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表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海南文昌、甘肃酒泉、山西太原)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卫星发射中心 经纬度位置 年平均降水量(mm)
甲 99°E,40°N 84
乙 112°E,38°N 456
丙 102°E,28°N 1013
丁 110°E,19°N 1799
1.代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目前,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还没有建立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3.晴好天气有利于卫星的发射和监测,从这个角度看,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最理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东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划分图中甲、乙两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季风 D.海陆位置
5.图中①线为甲、乙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下列关于①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是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 D.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左图为秦岭位置和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图示意圈、右图为某日秦岭航拍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秦岭的走向(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7.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的是( )
A.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丰水带和多水带的分界线
8.对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植被属常绿阔叶林 B.乙地处于湿润地区
C.丙地夏季高温多雨 D.丁地河流流量较小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地利篇》)。
材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和“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
9.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10.“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
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11.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 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
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 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
12.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与其所属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青藏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北方地区 D.丁——西北地区
1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
A.50mm B.200mm C.400mm D.800mm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四川省成都市区及戴云山风景区(位于四川峨眉市西南)某日天气预报图,回答下面小题。
成都市区 峨眉山风景区
6~16°C -5~0℃
无风 无风
14.图示区域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5.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人类活动 C.纬度因素 D.海陆位置
【答案】14.B 15.A
【解析】14.四川省成都市区及峨眉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中的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正确。故选B。
15.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泉州市海拔低,气温高;戴云山风景区海拔高,气温低,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确。故选A。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
(2)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线,此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一致。
(3)A.B两地区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完成下面表格。
项目 B地区 A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河流封冻 不结冰
耕地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17.(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地理分界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A线以东为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由此可以判断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____气候显著。
(2)B表示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由此判断 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呈阶梯状分布。受此地势特征的影响,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流向是____。
(3)C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此线东部人口密度____ (大/小)。
(4)D线是____,它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大致相同。
1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类型为________.
(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因此,________资源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5)描述c区域和d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表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海南文昌、甘肃酒泉、山西太原)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卫星发射中心 经纬度位置 年平均降水量(mm)
甲 99°E,40°N 84
乙 112°E,38°N 456
丙 102°E,28°N 1013
丁 110°E,19°N 1799
1.代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目前,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还没有建立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3.晴好天气有利于卫星的发射和监测,从这个角度看,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最理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2.B 3.A
【解析】1.四川西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降水量大于800mm,其经纬度是(102°E,28°N);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是四川西昌、海南文昌、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其中,四川西昌和海南文昌都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甘肃酒泉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山西太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目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还没有建立卫星发射中心的是青藏地区,该区域独特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B项正确,ACD错。依据题意。故选B。
3.甘肃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多晴朗天气,有利于卫星发射;甘肃酒泉的经纬度位置为(99°E,40°N),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位于半干旱地区;故选项A正确,BCD错。故选A。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东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划分图中甲、乙两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季风 D.海陆位置
5.图中①线为甲、乙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下列关于①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是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 D.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4.B 5.B
【分析】4.由图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划分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依据是两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故选B。
5.①线是甲北方地区与乙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故选B。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左图为秦岭位置和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图示意圈、右图为某日秦岭航拍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秦岭的走向(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7.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的是( )
A.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丰水带和多水带的分界线
8.对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植被属常绿阔叶林 B.乙地处于湿润地区
C.丙地夏季高温多雨 D.丁地河流流量较小
【答案】6.B 7.A 8.C
【解析】6.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呈东西走向,与淮河共同构成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选B。
7.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大致为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丰水带和多水带的分界线是16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所以BCD错误,A正确。故选A。
8.图中甲西北地区植被以荒漠、荒漠草原为主;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处于半干旱地区;丙地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丁地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地利篇》)。
材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和“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
9.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10.“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
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11.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 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
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 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
12.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与其所属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青藏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北方地区 D.丁——西北地区
【答案】9.C 10.A 11.D 12.B
【分析】9.由图可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A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该分界线的依据是地形,是该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海拔相差很大,导致自然环境差异大,故选C。
10.“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中的“淮”是指淮河,“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故选A。
11.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南方地区河流纵横交错;南北跨纬度大,造成南北热量差异大。故选D。
12.由图可知,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北方地区;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是南方地区;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是西北地区;丁是高原山地气候,对应的是青藏地区,故选B。
1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
A.50mm B.200mm C.400mm D.800mm
【答案】C
【详解】我国的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长城、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总体上与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的南北方地区分界线一致,故本题选C。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四川省成都市区及戴云山风景区(位于四川峨眉市西南)某日天气预报图,回答下面小题。
成都市区 峨眉山风景区
6~16°C -5~0℃
无风 无风
14.图示区域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5.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人类活动 C.纬度因素 D.海陆位置
【答案】14.B 15.A
【解析】14.四川省成都市区及峨眉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中的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正确。故选B。
15.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泉州市海拔低,气温高;戴云山风景区海拔高,气温低,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确。故选A。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
(2)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线,此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一致。
(3)A.B两地区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完成下面表格。
项目 B地区 A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河流封冻 不结冰
耕地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答案】(1)干旱;高寒。
(2)秦岭-淮河;0。
(3)小于800毫米;一年两熟到三熟;结冰;旱地;水稻。
【详解】(1)读图可知,C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所以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D地区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所以气温低,所以该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2)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也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因此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和热带,所以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1年三熟。北方的河流有结冰现象,南方河流不结冰;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17.(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地理分界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A线以东为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由此可以判断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____气候显著。
(2)B表示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由此判断 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呈阶梯状分布。受此地势特征的影响,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流向是____。
(3)C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此线东部人口密度____ (大/小)。
(4)D线是____,它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大致相同。
【答案】 季风区 季风 地势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 大 秦岭-淮河一线
【详解】(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A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一线,A线以东为季风区,由此可以判断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季风气候显著。
(2)B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此地势特征的影响,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3)C线是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此线以东人口密度大,此线以西人口密度小。
(4)D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它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大致相同。
1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类型为________.
(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因此,________资源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5)描述c区域和d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____
【答案】 地势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水田 干旱 水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详解】(1)A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2)甲地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气候影响,多为水田。
(4)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5)C是北方地区,D是南方地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还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