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6)B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植被茂密 B.夏季低温 C.干旱少雨 D.河网密布
(7)我们的家乡满洲里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填字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C.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2.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答案】1.A 2.B
【分析】1.由图可知,甲线是我国的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A对;乙线是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密度分布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密度大;该线以西人口稀少,密度小,B错;丙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C错;丁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D错;依据题意,故选A。
2.由图可知,①②两河位于北方地区,冬季有结冰期,航运价值较低,A错;②河流是黄河,③河流是长江,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B对;③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C错;④河流是塔里木河,支流少,流量小,D错;依据题意,故选B。
我国幅员辽阔,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区域甲与区域乙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
A.秦岭—淮河 B.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800mm年等降水量线
4.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四大区域中临海省区最多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山地牧场、温带草原牧场的主要分布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B 4.C 5.D 6.A
【分析】3.依据图形轮廓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B正确;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A、D错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经过甲、乙、丙地区,C错误。故选B。
4.依据图形轮廓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故C正确,A、B、D错误。
5.依据图形轮廓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不临海,排除A、B。北方地区临海省区主要有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南方地区临海省区主要有江苏南部、上海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因此四大区域中临海省区最多的区域是南方地区,故选D。
6.依据图形轮廓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为高寒畜牧业;西北地区新疆天山北坡为山地牧场、内蒙古高原为温带草原牧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认识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根据实际情况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就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地理要素的相似性 B.地理位置相近 C.居民生活方式相似 D.气候相似性
8.在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大致400-800毫米,以旱田为主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是( )
A.秦岭一一淮河线 B.青藏高原边缘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答案】7.A 8.A 9.D
【解析】7.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根据题意.故选:A。
8.根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大致400-800毫米,以旱田为主;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水田为主的地区;西北地区位于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以草地和沙漠和戈壁我为主;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故根据题意选A。
9.秦岭一一淮河线是我国南北方地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青藏地区东南边缘是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所以根据题意选D。
12月21日 “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蔬菜的生长环境一般在南方显得更为优势。我国通过“南菜北运”工程,为北方市民冬季新鲜蔬果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冬季最为繁忙。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和“南菜北运”冬季最为繁忙的原因无关的是( )
A.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
B.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菜生长需求
C.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高
D.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
11.下列城市属于“南菜北运”目的地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昆明 D.成都
12.下列省份最不易发生寒潮的是( )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江苏省 D.福建省
【答案】10.C 11.B 12.B
【分析】10.读图和材料可知,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季生长需求,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低。所以ABD正确,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11.根据四个城市的分布可知,上海、昆明、成都都是南方地区的城市,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故根据题意选B。
12.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寒潮不易发生,黑龙江省、江苏省和福建省位于开东部,地势低平,大多都能受到寒潮影响。故根据题意选B。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序号,表示东北平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横断山脉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D.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15.我国秦岭以南年平均降水量( )
A.小于100毫米 B.200-400毫米之间
C.大于800毫米 D.400-800毫米之间
【答案】13.B 14.C 15.C
【分析】13.图中①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②位于大兴安岭以东,为东北平原,③位于横断山脉以西,为青藏高原,④位于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B对,ACD错。故选B。
1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是武夷山脉,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C对,ABD错。故选C。
15.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相吻合,该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C对,ABD错。故选C。
二、解答题
16.下面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
小云: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神奇,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
小军:奔驰在美丽的草原上,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象白莲花!
小刚: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闻到收获的气息。
小红:倘佯于青山碧水,鱼米之乡。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请列举此地区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是我国__________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简要说明该区域发展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其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布大致以______一线为界。
(4)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根据照片说出该地区在自然或人文方面的一个特点。
【答案】(1)高寒 独特的民族风情(饮食、民居、服饰、歌舞、宗教活动)、高原牧场、布达拉宫等藏传佛教圣地
(2)蒙古族 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
(3)旱地 秦岭—淮河
(4)南方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河网密集、屋顶坡度较大、水运为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等
【详解】(1)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有“雪域高原”之称,该地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青藏高原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著名旅游景点,壮阔的高原牧场,以及如锅庄舞等独特的藏族风情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2)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上。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
(3)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的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该线以南的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
(4)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河网密集;屋顶坡度较大;水运为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等。
17.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丙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
(2)甲、乙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B接近于1月份____℃等温线。
(3)甲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4)在甲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
(5)我们的家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填名称)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___(颜色)土壤。
(6)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布在图中____(填字母)区域。
(7)乙地区是我国的____地区,该区域内的耕地类型属于____。
【答案】 降水 0 小麦 辽中南 京津唐 北方 黑 乙 南方 水田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依据位置,图中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甲、丙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所以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2)读图可知,甲、乙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B接近于1月份0℃等温线。
(3)读图可知,甲是北方地区,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根据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可知,在甲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5)我们的家乡位于东北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甲北方地区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黑土壤。
(6)读图可知,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桂林山水,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在图中乙区域。
(7)读图可知,乙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区域内的耕地类型属于水田。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写出来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
(2)用直线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与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应起来。
I ①地形因素
II ②气候因素
III ③降水的影响
I_______II_______III_________。
(3)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地势______(填字母 ).全部位于湿润地区地势______(填字母)。
(4)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一线,区域D的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区域C的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5)属于区域A的是________,属于区域D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6)B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植被茂密 B.夏季低温 C.干旱少雨 D.河网密布
(7)我们的家乡满洲里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填字母)。
【答案】 青藏 西北 北方 南方 ③ ② ① A D 秦岭 淮河 水田 旱地 小麦 ③ ② C B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据此判断,图中A是青藏地区,B是西北地区,C是北方地区,D是南方地区。
(2)图中Ⅰ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该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Ⅱ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基本吻合,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所以该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Ⅲ是青藏高原边缘线,该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该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是青藏地区,该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全部位于湿润地区的是南方地区,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地区。
(4)图中C南方地区与D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耕地以水田为主,适合于水稻的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
(5)赏冰灯是C北方地区的景观,赛龙舟是D南方地区的景观,献哈达是A青藏地区的特点,那达慕大会是B西北地区蒙古族居民的节日。
(6)B是西北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之间又有山脉阻隔,降水稀少,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少雨。
(7)满洲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