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专题 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
邯郸市第二中学 高二 化学 康强
禁止对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采用“尝味试验法”了解其味道 。
强调
人体几种体液和代谢产物的正常pH
人体体液的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人才能健康
任务一 、溶液的酸碱性
与c(H+)、 c(OHˉ )的关系
任务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任务三、溶液pH的测定
在t℃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pH=7的溶液显碱性;( )
B.在t℃时水的pH=6,此时水呈酸性;( )
C.100mL0.01mol/L的盐酸pH=2 ( );
D.100mL0.1mol/L的NaOH溶液pH=13;( )
课后作业:
效能作业: A组—必做
B组—选作
广21世纪数痘
27世纪数育
www.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设计
邯郸市第二中学:高二 化学 康强
课题 溶液的酸碱性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材目次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 学目 标 【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利用c(H+)、c(OH-)、pH准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知道溶液pH的定义、公式,能进行有关溶液pH的的计算; 2.学生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与操作;【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环环相扣的习题的计算,归纳出有关溶液pH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学生学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已有图示同化、顺应新的学习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对溶液酸碱性的分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2.从生活出发学化学,体验化学对生活、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 pH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pH的测定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概念、pH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pH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法
学习方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利用“抛锚式”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并进行探究,把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化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教师帮助下顺利完成知识建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使科学认知与原有经验之间达到平衡,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从而获得意义建构的成功,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备活动】视频“农夫山泉”的水测试广告 介绍生命体、生活中的pH。 观看视频并思考 以生活中的化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探索现象背后的化学。
【主题活动一“pH的定义”】回顾初中有关pH的知识,引发对pH的深入思考!讲述彼得·索伦森定义pH的化学史呈现pH的定义。【主题活动二“溶液的酸碱性”】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归纳出溶液酸碱性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大小的关系。【主题活动三“pH的简单计算”】 设置一组由浅入深,难度梯度增加的问题组,引导学生注意pH计算过程中的问题。求.25℃时下列溶液的pHpH等于2的溶液稀释至100倍pH等于6的溶液稀释至100倍pH等于11的溶液稀释至100倍pH等于8的溶液稀释至100倍pH等于4与pH等于11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主题活动四“pH的测定”】学生分组活动,分别利用酸碱指示剂、广泛pH试纸和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教师演示活动:利用传感仪演示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过程。 从化学史入手,理解pH概念的内涵对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溶液酸碱性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大小的关系。 动笔计算,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动手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技能和习惯 体验化学史教育,直观、自然地获取新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对信息和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加工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素养。通过一组有关pH的讨论题,理解酸、碱溶液中如何处理“水的电离问题”,突破教学难点加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从理论到实践。
【总结与评价】对最初的“农夫山泉水检测广告”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 讨论并分析 利用化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现象背后的真实性,体会化学原理的魅力
自主性教学评价 透过现象,去分析现象背后的化学事实和原理。而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对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水测定、等生活经验和简便易行的实验为知识迁移、同化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基本立足点是重视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即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本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同时应该引起注意,并有意加强的是核心内容的“收聚”,在学生自主类比迁移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总结归纳,给出正确、严密的概念表述,并说明使用概念的注意事项。并且,可以通过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思维成果。
随堂练习
1、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 c(OH-)< c(H+)的溶液
2、现有 a:CHaCOOH、b:HCl、c:H2SO4三种溶液。
(1)当它们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 。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关系是 。
3、在100℃时水的kw=10-12, 向氨水中滴加盐酸,当c(NH4+)=c(Cl-)时,溶液的pH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6 D. 等于7
选作
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 11 B. 3 C. 7 D. 8
5、常温下,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的
A.pH=9
B.c(OH-)≈10-5mol·L-1
C.pH≈7
D.c(OH-)≈10-7 mol·L-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