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答案版
选择题(60分)。
1.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菌紫质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
B.嗜盐菌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嗜盐菌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
D.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细菌光合膜的结构
【答案】D
2.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作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可能为所需菌种
【答案】C
3.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答案】B
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可以是植物体的任何活细胞
B.单倍体育种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离不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
5.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黑藻叶为实验材料就可达到实验目的
B.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C.视野中观察到的叶绿体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反
D.细胞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活性
【答案】D
6.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这种信息传递的意义是引诱猎物,以利于捕食。海龟的这种活动包含下列哪种信息的传递( )
A.物理和行为信息 B.行为和化学信息
C.物理和营养信息 D.物理和化学信息
【答案】A
7.下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答案】C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和孔雀开屏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
B.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物理信息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都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答案】B
9.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若将其放在实验室中,人为地将白天与黑夜颠倒,大约一周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活动。本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化学信息的刺激
【答案】A
10.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用X细胞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答案】B
11.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蜣螂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B.最高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分解者
C.草食动物N5/N4的比值大于肉食动物的这一比值
D.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答案】D
12.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
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
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答案】C
1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数量最高的是欧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D
1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
【答案】B
15.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B.减少氟氯烃的使用
C.限制一氧化氮的排放
D.使用脱硫煤
【答案】B
16.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A.SO2的排放 B.氟氯烃的泄露
C.PM2.5的含量升高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答案】B
17.下列关于细胞内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酶在合成过程中不需要提供ATP
B.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可存在相同的酶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不需要提供ATP
【答案】B
18.人类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人数接近男性患者人数的λ倍(λ>1),那么该致病基因最可能是
A.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19.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些生物的多样性是由DNA分子多样性决定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A.碱基种类多样 B.碱基排列顺序多样
C.碱基配对方式多样 D.空间结构多样
【答案】B
20.Qβ噬菌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当Qβ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可直接作为模板翻译三种蛋白质(含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噬菌体的增殖方式与肺炎链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B.QβRNA上一定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C.QβRNA的复制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提供
D.QβRNA侵入大肠杆菌后会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2分)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中国杭州举办,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主旨是倡导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共同的家园。某城市在郊区建设了湿地公园,几年后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城市污水,改善了当地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湿地中垂柳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调查发现,单一垂柳树林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虫害程度要________(填“轻”或“重”),湿地垂柳树上两种植食性毛毛虫的关系为________。
(2)湿地公园建成后明显改善了当地的气候,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研究发现,香蒲等挺水植物能够分泌一些挥发类物质,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3)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对湿地中的有害昆虫进行防治时,应将有害昆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样方法 重 竞争 (2)间接 抵抗力 信息传递 (3)大于 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种群数量在K/2以下,既能防止种群增长过快又使种群数量较低
22.(14分)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科研工作者将TaNHX2基因转移到某植物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植株新品种。下图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Sau3AⅠ、 EcoRⅠ、 BamhⅠ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是↓GATC、G↓AATTC、G↓GATCC,质粒上各有一个Sau3AⅠ和 ECoRⅠ的酶切位点。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用BamH Ⅰ切割图中所示的DNA片段获得了目的基因,则需选用___________酶切割质粒,以便构建重组质粒,该方案的缺陷是会出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我环化以及___________。故切割图中所示DNA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选用___________酶。实验中酶作用的强弱可用___________表示。
(2)将获得的重组质粒导入原生质体,导入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__________。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
(3)为了从个体水平检测成果,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Sau3AI 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不确定 EcoRI和BamHI 酶活性 显微注射法 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原生质体的形态 愈伤组织 将转基因植株种植在盐碱地,观察其生长状况
23.(14分)硒是一种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亚硒酸钠对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土壤中的一些富硒细菌可将其还原为红色单质硒。下图为土壤中富硒细菌的筛选和纯化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接种土壤样品之前,需要对①中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时间到后,要先切断电源,待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至压力表降到零时再打开排气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取②中的培养液接种到③的培养基表面的过程中,用到的器具除了烧杯、酒精灯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从功能上看,③中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在④中,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符合要求的目的菌株进行筛选。
(3)研究者要根据培养基④中的菌落数目来计算出②的培养液中的菌体数目,其依据的原理是:当样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4)上述实验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严格的 操作,有些用品还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是指 。
【答案】(1)防止培养基冲出瓶口,造成污染
(2)胶头滴管、涂布器 鉴别 菌落周围是否出现红色区域(或红色区域的大小)
(3)稀释度足够高
(4)无菌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选择题(60分)。
1.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菌紫质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
B.嗜盐菌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嗜盐菌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
D.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细菌光合膜的结构
2.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作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可能为所需菌种
3.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可以是植物体的任何活细胞
B.单倍体育种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离不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5.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黑藻叶为实验材料就可达到实验目的
B.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C.视野中观察到的叶绿体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反
D.细胞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活性
6.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这种信息传递的意义是引诱猎物,以利于捕食。海龟的这种活动包含下列哪种信息的传递( )
A.物理和行为信息 B.行为和化学信息
C.物理和营养信息 D.物理和化学信息
7.下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和孔雀开屏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
B.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物理信息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都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9.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若将其放在实验室中,人为地将白天与黑夜颠倒,大约一周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活动。本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化学信息的刺激
10.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用X细胞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11.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蜣螂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B.最高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分解者
C.草食动物N5/N4的比值大于肉食动物的这一比值
D.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12.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
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
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1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数量最高的是欧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
15.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B.减少氟氯烃的使用
C.限制一氧化氮的排放
D.使用脱硫煤
16.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A.SO2的排放 B.氟氯烃的泄露
C.PM2.5的含量升高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17.下列关于细胞内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酶在合成过程中不需要提供ATP
B.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可存在相同的酶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不需要提供ATP
18.人类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人数接近男性患者人数的λ倍(λ>1),那么该致病基因最可能是
A.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9.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些生物的多样性是由DNA分子多样性决定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A.碱基种类多样 B.碱基排列顺序多样
C.碱基配对方式多样 D.空间结构多样
20.Qβ噬菌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当Qβ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可直接作为模板翻译三种蛋白质(含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噬菌体的增殖方式与肺炎链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B.QβRNA上一定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C.QβRNA的复制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提供
D.QβRNA侵入大肠杆菌后会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2分)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中国杭州举办,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主旨是倡导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共同的家园。某城市在郊区建设了湿地公园,几年后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城市污水,改善了当地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湿地中垂柳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调查发现,单一垂柳树林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虫害程度要________(填“轻”或“重”),湿地垂柳树上两种植食性毛毛虫的关系为________。
(2)湿地公园建成后明显改善了当地的气候,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研究发现,香蒲等挺水植物能够分泌一些挥发类物质,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3)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对湿地中的有害昆虫进行防治时,应将有害昆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科研工作者将TaNHX2基因转移到某植物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植株新品种。下图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Sau3AⅠ、 EcoRⅠ、 BamhⅠ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是↓GATC、G↓AATTC、G↓GATCC,质粒上各有一个Sau3AⅠ和 ECoRⅠ的酶切位点。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用BamH Ⅰ切割图中所示的DNA片段获得了目的基因,则需选用___________酶切割质粒,以便构建重组质粒,该方案的缺陷是会出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我环化以及___________。故切割图中所示DNA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选用___________酶。实验中酶作用的强弱可用___________表示。
(2)将获得的重组质粒导入原生质体,导入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__________。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
(3)为了从个体水平检测成果,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3.(14分)硒是一种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亚硒酸钠对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土壤中的一些富硒细菌可将其还原为红色单质硒。下图为土壤中富硒细菌的筛选和纯化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接种土壤样品之前,需要对①中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时间到后,要先切断电源,待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至压力表降到零时再打开排气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取②中的培养液接种到③的培养基表面的过程中,用到的器具除了烧杯、酒精灯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从功能上看,③中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在④中,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符合要求的目的菌株进行筛选。
(3)研究者要根据培养基④中的菌落数目来计算出②的培养液中的菌体数目,其依据的原理是:当样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4)上述实验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严格的 操作,有些用品还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