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新高考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凯里市新高考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2 17:55:16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长: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卷游,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十上,正确贴好多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发后,用铅笔起答题卡上时应题日的答素标号涂黑。如需孜动,用橡皮
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村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得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物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
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褐意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
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
性的作品《禹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我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猫逃黑暗面。作者究竞是带
着更多黑哈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
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森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冻,这是盘唐气象所具
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故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
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朝。《楚华》比《国风》复杂得多、由折得多,而唐讨与《国
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桑蓬勒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表,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5”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
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未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吊《登幽州台歌》)的
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此陈子吊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
三千丈”“同销万古奶”仅仅是说愁之多。5之长,电证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
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语」
李程《虞美人加“问君能有几多格,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
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
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而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水心在玉查.”这也是典型的盘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莲
岛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凯里一中
2022一2023学年度
都匀一中新高考协作第一次联合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
1.C解析:“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错误,选项理解不当。原文是“属于人民的作品
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属于人民的作品有描述黑暗的,没有程度上的要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辨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2.C解析:A项,“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
处的战国时代,《楚辞》的风格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可知A项无中生有。B项,“盛唐气象因此形成”
以偏概全,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D项,·“门阀士族长期以来袭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
因果颠倒。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理解文中内容的能力。·
3.B解析:《夜雨寄北》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缺乏蓬勃朝气,不属于盛唐气象。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并据此推断的能力。,
4.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语言表述严谨。如
“这是不全面的”“不一定总是”“更为接近”“单从字面上看”等语句的使用。(每点2分,共4
分。分析论证结构和论据亦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的能力。
5.示例: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和平安定、经济繁荣
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
重要作用。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
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6,B“他已对康亲主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错误。由原文“管他张老爷
还是赵老爷,他过他的寿,我卖我的饼;老牛像是没听见,继续笑着装饼,笑着收银子。白净男人猛
地一拍桌,银子跳得大拇指那么高,老头,你聋吗?老牛没瞧白净男人一眼,‘饼不多了,现在到后
面排队说不定还能吃上一口'”可知,老牛的做法只是其不媚权贵的率性而为,并不存在对后果的预
判。
7.C,“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错误。伏笔手法指的是在文章中,前文为后文做的提示或暗示。而在
这里的留一饼到文章结尾也没有说明,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所以应为“留白手法”。
8.主要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①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吃不到、吃不饱的人齐声抱怨;
②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③传言老牛要被杀头,人们早早排队买饼,生
怕第二天吃不上。
9.①“留一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个饼留给自己,
直至生命结束。②“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③“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生意
原则:不论贫富费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④“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
不卑不亢。
10.A
11.C【解析】
A动词,说,句意: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动词,是,句意:太守是谁。
B助词,…的样子,句意:于是感叹地说。
连词,然而,句意:然而侍卫大臣在皇宫内毫不懈怠。
C.反,都同“返”,动词,返回。句意:从周国返回鲁国;句意:才能往返一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