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2 22:0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了解淝水之战有关史实。
2.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3.归纳总结,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苻坚建立前秦政权,任用王猛为相。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1、背景:
一、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
(1)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2)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383年
7.过程:南下进攻东晋
8.特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
9.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局面
3.交战双方:东晋PS前秦
6.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山再起
5.兵力对比:8万对87万
4.经过: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
兵,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一、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
氐族VS 汉族
80多万
8万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10、历史典故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折屐齿
一、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
投鞭断流何雄壮,
风声鹤唳究可哀。
草木皆兵成一梦,
东山再起新局开。
从前秦方面看
从东晋方面看
分析淝水之战胜败的原因?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1)骄傲轻敌。
(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太长,分散兵力。
(3)军队内部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
(1)长江有天险,易守难攻。
(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3)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前秦拥兵80万,却不能统一江南,为什么?
一、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中原
鲜卑
匈奴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民族交融是
时代的主流!
鲜卑族
迅速崛起
噶仙洞—鲜卑拓跋部
先祖所居石室。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鲜卑族 游牧为主 居无定所 原始落后
汉族 农耕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1、鲜卑族的兴起:鲜卑人因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山而得名,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风俗习惯同匈奴相似。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AAA景区)的重要依托,“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4、北魏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4世纪后期
(2)民 族:鲜卑族 拓跋部
(3)都 城:平 城
(4)统一时间:439年
(5)统一影响:结束了十六国
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背景
(1)年轻的孝文帝继位后,北魏出现了那些迫在眉急问题?
阅读: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改革?措施有几点?历史意义是什么?
鲜卑用落后的统治方式,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统治危机。
(2)改革的阻力来自哪里?
(3)孝文帝得到谁的支持,才进行大胆改革?具体措施?
最主要的阻力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守旧鲜卑贵族势力。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建立后,逐步由放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1)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状况,进入北朝时期;
(2)是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内迁较晚,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改革迫在眉睫。
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
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5、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8、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7.实质: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的过程。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6、措施:
(1)、迁都洛阳;
(2)、实行“胡汉融合”的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崇儒学
穿汉服
改汉姓
洛阳
平城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6.改革措施:迁都
①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②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迁都方法: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汉化
民族交融
说汉

穿汉

改汉


汉姻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摘自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找一找:
言语:
服饰:
姓氏:
婚姻:
政治:
迁都后的汉化措施
缩句游戏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用汉制
缩句要求:1、每项措施浓缩为三个字;
2、而且中间有个“汉”字
二、民族交流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相互交融的过程,包括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以至民族差别缩小,趋向一致,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民族。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汉人胡食
汉人胡服
汉人骑马
胡人牛耕






胡人汉服








汉人席地而坐——胡床、胡椅、胡凳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1 、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民族交融的表现:
(1)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
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北魏陶俑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人胡食画像砖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胡床、方凳、椅子
汉人胡食
、胡人汉服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1、民族交融的表现:
(2)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魏经典拓碑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1、民族交融的表现:
(3)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敕勒歌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1、民族交融的表现:
(4)经济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魏晋墓砖画《采桑图》
魏晋墓砖画《犁地图》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1、民族交融的表现:
(5)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犁地图》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问题思考: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1、表现
文化上
民族心理上
政治上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汉语的使用;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生产、生活方面(经济)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3、民族交融的特点: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5、影响:
①民族隔阂趋于消除,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北朝后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②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4、民族交融的出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席地而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①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
②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③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④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⑤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问 题 思 考: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续交融
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经过:南下进攻东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措施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淝水之战
意义: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方式
迁都洛阳
推行汉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民族心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社会习俗: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课堂小结
1.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 B.商业贸易繁荣
C.政治清明稳定 D.中外交流频繁
2.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孝文帝改革 D.辽宋和战
【A】
【C】
课堂巩固
3、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 )
A.改穿汉服 B.使用汉语
C.改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