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 你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你的啊? c.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你呢?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许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还初读了课文,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了一棵柏树。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二、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2、全班交流。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六、指导写“我会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