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3 11:57:38

文档简介

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1.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B.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2.乐府为汉武帝时所设,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乐府诗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采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所创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开拓了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这说明
A.西汉时期民间歌谣极其流行 B.乐府诗为颂扬君主德行而作
C.乐府诗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 D.乐府诗对隋唐诗歌影响巨大
3.秦朝时期的朝议制度;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述发展变化反映出
A.限制君权的各种努力 B.中央集权下的民主性
C.君相矛后的不断加剧 D.君主专制不断地完善
4.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5.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D.有利于巩固国家疆域的统一
6.宋代对餐饮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规定。这些政策
A.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B.限制官营手工业发展
C.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 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7.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 (  )
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8.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在以下的四个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大批冒险家的涌现 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
9.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10.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该表述体现的思想是
A.民族主义 B.禁欲主义 C.拜金主义 D.人文主义
11.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各州自治原则 B.共和制原则 C.各州平等原则 D.联邦制原则
12.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 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 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
C.“三公"分工明确 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4.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将领凯撒先与庞培和克拉苏结盟对抗贵族元老院,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击败了盟友,并被元老院承认为独裁者。可见当时
A.军队与贵族的政治目的完全相同 B.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C.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被独裁者废除 D.贵族失去了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
15.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第13、14、15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材料反映了美国
A.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 B.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 D.黑奴制度难以废除
16.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17.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18.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
19.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0.元代宣政院在用人方面很有特色,即第二名院使一定由僧人担任,并由帝师荐举。宣政院下辖藏族地区各级行政长官也同样僧俗并用。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B.推动佛教文化传播
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促进汉藏民族融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简答题(40分)。
21.(12分)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
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后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于1904年春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
济南开埠后,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家。1904年,电影传入济南,一名德国人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建立了济南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这一年,自行车在济南销量大增。济南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仓所学知说概括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度来统治当地人民。元老院委任卸任的执政官为行省总督,总督任期一年,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延长2到3年。因为行省远离罗马,总督实际上受的限制很少,他在行省拥有绝对的权力,这就为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行省由征服而来,被视为罗马国家的财产,其居民被视为外国投降者。但在行省中城市的地位不一,视它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言,少数对罗马忠诚的城市,被列为自由市,但必须置于行省的管辖和监督下,对罗马抵抗的城市,则被彻底摧毁,土地充作罗马公有地。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和元朝行省的不同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和元朝行省的共同作用。(7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材料二 ……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5分)
(3)请按费斯特拉教授的设计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5分)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答案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1.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B.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答案】C
2.乐府为汉武帝时所设,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乐府诗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采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所创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开拓了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这说明
A.西汉时期民间歌谣极其流行 B.乐府诗为颂扬君主德行而作
C.乐府诗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 D.乐府诗对隋唐诗歌影响巨大
【答案】C
3.秦朝时期的朝议制度;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述发展变化反映出
A.限制君权的各种努力 B.中央集权下的民主性
C.君相矛后的不断加剧 D.君主专制不断地完善
【答案】D
4.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答案】D
5.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D.有利于巩固国家疆域的统一
【答案】B
6.宋代对餐饮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规定。这些政策
A.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B.限制官营手工业发展
C.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 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7.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 (  )
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答案】D
8.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在以下的四个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大批冒险家的涌现 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
【答案】B
9.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答案】C
10.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该表述体现的思想是
A.民族主义 B.禁欲主义 C.拜金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D
11.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各州自治原则 B.共和制原则 C.各州平等原则 D.联邦制原则
【答案】D
12.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 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 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
C.“三公"分工明确 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答案】C
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14.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将领凯撒先与庞培和克拉苏结盟对抗贵族元老院,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击败了盟友,并被元老院承认为独裁者。可见当时
A.军队与贵族的政治目的完全相同 B.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C.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被独裁者废除 D.贵族失去了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
【答案】B
15.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第13、14、15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材料反映了美国
A.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 B.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 D.黑奴制度难以废除
【答案】C
16.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答案】D
17.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答案】B
18.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
【答案】C
19.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答案】B
20.元代宣政院在用人方面很有特色,即第二名院使一定由僧人担任,并由帝师荐举。宣政院下辖藏族地区各级行政长官也同样僧俗并用。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B.推动佛教文化传播
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促进汉藏民族融合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简答题(40分)。
21.(12分)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
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后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于1904年春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
济南开埠后,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家。1904年,电影传入济南,一名德国人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建立了济南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这一年,自行车在济南销量大增。济南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仓所学知说概括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答案】(1)特点:中国在口岸城市拥有完整主权。
原因:挽回利权、抵制侵略的需要(或: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清末新政的推动;晚清重商思想的影响。
(2)意义: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商贸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了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变迁。
局限:在抵御列强侵略方面作用有限,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度来统治当地人民。元老院委任卸任的执政官为行省总督,总督任期一年,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延长2到3年。因为行省远离罗马,总督实际上受的限制很少,他在行省拥有绝对的权力,这就为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行省由征服而来,被视为罗马国家的财产,其居民被视为外国投降者。但在行省中城市的地位不一,视它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言,少数对罗马忠诚的城市,被列为自由市,但必须置于行省的管辖和监督下,对罗马抵抗的城市,则被彻底摧毁,土地充作罗马公有地。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和元朝行省的不同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和元朝行省的共同作用。(7分)
【答案】(1)罗马行省:统治被征服地区的民众;元老院任命总督,总督拥有绝对的权力;采取灵活的统治方式,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元朝行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皇帝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地方长官听命于皇帝和中央政府。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适应了各自社会发展状况,促进了社会发展;体现了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材料二 ……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5分)
(3)请按费斯特拉教授的设计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5分)
【答案】(1)君主立宪制、两党制、议会制。
(2)国王随意废除法律的权力;国王随意征税的权力;国王在平时维持常备军的权力;国王干涉议会言论自由的权力;国王随意解散议会的权力。
(3)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拥有最高司法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