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等4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重点)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等4个字。
2.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乌鸦图)学生说出图中动物名称,引导学生和乌鸦打招呼。
2.揭示课题,随题识字。
(1)师生互说。由“乌鸦喝水”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这些信息: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乌鸦。)乌鸦在干什么?(喝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乌鸦喝水。)教师板书课题。
(2)识记生字。引导:(再看乌鸦图)乌鸦浑身长满乌黑的羽毛,所以“乌”就是黑的意思。(出示写有“乌”和“鸟”的字卡)“乌”比“鸟”少一点。乌鸦是一种鸟,“鸦”是鸟字边。
3.全班齐读课题,教师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2)正确读课文,不漏字、不添字。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会认字,合作识字。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再全班交流。
3.先拼读字词,再检查读文识字效果。
(1)加一加:讠+午=许;辶+井=进;氵+去=法。
(2)比一比:处—外、找—我、办—为。
(3)编字谜:两边各用一点力(办);鸟儿闭眼睛(乌);去到江右边(法)。
(4)通过组词识记。如“找出、办法、旁边、放进、许多、到处、升高”这些词语都是由生字组成的,而且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4.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会写字,学生齐读,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领,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学生观察并书空。
(3)学生描绘、描摹。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桌比赛书写,互评。
(4)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书写作品投影,学生再练写。
5.开展识字、写字比赛,评选出最佳识字者、最佳写字者,教师予以鼓励。
6.认读会认字,听写会字写,同桌互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2.指名接力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3.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通过图片、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旁边、渐渐”的意思,再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
4.整体感知课文情节,理清课文顺序。
(1)小组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三幅图画:乌鸦四处寻找水、乌鸦把嘴伸进瓶子却喝不着水、乌鸦喝到水,打乱顺序出示)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思考:要是把这几幅画当作课文的插图,应如何排序?
(3)学生根据故事顺序给图画排序。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回顾课堂内容,点评学生的表现。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2.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会认字)指读、赛读、小组分段读、全班齐读。
(2)听写词语:一只、石头、多少、出门、看见。同桌互查互纠,将订正后的词语多写几遍
(3)读文回顾:课文是围绕什么展开的?(乌鸦喝水。)
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思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口渴了,特别想喝水?(到处。)
①“到处”是什么意思?(四处、处处。)乌鸦为了喝水,还可能到过哪些地方?(森林、田野、花园等。)它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
②乌鸦到处找水喝,说明了什么?(说明乌鸦确实口渴得厉害,同时也说明水不容易找到,表现了乌鸦口渴的程度和找水的焦急心情。)
(2)指名读第2句话,思考:乌鸦找到水了吗?心情如何?(乌鸦找到了水,很高兴、激动。)
(3)齐读第3、4句话。
①乌鸦喝到水了吗?为什么?(乌鸦没有喝到水。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
②乌鸦的心情如何?(由找到水的喜出望外转为看到水却喝不到水的郁闷、无奈。)
(4)朗读指导:问句的朗读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问句与前面的句子之间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逻辑停顿,“怎么办呢?”是乌鸦的自问,是因为它发现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是它失望、焦急心情的体现。朗读时可用曲折调,“办”字需要重读,“呢”的尾音要短促,读出乌鸦急于解渴而又不知所措的语气。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乌鸦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往瓶子里放小石子使水位升高。)
(2)乌鸦是怎么想出办法的?(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如果只是看见几颗小石子,行吗?(瓶中水少,几颗小石子不能使水位升高。)如果是许多石块,行吗?(不行,因为石块大,瓶口小,石块不能被放进瓶子。)
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边想出来的。
(3)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学生思考:
①乌鸦为什么要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这体现了什么?
②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去后,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理解“渐渐”一词的意思。
(4)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三、拓展延伸,思维创新
过渡:乌鸦利用小石子让瓶中的水升上来,喝到了水。乌鸦的这个办法真的管用吗?
1.做一做。
教师在矿泉水瓶里装少许水,指名将小石子放进瓶子,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现象,说说水升高的原因。
2.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
(1)小组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并用图表示出来。
(2)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一边展示画作一边解说。
3.学生交流: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遇到问题,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内容,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关键还要通过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通过题目弄清故事的主人公、主要事件,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大体印象。针对课文,我在扫清字词障碍后,通过朗读,启发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通过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做一做”“想一想”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理解乌鸦这一形象,明白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