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选择题(60分)。
1.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下列关于石油与煤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单位发热量比石油小
B.煤炭比石油易于储存
C.煤炭的开采利用难度较石油小
D.煤炭污染严重而石油属于清洁能源
2.我国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最主要的是( )
A.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B.加强东西部的优势互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C.降低能源储备风险,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2020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该年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据此回答3-4题
3.绿色简约生活意味着( )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绿色简约生活可以包括(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 D.①②③④⑤
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湖北省 B.吉林省 C.山东省 D.江苏省
6.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非农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作物单产减少 D.山地面积广阔
7.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 )
①加大惠农力度 ②扩大垦荒规模 ③实施休耕轮作 ④增加科技投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9.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 c和a挤压而成
B. b和d挤压而成
C. c和b挤压而成
D. a和b挤压而成
11.红海的成因 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 )
A. 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B. 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C. 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D. 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贵州省林业系统召开会议,全面安排森林保护执法专项行动,提出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强化林业生态红线保护。据此完成12-13题。
12.森林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③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④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吸烟降尘、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下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甲自然带是( )
A. 温带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落叶针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5. 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肥力
下面左图所示为非洲陆地自然带分布,右图所示为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右图所示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17. 左图中自然带沿①—②—③—④方向的更替,主要体现了( )
A.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读我国植被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①②分别为( )
A. ①为温带草原,②为温带荒漠
B. ①为温带草原,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C. ①为温带荒漠,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D. ①为温带荒漠,②为温带草原
19. 图中④地植被特点是( )
A. 夏季葱绿,冬季落叶 B. 叶子呈针状
C. 草本植物为主 D. 一年四季常青
20. 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与③④⑤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是( )
A.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非选择题(40分)。
21. (15分)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是 板块。
(3)图中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与 板块相互 而成。
22.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下图)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这在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高/中/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填字母:A①→②→③→④,B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州市可能位于该图的______(填代号)自然带范围内,该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带。
23.(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
(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版
选择题(60分)。
1.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下列关于石油与煤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单位发热量比石油小
B.煤炭比石油易于储存
C.煤炭的开采利用难度较石油小
D.煤炭污染严重而石油属于清洁能源
【答案】D
2.我国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最主要的是( )
A.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B.加强东西部的优势互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C.降低能源储备风险,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答案】C
2020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该年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据此回答3-4题
3.绿色简约生活意味着( )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4.绿色简约生活可以包括(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湖北省 B.吉林省 C.山东省 D.江苏省
【答案】B
6.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非农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作物单产减少 D.山地面积广阔
【答案】A
7.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 )
①加大惠农力度 ②扩大垦荒规模 ③实施休耕轮作 ④增加科技投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答案】B
9.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答案】B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 c和a挤压而成
B. b和d挤压而成
C. c和b挤压而成
D. a和b挤压而成
【答案】C
11.红海的成因 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 )
A. 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B. 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C. 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D. 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答案】A
贵州省林业系统召开会议,全面安排森林保护执法专项行动,提出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强化林业生态红线保护。据此完成12-13题。
12.森林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③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④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3.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吸烟降尘、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答案】C
下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甲自然带是( )
A. 温带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落叶针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C
15. 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肥力
【答案】A
下面左图所示为非洲陆地自然带分布,右图所示为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右图所示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答案】B
17. 左图中自然带沿①—②—③—④方向的更替,主要体现了( )
A.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C
读我国植被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①②分别为( )
A. ①为温带草原,②为温带荒漠
B. ①为温带草原,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C. ①为温带荒漠,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D. ①为温带荒漠,②为温带草原
【答案】A
19. 图中④地植被特点是( )
A. 夏季葱绿,冬季落叶 B. 叶子呈针状
C. 草本植物为主 D. 一年四季常青
【答案】C
20. 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与③④⑤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是( )
A.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D
非选择题(40分)。
21. (15分)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是 板块。
(3)图中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与 板块相互 而成。
【答案】(1)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3)印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挤压碰撞
22.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下图)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这在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高/中/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填字母:A①→②→③→④,B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州市可能位于该图的______(填代号)自然带范围内,该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带。
【答案】纬度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沿海向内陆产生的水分差异 中 A 海拔变化产生的水热差异 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3.(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
(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大,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
(2)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盐碱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3)加快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科技支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