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课时 液化
1.液化。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时要放热。
如: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还要放出一部分热。
(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①降温。
②压缩气体体积。如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气态,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为液体。
注意: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但有的气体仅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
2.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1)小水珠的形成:露珠、“水管出汗”等。
(2)“白气”的形成:烧开水时的“白气”、人哈出的“白气”等。
不要误认为液化过程中产生的“白气”是“水蒸气”。“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小水滴悬浮在空中。水蒸气是无色的。
1.物质从____态变成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要____热。
2.所有气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_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的最大好处是________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气
液
放
温度降到足够低时
压缩体积
体积
知识点1:液化现象
1.如图所示,打开汤锅盖,戴眼镜的同学看
不见汤,是因为从汤锅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到眼
镜片_______成__________附着在镜片上。有
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现象。
液化
小水珠
液化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冰雪熔化了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D
知识点2:液化放热
3.如图所示,“漓江烟雨”是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液化
放出
4.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开水不易散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散热快
C
知识点3:液化的两种方式
5.液化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如图所示,打火机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可燃气体液化的。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6.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_______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如图),液化的最大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压缩体积
液化
便于储存和运输
7.(贺州中考)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鹅塘明梅村山顶树上挂的冰柱
B.钟山十里画廊荷叶上晶莹的露珠
C.富川麦岭田野里凝重的霜
D.姑婆山山顶轻柔的雪
B
8.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
A.冰棒局部汽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汽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9.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B
10.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A
11.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白气”。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___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______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空气
热水瓶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____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判断出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甲
乙
13.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热量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放热
压缩体积
1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放置一会儿后,发现瓶外壁“冒汗”。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啤酒瓶温度较低,啤酒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附着在啤酒瓶上。
15.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如水是374 ℃,酒精是243 ℃,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如氧是-119 ℃,氢是-240 ℃,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压缩体积两种,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________。
(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________。
(3)氧气的沸点是-183 ℃,氮气的沸点是-196 ℃,氦气的沸点是-269 ℃,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
压缩体积
降温
氧气
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