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2 16: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4世纪的伦敦街头,污水混杂着污血在城中随意流淌,动物内脏、粪便堆积如山,恶臭弥漫整座城市……中世纪时期的伦敦厕所还是一个奢侈物,多数人使用夜壶,然后直接倒在街上了事。可以想象14世纪的伦敦市民每天就是走在这些垃圾污秽上。
——马涛《11-14 世纪伦敦城市卫生状况考察》
到了17世纪,巴黎出台法令,只允许在夜间泼粪,泼粪前还需喊一句类似“屎来了”的提醒语,告知下方行人。但提醒语并非硬性要求,喊不喊全凭个人素质。
“屎到临头”
城市印象
城市的空气
使人自由
The air of the city makes people free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通过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
公元1500年左右
秦汉
公元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581年
公元907-960年
隋唐
宋元
公元1368年
公元1644年

古代欧洲
五代十国
时空坐标
古代中国

自由之风,风起何方?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
西欧城市兴起的背景
背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此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废墟。
——《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
运肥料
伐木
喂猪
放牧
收割
运木柴
磨麦
播种
除草
耕地
储存
开荒
结合图片和所学,回忆中世纪西欧的主要经济生产单位是什么?
庄园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
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代表
结合教材P42正文、相关史事和下图,完善表格相关信息。
兴起时间
代表城市
城市特点
公元10世纪起
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德意志(科隆)
①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的地方;②城市规模较小
3
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形成了一批有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织呢匠以及陶工等。他们一般都渴望独立生产,脱离对封建主依附。于是他们便离开原领地……由寻求自由的人聚居而形成集市,由集市扩大为城。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中世纪集市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世纪城市情景图
为了更方便地购买原料、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手工业者和商人自发聚集到港湾、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墙的矗立,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城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哪两个行业的发展?
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自由之风,起自商业兴城
4
争取自由和自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兴起之初,封建主常常在城市里享有一系列经济特权,如在一定时间内垄断某些商品的出售权、市内公共炉栏和磨坊的占有权、市内免费食宿权,以及要求各类工匠无偿提供劳动服务的权利,等等。
——金志霖《试论西欧中世纪城市与封建主的关系》
4
争取自由和自治
琅城是兴起于法国东北部教会土地上一个城市,这里是法国毛纺织业中心,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向市民征收苛捐杂税。为了寻求自由发展,12世纪初,琅城发起集资赎回自治的活动,市民纷纷响应,向主教高德理和法国国王路易六世,一次性赎买了琅城的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时隔不久,当主教把手中的赎金挥霍殆尽之后,就撕毁赎城协约,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恢复了他的统治。1112年,琅城市民发动起义,起义市民高呼“公社”、“自治”等口号怒杀高德理及其手下的帮凶。1128年,在琅城市民的压力之下,国王路易六世不得不签发“特许状”,琅城最终赢得了自治。
——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方式有哪两种?
2.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权需要取得什么?
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大部分特许状在确定领主的征税和市民应缴租税的同时,承认城市自治权,允许城市有制定法律、建立城市机关、拥有商业行会等权力。确认市民人身自由,并赋予市民享有使用城市土地、管理市场、从事商业活动、加入行会组织等权利……——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特许状
3.结合教材P43和材料,总结城市取得了哪些自由和特权?
市民自由、城市自治
4.结合教材43页,说说为何国王支持城市自治?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拥护。
自由之风,起自主权在民

自由之风,吹向何人?
——城市居民的身份
1
城市居民的身份
Who?
1.城市的基本居民都是哪些人?
When?
2.他们要多久才能成为市民?
Why?
3.他们为什么愿意到城市生活?
How?
4.他们如何生产生活?
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
居住满一年零一天
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进城前
(农奴被领主棒打)
进城后
(城市的消遣活动)
2
城市居民的演变
用来抵押贷款的金融业者
珠宝行的夫妇
城市居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市民阶层
经济繁荣发展
(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等)
早期资产阶级
自由之风,吹向市民阶层

自由之风,吹向何处?
——大学的兴起
1
大学的兴起
相关史事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
欧洲早期大学有哪些代表?
牛津大学
巴黎大学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博洛尼亚大学
成立于1088年
图画出自《圣经》
巴黎大学
成立于1200年
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
牛津大学
成立于1096年
拉丁语
“主照亮我”
皇冠
1
大学的兴起
受基督教影响
2
大学的治理
1231年1月12日,英王首次认可牛津大学,并授予其特权。
1254年9月27日,教会以信件形式写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受教皇的保护,大学有免役权和免税权。同时规定,在牛津大学与市民发生冲突时,在教会审判全部的将牛津大学的学者传唤到牛津大学外审讯。
1254年10月6日,(教皇“特许状”)确认了大学的学术传统和既有法规,这意味着牛津的学术特权得到了教会最高权威的认证,牛津大学可以制定法规,自我管理,完全是一个法人团体。
1406年,亨利四世干脆取消了民事和刑事限制,凡是在牛津发生的有关学者的任何案件,即使是谋杀罪和故意伤害罪,校长都有权管辖。
——摘编自曹汉斌《牛津大学自治史研究》
结合材料思考:牛津大学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获得了哪些特权?
特权1:免赋税特权
特权2:教育自主权
特权3:司法特权
3
大学的课程
结合教材P45,找一找大学开设了哪些课程?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
逻辑、算术
几何、天文
音乐
专业课程
神学
法学
医学
受欢迎程度
特点: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受基督教会的影响。(P45)
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九上教材P45
从人才培养上看,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他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
——杨天平、潘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色》
3
大学的课程
结合材料和教材,说说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需要?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罗杰·培根
毕业于牛津大学
实验科学的先驱
但丁
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
文艺复兴的开拓者
彼特拉克
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
“文艺复兴之父”
自由之风,冲破封建神学
起自商业兴城
起自主权在民
吹向市民阶层
冲破封建神学
自由之风
经济上:
城市经济逐渐发展,庄园经济逐渐衰落,推动了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政治上:
市民阶层逐渐扩大,早期资产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
文化上:
大学的兴起和自治,反映时代发展新声,为文艺复兴时代奠定基础
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居民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1.城市兴起:①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②特点: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的地方,城市规模较小;③代表城市:巴黎、伦敦、佛罗伦萨
2.城市自治:①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②特权:市民自由、城市自治
1.主要居民:手工工匠、商人
2.居民变化:市民阶层兴起,早期资产阶级形成
1.大学代表: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
2.大学自治: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大学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4.大学评价: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受基督教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