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3 10:40: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往往比较厚,这主要是为了 ( )
A.夏天隔热 B.冬季保暖
C.夏季防雨 D.冬季挡雪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小题
2.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A.铁矿 B.水能 C.石油 D.土地
4.东北地区平原广大,土地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黑土土地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地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著名的“北大荒”位于该省 B.地表“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C.是著名的小麦、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D.北与俄罗斯、东与朝鲜相邻
【答案】D
【详解】黑龙江省内有著名的“北大荒”,地表上“山环水绕,平原居中”;是著名的小麦、大豆、甜菜生产基地;北与俄罗斯相邻,与朝鲜不相邻,故选D。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大等特点 B.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大等特点 D.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等特点
7.(2017·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邻国是( )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9.家住②山区的工人老王的工作由原来的砍伐树木变为现在的森林养护,老王现在的经济收入不可能来自( )
A.林区旅游业 B.林下种植人参
C.采摘林中木耳、菌类 D.大量利用木材制作家具
10.贝贝计划今年寒假去东北赏冰雕,过个“冰雪春节”。图中四个城市,最适宜选择( )
A.大连 B.长春
C.沈阳 D.哈尔滨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京哈高速铁路由北京至沈阳段、沈阳至哈尔滨段组成。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京沈段全线开通,辽宁省又增加了一条进京快速通道,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下图是京哈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乘坐由哈尔滨西到沈阳北的高铁列车,可以( )
A.跨过黑龙江两岸,感受白山黑水的美丽 B.穿越大兴安岭,感受从森林到草原的渐变
C.经过东北平原,欣赏沃野千里的风光 D.经过渤海海滨,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
12.京哈高铁京沈线的开通( )
A.连接沈阳与大连,促进内陆与沿海的联系 B.满足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人们出行的需求
C.密切长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工业基地之间的联系 D.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战略实施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东北三省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冬冷夏凉,牦牛成群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14.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15.图中输油管道向北连接的国家可能是( )
A.俄罗斯 B.朝鲜 C.印度 D.美国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四大分区看,左图位于____地区,右图位于____地区。
(2)左图中,B是____平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收获____次,下列农作物(青稞、小麦、玉米、油菜)中,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____,请从气候角度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
(3)右图所示区域是我国多条大河的源头,主要原因是____。
(4)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共同保护的生态环境是____,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措施有:____和____。(写两点)
17.(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两图可看出,松原地震是由于________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产生.
(2)此次地震哈尔滨、长春均有震感,松原在长春的 ________ 方向.
(3)地震后,经常会导致地面移动、下沉,这种海陆变迁产生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壳变动 C.海平面升降
(4)读左图,此次松原地震震中经纬度为________ .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
(2)A省的简称是____,位于该省北部的____(填河流)是中俄界河。
(3)山脉B是____,人们常用“____,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山脉B处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渔业”)。
(4)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____、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填“轻”或“重”)工业基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往往比较厚,这主要是为了 ( )
A.夏天隔热 B.冬季保暖
C.夏季防雨 D.冬季挡雪
【答案】B
【详解】我国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为了防寒保暖,房屋墙体往往比较厚,B正确。东北地区夏季炎热的时间不长,墙体厚不是为了隔热,A错误。墙体厚度与夏季防雨、冬季挡雪关系不是太大,C、D错误。故选B。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小题
2.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A.铁矿 B.水能 C.石油 D.土地
4.东北地区平原广大,土地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黑土土地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地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B 3.B 4.A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的区域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东北地区的降水分布,资源,环境问题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2.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我国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东北地区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越往内陆地区距海洋越远,降水少,②③对,①④错。故选B。
3.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东南侧,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又由于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选B。
4.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厚度可达1米,但是,因不合理的垦殖等原因,东北地区面临着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等问题,土壤盐碱化主要是我国华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西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②对,③④错。故选A。
5.(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著名的“北大荒”位于该省 B.地表“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C.是著名的小麦、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D.北与俄罗斯、东与朝鲜相邻
【答案】D
【详解】黑龙江省内有著名的“北大荒”,地表上“山环水绕,平原居中”;是著名的小麦、大豆、甜菜生产基地;北与俄罗斯相邻,与朝鲜不相邻,故选D。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大等特点 B.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大等特点 D.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等特点
【答案】B
【详解】东北三省冬季风力大,寒冷,降雪多,所以的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房顶坡度大,利于积雪下滑,墙体厚、窗户小利于防风、保暖,B正确。故选B。
7.(2017·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答案】D
【详解】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辽河平原人口较稠密,故选D。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邻国是( )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9.家住②山区的工人老王的工作由原来的砍伐树木变为现在的森林养护,老王现在的经济收入不可能来自( )
A.林区旅游业 B.林下种植人参
C.采摘林中木耳、菌类 D.大量利用木材制作家具
10.贝贝计划今年寒假去东北赏冰雕,过个“冰雪春节”。图中四个城市,最适宜选择( )
A.大连 B.长春
C.沈阳 D.哈尔滨
【答案】8.C 9.D 10.D
【解析】8.①邻国是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的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选C。
9.②山区为长白山,山区的工人老王的工作由原来的砍伐树木变为现在的森林养护,老王现在的经济收入可能来自林区旅游业,林下种植人参以及,采摘林中木耳、菌类,大量利用木材制作家具会造成植被破环,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0.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是以上四个城市中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坚冰厚雪为哈尔滨提供了冬季体育运动场等,每年会举办哈尔滨冰雪节,所以贝贝计划今年寒假去东北赏冰雕,过个“冰雪春节”。图中四个城市,最适宜选择哈尔滨,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京哈高速铁路由北京至沈阳段、沈阳至哈尔滨段组成。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京沈段全线开通,辽宁省又增加了一条进京快速通道,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下图是京哈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乘坐由哈尔滨西到沈阳北的高铁列车,可以( )
A.跨过黑龙江两岸,感受白山黑水的美丽 B.穿越大兴安岭,感受从森林到草原的渐变
C.经过东北平原,欣赏沃野千里的风光 D.经过渤海海滨,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
12.京哈高铁京沈线的开通( )
A.连接沈阳与大连,促进内陆与沿海的联系 B.满足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人们出行的需求
C.密切长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工业基地之间的联系 D.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战略实施
【答案】11.C 12.D
【解析】11.读图可知,由哈尔滨西到沈阳北的高铁列车没有跨过黑龙江,无法感受白山黑水的美丽,故A错误;乘坐由哈尔滨西到沈阳北的高铁列车,没有穿越大兴安岭,无法感受从森林到草原的渐变,故B错误;乘坐由哈尔滨西到沈阳北的高铁列车,经过东北平原,欣赏沃野千里的风光,故C正确;乘坐由哈尔滨西到沈阳北的高铁列车,没有到达渤海海滨,无法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故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京哈高铁京沈线连接北京与沈阳,故A错误;京哈高铁京沈线能满足东北地区人们出行的需求,不能满足西北地区人们出行,故B错误;京哈高铁京沈线密切京津唐与辽中南工业基地之间的联系,故C错误;京哈高铁京沈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故D正确。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东北三省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冬冷夏凉,牦牛成群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14.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15.图中输油管道向北连接的国家可能是( )
A.俄罗斯 B.朝鲜 C.印度 D.美国
【答案】13.C 14.D 15.A
【解析】13.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冷湿的气候特点,东北地区森林广布、松树等针叶林树种较多;地形土壤上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平原广布,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农业发展以种植业--旱地为主,冬冷夏凉、牦牛成群不是东北地区的地理景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根据图中资源分布特点可知,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高科技条件发达的水运条件、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俄罗斯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向北距离俄罗斯最近,适宜管道运输石油,故图中输油管道向北连接的国家可能是俄罗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四大分区看,左图位于____地区,右图位于____地区。
(2)左图中,B是____平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收获____次,下列农作物(青稞、小麦、玉米、油菜)中,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____,请从气候角度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
(3)右图所示区域是我国多条大河的源头,主要原因是____。
(4)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共同保护的生态环境是____,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措施有:____和____。(写两点)
【答案】 北方 青藏 东北 一 小麦(玉米) 雨热同期 所处的地势高 湿地 退耕还林还草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
【详解】(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左图为北方地区,右图为青藏地区。
(2)东北地区地形特征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原,B为东北平原。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作物一年一熟。东北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3)右图所示位置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湿地广布,成为我国各大河流的发源地。
(4)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都是湿地资源。在湿地保护上,可以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植树造林,退田还湖,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加强管理,合理利用。
17.(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两图可看出,松原地震是由于________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产生.
(2)此次地震哈尔滨、长春均有震感,松原在长春的 ________ 方向.
(3)地震后,经常会导致地面移动、下沉,这种海陆变迁产生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壳变动 C.海平面升降
(4)读左图,此次松原地震震中经纬度为________ .
【答案】(1)亚欧
(2)东北
(3)B
(4)(124.2°E,44.6°N)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松原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产生的。
(2)结合所学知识,一般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所以松原在长春的东北方向。
(3)结合所学知识,地震后,经常会导致地面移动、下沉,这种海陆变迁产生的原因是地壳变动。结合所给答案A、C错误,B正确。故选B。
(4)由图可知,此次松原地震震中经纬度为(124.2°E,44.6°N),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
(2)A省的简称是____,位于该省北部的____(填河流)是中俄界河。
(3)山脉B是____,人们常用“____,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山脉B处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渔业”)。
(4)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____、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填“轻”或“重”)工业基地。
【答案】 黑土地 黑 黑龙江 大兴安岭 山环水绕 林业 铁 重
【详解】(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2)读图可知,A是黑龙江省,简称是黑,位于该省北部的黑龙江是中俄界河,该河流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读图可知,山脉B是大兴安岭,该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山区地表陡峭,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山环”是指它的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所环绕,南端濒临辽东湾;“水绕”是指它的周围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沃野千里”是指它的中部东北平原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300~400千米,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并且平原多黑土和黑钙土,十分肥沃。
(4)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东北三省地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了重工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