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重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读谜面,学生猜谜底。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小动物)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蜗牛。
3.(课件出示蜗牛图和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导入新课。
导语:蜗牛真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通课文。
(1)引导学生对比本文和已学课文,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2)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若有拼音,自主拼读,多读几遍;若无拼音,向同学请教。
(3)引导学生借助连环画,大胆猜读。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图画已做了明显的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和文中语句,学生就能猜出是什么字。具体如下:
①认读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有读不准的字,就借助拼音来拼读。再指名读一读,注意语气词“呀”“吧”要读轻声。
②看图认读词语。
a.读完上面的句子,圈出仍不会读的字,如“蜗、莓、蘑、菇”。
b.教师出示第二、三插幅图,指名找出蜗牛、草莓、蘑菇。课件出示词语“蜗牛、草莓、蘑菇”,建立图片与文字的联系,据图猜字音。
c.引导学生观察词语、图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蜗牛”的“蜗”有虫字旁,说明这个字与昆虫有关;“莓”“蘑菇”这些字里面都有草字头,说明这些字都与植物有关。)
(4)学生正确识读生字后,教师鼓励同桌之间合作读、自由读,将课文读顺、通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1)借助生字与熟字的联系,识记字形。
①给已学的字加偏旁:
注意:“王”做偏旁时末横改提。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②与已学的形近字做比较:金—全;田—回;处—久;友—发。
(2)自编字谜。“一人做主”的谜底是“住”,“一口白牙”的谜底是“呀”,“草下一颗牙”的谜底是“芽”,“大口套小口”的谜底是“回”。
(3)组词识记。如,“孩”可以组词“孩子、男孩、女孩”,“回”可以组词“回家、回来、回去”,“变”可以组词“变化、变换、变脸”。
(4)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识记。如,“小蜗牛爬呀爬”的“爬”,“到小树林里去玩吧”的“玩”。
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文,交流识字的方法,不仅能解决他们面对的实际问题,也能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3.(课件出示会认字)学生齐读、同桌对读、开火车读、指名读,注意轻声、三拼音节、翘舌音,读正确。
4.开展认字比赛,选出认得最多、读得最准的学生,授予“认字小能手”称号。
三、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齐读,认准字音,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
2.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3.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描红、练写。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反馈。
第一步,展示优秀书写;第二步,出示问题范例,纠正;第三步,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四、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结合图片,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亲切、温和。)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2.结合图片,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想象小蜗牛看到此景时的心情。
(2)指导学生用“—”画出小蜗牛说的话,用“﹏”画出蜗牛妈妈说的话。
(3)朗读指导: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感觉,以及看到美景的喜悦、兴奋。蜗牛妈妈说“哦”,说明她很惊讶,“已经”一词,可以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快去……”说明蜗牛妈妈很着急,也很慈爱。
(4)学生自主练读,教师指名读、分角色读。
3.结合第三、四幅图片,学生自主朗读第5~8自然段,可以同桌对读、师生合作读。
4.整体朗读,读出感情。
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5.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巩固提升,作业设计
1.摘抄本课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的特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及景物特点。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1)出示写有会认字、会写字的卡片,指名读、全班齐读。
(2)指名用以上生字组词,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3)听写含会写字的词语,同桌互查互纠,将订正后的词语多写几遍。
2.谈话导入。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小蜗牛采到草莓了吗?为什么?
(2)小蜗牛冬天干什么呢?
(3)拓展:小蜗牛如果想春天在树林里玩、夏天摘草莓、秋天采蘑菇,应该怎么做呢?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想:小蜗牛家距离小树林有多远?(很近。)
(2)感知“旁边”一词的含义,并用“旁边”说一句话,体会其意思。
3.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插图及妈妈对小蜗牛说的话。)从蜗牛妈妈的话中,你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树发芽。)春天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冰雪融化、燕子从南方飞回、花儿开放。)
(2)质疑:小蜗牛爬得慢,它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小树林呢?
4.学习第3、4自然段。(第一次对话)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第1句话)
动画演示蜗牛爬行的情景,思考: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蜗牛爬得慢。)
(2)小蜗牛看到的景象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课件出示小蜗牛的话及课文第二幅插图,全班齐读)
提示:通过“长满碧绿碧绿的叶子”“长着草莓”感悟夏季的特点。
(3)听了小蜗牛的话,蜗牛妈妈是怎么说的?(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①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②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重读“已经”一词,后面一句语速稍快,体现蜗牛妈妈的着急。
(4)从蜗牛妈妈的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过渡: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草莓,小蜗牛摘到了没有呢?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5.学习第5~8自然段。(第二、三次对话)
(1)指导学生用学习第3、4自然段的方法自学课文,然后组织交流。
①小蜗牛看到的小树林分别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②蜗牛妈妈听了小蜗牛的话,又说了些什么?从蜗牛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拓展: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第二年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6.再默读全文,感受四季特征。
7.交流:小蜗牛爬得慢,总是错过当季而看到下一个季节的风景,他会想些什么呢?
三、情境再现,练习朗读
1.分角色朗读。
一人旁白、一人饰演小蜗牛、一人饰演蜗牛妈妈,进行角色练读,选出代表小组进行朗读。注意戴好头饰,一边看图一边根据板书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者。
2.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过渡:本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句式: 对 说 :“ 。已经是春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意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说一说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四、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子)学生观察图片,朗读句子,连一连,深刻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小蜗牛爬呀爬,发现除了小树在变化,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明白了。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本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已经被这个小故事吸引,被蜗牛妈妈的爱吸引,被小蜗牛的韧劲吸引。尽管小蜗牛一次次空手而归,但学生能感受到小蜗牛的快乐,能感受到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教育,能感受到四季景象的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本课,我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把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