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3.2《上图书馆》(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3.2《上图书馆》(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2 17: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一、新知导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培根《论读书》
(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程端礼
(2)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 张维屏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4)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坤
上图书馆(王佐良)
1.理清层次: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2.上图书馆的经历,有何变化
3.梳理上图书馆给王佐良带来了哪些收益?
二、阅读全文,思考问题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三、速读梳理
上图书馆之乐
(1-3)
上图书馆的经历
(4-8)
引用台词,赞美图书馆。
(9-10)
详写
上图书馆
第1自然段引用西蒙 德 波伏娃的话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问题一
【答案】(1)开头就引用名言,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2) 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作者“真正钟情”的地方是图书馆,
(3)以图书馆的场景描写来为下文描写读书之乐先做好铺垫。
【解析】开头引用名言的基础作用为:
(1)或点明主题、或说明事理、或为自己观点服务)引出要说明的人、事,要状写的物,要明的理。
(2)通过引用的原话,借以说明问题,阐明观点,增强说服力,为中心思想服务。
(3)引用起到提纲挈领,总领下文的作用。
(4)增强文章气势,使人感到高远。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推断,可以知道全文主要是为了体现“读书之乐”,作用明显是为了“引出”,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文华学校“公书林”
清华图书馆
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红色外表、装饰华丽、面积很大,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英文小说,斯蒂文生的书,英文杂志,《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
柏拉图《对话》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
愉快
四、文章赏析:1.上图书馆的经历,有何变化
新世界,一片灿烂
2.作家介绍
王佐良,教育家,作家,翻译家,散文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为新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所做出巨大的贡献。
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主要经历:
1.曾在武昌就读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2.进入西南联大。
3.1939年,留校任教
4.1946年,海外求学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文华学校“公书林”
清华图书馆
包德林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
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红色外表、装饰华丽、面积很大,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建筑华美、照明差、一心苦读的遗风犹存
英文小说,斯蒂文生的书,英文杂志,《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
柏拉图《对话》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
古籍
愉快
不平静—心境豁然开朗
新世界,一片灿烂
3.又去到哪里呢?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
心境豁然开朗
不平静
1946年,国内正发生战争,音讯全无。
1949年,口试通过,论文做完,北平解放。
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
4.他的心情为何如此变化?作者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文华图书科学校图书馆“公书林”
清华图书馆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
英国博物馆
圆形图书馆
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红色外表、装饰华丽、面积很大,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建筑华美、照明差、中古僧修习的遗风犹存
建筑华美、气象万千(引用台词)
英文小说,斯蒂文生的书,英文杂志,《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
柏拉图《对话》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
古籍
愉快
不平静——心境豁然开朗
新世界,一片灿烂
5.还去过什么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
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一方面表达对 的赞美;另一方面表达对 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说明 。
“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为何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来写?
上图书馆给王佐良带来了哪些有益的收益?
①获得了比来自中外老师还要多的知识。
②产生了读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③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
④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情感。
⑤认识到了人类的高贵和伟大。
课堂小结:
全文中心主题:
写作顺序:
运用的手法:
上图书馆之乐
时间顺序
引用、对比
中学:公书林
大学:清华图书馆
海外求学:英国
《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是关于学习问题的文章,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内容
主题
共同点
要想获得真正的修养,其重要途径之一便是读书,而读书主要是阅读各国的经典作品,这就需要读者拥有这些经典作品。
通过回顾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能够引发我们上图书馆读书的欲望,对图书馆的礼赞表现出对知识的崇敬之情,最后点题:读书是快乐的。
研读经典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教养
给我们指明了“上图书馆”是研读世界文学的地点,并且是其乐无穷的。
两篇文章都是随笔,都是用灵活自由的笔触记叙了自已求学读书的生活和感受,内容上都与阅读书籍有关。
课堂拓展
关于读书,杨绛先生是这样比喻的: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多读书,读好书。读大部头,读权威性的“最有价值的书”,阅读经典,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繁盛。
作业:
根据第六单元内容,结合具体课文谈谈在高中阶段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与人生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内容积极向上。
五、课后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