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3 10:31: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2010年),回答下面小题。
项目 省份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万) 3833 2747 4375
1.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2.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经纬度可知,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4.北面相邻的甲国家是( )
A.蒙古 B.俄罗斯 C.朝鲜 D.韩国
5.乙省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
A.土家族 B.藏族 C.壮族 D.朝鲜族
6.丙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省份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万人) 1953年 1190 1133 2039
2010年 3833 2747 4375
7.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8.自1953年至2010年,东北三省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9.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10.下列图中为辽宁省的是( )
A. B.
C. 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为“东北城市交通和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 )
A.沿河分布 B.沿边分布 C.沿铁路线分布 D.沿海分布
12.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 )
A.土壤贫瘠,适宜农作物生长 B.农业科技水平低
C.人多地少,粮食消费量大 D.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1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三省2019年常住人口统计表,三省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省级行政区域 常住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率(‰)
吉林 2690.73 -0.85
辽宁 2963.9 -0.8
黑龙江 3773.1 -0.69
A.交通拥堵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大量剩余劳动力 D.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4月9日,受疫情影响,俄中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公路口岸人员通道自4月7日起临时关闭。在绥芬河一波格拉尼奇内口岸旅检通道关闭期间,在俄中国公民,不要从滨海边区经绥芬河口岸入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其森林资源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铁路运往全国各地( )
A.滨州线 B.沈丹线 C.京哈线 D.滨绥线
15.绥芬河市因境内的绥芬河而得名,绥芬河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有关绥芬河说法正确的是( )
A.绥芬河冬季不结冰 B.夏季,在绥芬河市看到的日出比新疆乌鲁木齐的早
C.绥芬河市的居民夏季可以玩雪 D.绥芬河含沙量大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东北号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50°N)。
资料二:东北地区地形图、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1)左图中A地区被称为 平原,这里能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自然原因是 。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大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2)左图中白山水电站是东北著名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分析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3)每年春季气温开始上升时,松花江水量开始大增,河水主要来自 。
(4)右图中的虚线内是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区域。分析这里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原因。
17.(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地区_______族人口最多。_______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与________(国家)交界的地区。
(3)在东北地区,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省的北部。“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山岭”指_______。
(4)三江平原上居住的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是________。
18.(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线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的代号填到相应位置,与民族名称对应起来。

蒙古族__________,朝鲜族__________,满族__________。
(3)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__________,是为了抵御当地的__________天气。
(4)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2010年),回答下面小题。
项目 省份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万) 3833 2747 4375
1.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2.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答案】1.C 2.D
【分析】1.人口密度是由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由图可以看出,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辽宁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该地区的中部、南部平原地区,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和松嫩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黑龙江北部山区气温低,人口稀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经纬度可知,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4.北面相邻的甲国家是( )
A.蒙古 B.俄罗斯 C.朝鲜 D.韩国
5.乙省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
A.土家族 B.藏族 C.壮族 D.朝鲜族
6.丙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3.A 4.B 5.D 6.B
【分析】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 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纬度主要位于40°N--50°N之间,应位于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地区.经度主要位于120°E--130°E之间,应位于东半球。依据题意,故选A。
4.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依据位置,图中甲为俄罗斯。故选B。
5.读图可得,乙是吉林省,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朝鲜族、满族等,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等省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D。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读图,丙位于山东半岛以南,是黄海。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省份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万人) 1953年 1190 1133 2039
2010年 3833 2747 4375
7.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8.自1953年至2010年,东北三省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9.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10.下列图中为辽宁省的是( )
A. B.
C. D.
【答案】7.C 8.A 9.D 10.D
【分析】7.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阅读表格可知,通过计算2010年人口密度,黑龙江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5人,吉林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47人,辽宁省人口密度2010年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98人。依据题意,故选C。
8.黑龙江自1953年至201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38330000 11900000)38330000×100%(2010 1953)≈1.2%;吉林自1953年至201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7470000 11330000)27470000×100%(2010 1953)≈1.03%;辽宁自1953年至201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43750000 20390000)43750000×100%(2010 1953)≈0.93%;可见自1953年至2010年,东北三省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黑龙江省。故选A。
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故选D。
10.读图可知,A是吉林省,B是江苏省,C是江西省,D是辽宁省。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为“东北城市交通和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 )
A.沿河分布 B.沿边分布 C.沿铁路线分布 D.沿海分布
12.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 )
A.土壤贫瘠,适宜农作物生长 B.农业科技水平低
C.人多地少,粮食消费量大 D.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答案】11.C 12.D
【分析】11.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 \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故选C。
1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故选D。
1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三省2019年常住人口统计表,三省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省级行政区域 常住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率(‰)
吉林 2690.73 -0.85
辽宁 2963.9 -0.8
黑龙江 3773.1 -0.69
A.交通拥堵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大量剩余劳动力 D.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
【答案】B
【详解】由表格可知,吉林、辽宁、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自然增长率都是负数,人口呈现负增长,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的问题,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4月9日,受疫情影响,俄中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公路口岸人员通道自4月7日起临时关闭。在绥芬河一波格拉尼奇内口岸旅检通道关闭期间,在俄中国公民,不要从滨海边区经绥芬河口岸入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其森林资源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铁路运往全国各地( )
A.滨州线 B.沈丹线 C.京哈线 D.滨绥线
15.绥芬河市因境内的绥芬河而得名,绥芬河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有关绥芬河说法正确的是( )
A.绥芬河冬季不结冰 B.夏季,在绥芬河市看到的日出比新疆乌鲁木齐的早
C.绥芬河市的居民夏季可以玩雪 D.绥芬河含沙量大
【答案】14.C 15.B
【分析】14.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其森林资源主要通过京哈线(北京--哈尔滨)运往全国各地,C正确。滨州线(哈尔滨--满洲里)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都是用于出境的,AD错误。沈丹线是沈阳到丹东,通往朝鲜的,都不是用于南北走向的运输,B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绥芬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要结冰,A错误;夏季,昼长夜短,位于我国东部的绥芬河市比远在西部的乌鲁木齐要早见到日出,B正确。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绥芬河市的居民夏季也很炎热,没有下雪,C错误。绥芬河位于东北林区,水土保持好,水土流失不严重,含沙量小,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东北号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50°N)。
资料二:东北地区地形图、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1)左图中A地区被称为 平原,这里能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自然原因是 。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大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2)左图中白山水电站是东北著名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分析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3)每年春季气温开始上升时,松花江水量开始大增,河水主要来自 。
(4)右图中的虚线内是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区域。分析这里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原因。
【答案】(1)三江 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属于雨热同期 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有肥沃的黑土,土壤有机质丰富
(2)夏季 河流水量丰富,由山地流向平原落差大(简单说出落差即可)
(3)冰雪融水
(4)地形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详解】(1)由图可知,左图中A是东北地区纬度最高的平原-三江平原,该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长;与南方地区的大米相比,东北地区的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有肥沃的黑土,土地有机质丰富。
(2)图中所示的白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最大;松花江上游地区由山地流向平原,落差大,水能丰富。
(3)每年春季气温开始上升时,松花江水量开始大增,这是由于春季时冰雪融化快,河流水量增大。
(4)图中虚线内是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区域,由于该地区地形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17.(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地区_______族人口最多。_______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与________(国家)交界的地区。
(3)在东北地区,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省的北部。“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山岭”指_______。
(4)三江平原上居住的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是________。
【答案】 汉 满 朝鲜 黑龙江 大兴安岭 赫哲族
【详解】(1)东北地区汉族人口最多;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与朝鲜交界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3)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山岭”指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
(4)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是以渔猎为生的民族。
18.(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线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的代号填到相应位置,与民族名称对应起来。

蒙古族__________,朝鲜族__________,满族__________。
(3)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__________,是为了抵御当地的__________天气。
(4)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滨洲线 滨绥线 哈大线 Ⅱ I Ⅲ 保暖 严寒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东北地区的运输以铁路为主,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了以A滨洲线、B滨绥线、C哈大线为主的,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共同生活的多民族家庭;读图分析可知,蒙古族为图Ⅱ,朝鲜族为图I,满族为图Ⅲ。
(3)东北地区属于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各种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防寒保暖,为了抵御当地的寒冷的天气。
(4)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D为辽宁省省会沈阳,E为吉林省省会长春,F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是因为东北地区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货物、人员运输以铁路为主,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