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师大版九上科学7.2比热容 第1课时(课件 3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华师大版九上科学7.2比热容 第1课时(课件 36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2 22:26:5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七章 内能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2节 比热容(1)
---比热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通过实验,了解比
热容,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记住水的比热容;会
查比热容表;
科学思维: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
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探究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评估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
立过程,激发探究热情。
讨论交流
我们宁波是个沿海城市,你有去过海边(或去河里游泳)吗?若有,请谈谈:炎炎夏日的中午,当我们赤脚走在沙滩上和水中时的感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受?
赤脚在沙滩上时脚底感觉很烫,而在水中时却比较凉爽。
可能是因为沙子吸的热多,水吸的热少?
可能是因为沙子放出热量多,水放出热量少?
……
其实是因为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不同造成的。
经验探究
物质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以烧水为例加以说明)
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水的质
量多少、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的质量越
多、水温升高越多,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就
越多。
同样质量的水,加热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越多;
烧一壶水比烧半壶水需要时间长些,说明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同样质量的水,加热到沸腾比加热到温热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说明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讨论交流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否只跟质量及升高的温度有关?油炸食物比水煮食物更易熟,这又说明物质吸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的质量多少有关;
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的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
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
制订计划
如何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弱?
1)影响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强弱的因素除了种类(水和食用油)不同
外,还有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等因素,所以实验应采用 法;
2)回顾比较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想一想,如何比较
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弱?
控制变量
动能大小与质量及速度有关,方法1、采用相同质量时比较速度大小,速度大的动能大;方法2、采用相同速度时比较质量大小,质量大的动能大。
不同物质(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强弱与质量及升高温度有关,所以可采用方法1、相同质量及加热相同时间来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温度越少说明吸热能力越强;方法2、相同质量及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方案讨论
方案①:
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热量越多。
所需的仪器设备:
食用油、水、 ;
实验表格:
其中控制水和食用油质量及升高温度都相等,目的是: 。
天平、温度计、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滴管等
物质的种类 水 食用油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控制变量唯一
方案讨论
方案②:
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温度越少,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所需的仪器设备:
食用油、水、 ;
实验表格:
其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的目的: ;
天平、温度计、相同的酒精2个、钟表、烧杯、滴管等
物质的种类 水 食用油
加热的时间/min
升高的温度/℃
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实验探究
比较水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1、如图,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200g)的水和食用油,用两只温度计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即初温。
2、两只相同的酒精灯,认为它们每秒钟内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用它们分别给以上两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加热。
3、点燃酒精灯开始计时,并不时用搅棒搅
动,使两烧杯中液体受热均匀。同时观察两杯
液体升高的温度。
液体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吸热情况(多/少)

食用油
4、观察到其中一杯温度升得比较快,当它先
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即把它从酒精灯上拿下,记
下加热时间和末温。等另一杯液体的温度也升高
到与前一液体的末温相同时,停止加热,记下加
热时间。
以某小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为例:
分析与讨论:
1)本实验中,对酒精灯的要求是规格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用 (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这种方法称为 法。
2)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时间比食用油长,说明
吸热的热量多;实验表明 的吸热能力比 强。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升高的温度更高,水的吸热能力更 。
数据分析
液体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吸热情况(多/少)
水 300 20 40 20 21 多
食用油 400 21 41 20 10 少


食用油
加热时间的长短
相同
食用油

转换
视频:
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较
(点击图片播放)
换用其他物质实验,结论也相似。
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比较
(点击图片播放)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1)大量的实验表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越慢,说明吸热能力越强。如水比食用油、沙子、煤油等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在科学上,为了表述物质“吸热能力”的这一性质,引入了比热容这一概念。
新知讲解
一、比热容
1、定义: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 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为c。
2、单位: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相等,即等于它的比热容值。
新知讲解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是不同的。
讨论交流
认真阅读教材P146“一些物质
的比热容”,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
2)水的比热容最大,而岩石和泥土的比热容比水小很多;
3)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其物态有关;
4)金属的比热容都较小;
……
新知讲解
4、比热容的物理含义: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它只跟物质种类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 、温度变化等因素无关。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较强。
例如,C水=4.2×103J/(kg·℃)
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需要吸收4200J的热量;
也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每降低1℃需要放出4200J的热量。
思考讨论
1、一桶水和一杯水谁的比热容大?
2、为什么炒栗子时要加上砂子一起炒?
一桶水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因为比热容只跟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等都无关。
炒栗子是一个热传递的过程,炒制用的锅是比热容相对较小的铁制的,单位时间内铁锅吸收和释放的能量都是比较大的,而栗子壳的比热容比较大,导热性又不是很好,所以很容易出现栗子的外壳已经焦了,但是栗子的内部还是生的。而砂子的比热容介于铁锅和栗子壳之间,将砂子加入到炒栗子的锅内,就可以让栗子升温的速度比较慢一些,栗子里面的果仁儿能够均匀的受热,避免外焦里生的现象。
新知应用
二、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1、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不同: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沙石比热容小,海水与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海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受到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升温慢些;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温也小些。
如,我国“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夏天白天最高气温可达 47.8℃,夜里又会降到0℃以下,而我们宁波位于湿润的沿海地区,温差就就不像内陆那样显著。
新知应用
2、水对气温的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空调”,使山城重庆的气候冬暖夏凉。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摄氏度。
原来,水库的建立,水的增加,而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受冷受热时温度变化较小,从而使夏天的温度不会升得比过去高,冬天的温度不会下降的比过去低,使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水库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
新知应用
3、汽车发动机里用水做冷却剂: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等。
4、夜间秧田灌水防霜冻: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霜冻,农民普遍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即傍晚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
新知应用
5、热水取暖:
在冬天,人们往往用热水袋装热水后取暖,而不用其他热的液体取暖。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其他液体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比其他液体的多,因此选热水取暖。
6、海陆风的形成:
白天的时候,由于陆地的泥土比热容比海水的小,升温比海水快,形成空气的密度差,海面上的空气的密度高于陆地上的密度,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后海面上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海风。而晚上的时候正好相反,形成陆风。海陆风不仅体现在一天而且体现在某个季节。
科技环境
讨论交流
试解释:为什么在炎炎夏日的中午,赤脚站在沙滩上比站在海水中感觉烫?
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但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得多,所以水的温度变化更小,沙石的温度变化更大,所以会感到海水凉而沙石烫脚。
课堂练习
1、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发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
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B
课堂练习
2、质量相等、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物体,升高相等的温度时,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多,则( )
A. 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B. 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C. 甲与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 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
A
课堂练习
3、20 kg、温度为30 ℃的水与30 kg、温度为20 ℃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 kg、温度为30 ℃的水具有的热量多
B. 30 kg、温度为20 ℃的水具有的热量多
C. 两者的比热容相同
D. 两者具有相同的内能
C
课堂练习
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 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 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
课堂练习
5、 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 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 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 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 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A
课堂练习
6、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发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
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B
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由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填相同/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课堂练习
相同

大于

课堂总结
1、物体吸热多少与物体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实验时应控制变量)
2、比热容的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3、比热容的单位:J/(kg·℃)
如,C水=4.2×103 J/(kg·℃)
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需要吸收(放出)4200J的热量;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其物态有关。
板书设计
7.2比热容(1)
1、物体吸热多少与物体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2、比热容的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3、比热容的单位:J/(kg·℃)
C水=4.2×103 J/(kg·℃)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其物态有关。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热量的计算”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