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河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地区(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2.上海某中学的淘淘与豆豆是同班同学,他们有一段关于家乡的对话(如图),请你阅读对话,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A.淘淘→西北地区;豆豆→北方地区 B.淘淘→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
C.淘淘→青藏地区;豆豆→西北地区 D.淘淘→南方地区;豆豆→青藏地区
读我国四幅地理事物景观图,判断回答下列小题。
3.四幅图中地理事物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对四图所代表的区域描述组合正确的是( )
A.①—荷塘月色、绿洲农业 B.②—雪域高原、酥油寺庙
C.③—民族风情、窑洞梯田 D.④—历史古都、江南水乡
下图为有“中国景观大道”之称的318国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318 国道沿途能够见到的景观是( )
A.雪山巍峨 B.骆驼成群 C.肥沃黑土 D.椰林倒影
6.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优点是( )
A.运费低 B.运输量小 C.机动灵活 D.运速快
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根据下列材料中的歌词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②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十八弯,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
③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④蓝篮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我的家。
7.四则歌词反映内容依次相对应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8.下面诗句中能够表现歌词④中所描述地区典型特征的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D.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2020年4月20日—23 日习近平主席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春雨淅沥、云雾缭绕、森林莽莽苍苍。他拾级而上,步入茶园,同茶农们亲切交谈,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土地流转情况。习主席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丙所示的地形区是( )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对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②乙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③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 ④乙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对习主席强调的“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 )
A.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 B.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D.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
12.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
A.甲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乙同学: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丁同学: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2020年11月,微博上的一张秦岭航拍照(左图)登上了热搜,山脉两侧云层“泾渭分明”的景象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中国气象局发长文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会在一侧出现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右图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1小题。
13.右图中代表秦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结合中国气象局的解释,左图中有云一侧位于( )
A.秦岭以南,盛行暖湿气流 B.秦岭以北,盛行冷干气流
C.秦岭以南,盛行冷干气流 D.秦岭以北,盛行暖湿气流
15.秦岭大致经过我国( )
A.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暖温带与寒温带分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完成下题
(1)某省级行政区被简称为“苏”,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B”区域 B.“C”区域 C.“D”区域
(2)确定图中“D”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地形 B.人口分布 C.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生活习俗各有特色,其中“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丘陵平原广布,树木四季常绿,河流汛期长,流量大”该区域为图中字母( )所在的区域,而且该区域( )
A.C;人口密集,民房多为平顶房,陆路运输普遍,摘棉花、骑骆驼、搭帐篷
B.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有南水北调工程
C.C;以稻米为主食,小桥流水人家,园林广布,民歌曲调温柔,吃粽子、带斗笠
(4)图中通过②处的界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选出概括最全面的选项
a.1月份0°C等温线 b.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c.400mm等降水量线 d.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e.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A.abc B.abde C.abe
(5)图中③所在地区( )
A.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 C.林海雪原的景观经常出现
17.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________。该地区北侧界线与________—淮河线最为接近,此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2)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水量________800毫米,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以________(填“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__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地区④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_(山脉)和C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__(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__(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9.地理信息筛选与整理。下图思维导图中罗列的“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可能看到的地理现象”中,有的正确,有的错误,请你判断一下,将你认为正确的描述序号填入表格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河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地区(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答案】D
【详解】北方地区是指位于秦岭、淮河以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其中河北省位于北方地区,D正确。故选D。
2.上海某中学的淘淘与豆豆是同班同学,他们有一段关于家乡的对话(如图),请你阅读对话,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A.淘淘→西北地区;豆豆→北方地区 B.淘淘→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
C.淘淘→青藏地区;豆豆→西北地区 D.淘淘→南方地区;豆豆→青藏地区
【答案】B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北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树木会落叶;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根据题意,淘淘在北方地区,豆豆在南方地区,B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青藏地区高寒,以草地为主,A、C、D错误。故选B。
读我国四幅地理事物景观图,判断回答下列小题。
3.四幅图中地理事物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对四图所代表的区域描述组合正确的是( )
A.①—荷塘月色、绿洲农业 B.②—雪域高原、酥油寺庙
C.③—民族风情、窑洞梯田 D.④—历史古都、江南水乡
【答案】3.D 4.B
3.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划分为四个地理区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由图可知,①乌篷船应出现在气候湿润的南方地区;②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属于青藏地区;③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属于西北地区;④长城在北京,属于北方地区。综上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①乌篷船代表气候湿润的南方地区,该区域河流众多,盛开荷花,故景观为荷塘月色、江南水乡,绿洲农业应分布在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A错误。②布达拉宫代表高寒的青藏地区,该区域雪山连绵,广泛信仰藏传佛教,有特色饮料酥油茶,故其景观是雪域高原、酥油寺庙,B正确。③代表干旱的西北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拥有民族风情,但窑洞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土高原,梯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C错误。④代表北方地区,该区域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历史名都,但江南水乡指的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综上,B正确,故选B。
下图为有“中国景观大道”之称的318国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318 国道沿途能够见到的景观是( )
A.雪山巍峨 B.骆驼成群 C.肥沃黑土 D.椰林倒影
6.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优点是( )
A.运费低 B.运输量小 C.机动灵活 D.运速快
【答案】5.A 6.C
【分析】5.由图可知,318国道经过青藏高原地区,能看到雪山巍峨,没有经过沙漠地区,看不到骆驼成群,没有经过东北地区和热带地区,也看不到东北的黑土和热带的椰林,A对,BCD错。故选A。
6.联系实际可知,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优点是机动灵活,C对,ABD错。故选C。
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根据下列材料中的歌词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②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十八弯,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
③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④蓝篮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我的家。
7.四则歌词反映内容依次相对应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8.下面诗句中能够表现歌词④中所描述地区典型特征的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D.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答案】7.B 8.C
【分析】7.由材料中的歌词内容可知:①歌词中的黄土高坡即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②歌词中山路、水路相连环绕是典型的丘陵水乡面貌,土家族又多分布在南方地区;③歌词中有青藏高原,山川相连,位于青藏地区;④歌词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说明可能是是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故答案选B。
8.歌词④中所反映的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有利于发展畜牧业。C选项古诗出自《敕勒歌》,描写的正是内蒙古高原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场景。故答案选C。
2020年4月20日—23 日习近平主席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春雨淅沥、云雾缭绕、森林莽莽苍苍。他拾级而上,步入茶园,同茶农们亲切交谈,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土地流转情况。习主席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丙所示的地形区是( )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对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②乙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③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 ④乙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对习主席强调的“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 )
A.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 B.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D.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
12.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
A.甲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乙同学: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丁同学: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答案】9.C 10.C 11.B 12.C
【分析】9.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丙地位于秦岭以南,与秦岭同位于106°E上,且海拔在2 000米左右,应为云贵高原,C正确。丙地海拔较高,东南丘陵海拔较低,A错误。丙地并非盆地构造,B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较低,D错误。故选C。
10.读图,甲地为黄土高原地区,乙地为四川盆地地区,①甲地,降水少,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①错误;乙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②正确;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1月均温低于0℃,③正确;乙地四川盆地,黄土高原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④错误。故C②③正确。C符合题意。选C。
11.从地理的角度讲,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因此习主席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故B符合题意。故选B。
1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干旱是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故A正确。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当地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故B正确。青藏地区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C错误。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生产稻米,故D正确。故选C。
2020年11月,微博上的一张秦岭航拍照(左图)登上了热搜,山脉两侧云层“泾渭分明”的景象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中国气象局发长文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会在一侧出现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右图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1小题。
13.右图中代表秦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结合中国气象局的解释,左图中有云一侧位于( )
A.秦岭以南,盛行暖湿气流 B.秦岭以北,盛行冷干气流
C.秦岭以南,盛行冷干气流 D.秦岭以北,盛行暖湿气流
15.秦岭大致经过我国( )
A.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暖温带与寒温带分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答案】13.C 14.A 15.A
【分析】13.由图可知,①为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南岭,A错误。②处于青藏高原的边缘线,祁连山脉,B错误。③处于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交界,秦岭,C正确。④位于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交界,大兴安岭,D错误。故选C。
14.秦岭以南,夏季多盛行东南季风,为暖湿气流,遇秦岭阻挡而抬升成云,A正确,C错误。秦岭以北阻挡南下的气流,冬季多盛行西北季风,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冷干气流,B、D错误。故选A。
15.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一致,A正确。故选A。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完成下题
(1)某省级行政区被简称为“苏”,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B”区域 B.“C”区域 C.“D”区域
(2)确定图中“D”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地形 B.人口分布 C.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生活习俗各有特色,其中“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丘陵平原广布,树木四季常绿,河流汛期长,流量大”该区域为图中字母( )所在的区域,而且该区域( )
A.C;人口密集,民房多为平顶房,陆路运输普遍,摘棉花、骑骆驼、搭帐篷
B.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有南水北调工程
C.C;以稻米为主食,小桥流水人家,园林广布,民歌曲调温柔,吃粽子、带斗笠
(4)图中通过②处的界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选出概括最全面的选项
a.1月份0°C等温线 b.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c.400mm等降水量线 d.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e.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A.abc B.abde C.abe
(5)图中③所在地区( )
A.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 C.林海雪原的景观经常出现
【答案】 B A C B C
【详解】(1)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简称是“苏”的省区是江苏省,位于图中C表示的南方地区。
(2)由图可知,图中D是青藏地区,这里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3)我国四大地形区中,其中“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丘陵平原广布,树木四季常绿,河流汛期长,流量大”是在图中C区域,故选C。
(4)图中通过②处的界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是1月份0°C等温线、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和南北方地区分界线基本吻合。
(5)图中③所在地区是东北地区,这里有“林海雪原的景观经常出现”特点。
17.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________。该地区北侧界线与________—淮河线最为接近,此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2)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水量________800毫米,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以________(填“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答案】 南方 水田 秦岭 0 小于 小麦 干旱 畜牧业 青藏 地形地势
【详解】(1)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水田,该地区北侧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最为接近,此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2)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__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地区④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_(山脉)和C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__(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__(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 青藏 地势 400 秦岭 0℃ 亚热带 800 湿润地区
【详解】(1)依据位置,图中数字①是青藏地区;A线为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④西北地区与③北方地区的界线D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②南方地区与③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表示的秦岭和C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9.地理信息筛选与整理。下图思维导图中罗列的“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可能看到的地理现象”中,有的正确,有的错误,请你判断一下,将你认为正确的描述序号填入表格中。
【答案】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在春季黄河易发生凌汛;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盛产小麦、玉米等,以面食为主;运输方式以陆运(汽车、马车)为主;建筑形态以四合院为主,北方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结合题意。故序号2、3、4、5、6符合。
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为800毫米以上;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熟制为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传统运输方式:南方水运(船舶)为主,呈现水乡的特点;结合题意。故序号8、10、11、12、14符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