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长春版1.2《破阵子》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长春版1.2《破阵子》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8 11:26: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61张PPT。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展现出一幅农家天伦之乐的风情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点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题解“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标题
写豪壮的言语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wu陈亮
力主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曾多次上书,痛斥秦桧奸邪,倡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曾两次被诬入狱。辛弃疾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 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内心悲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
《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

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读词思考:
用“/”划出诗句的停顿。
初步感知
——朗读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好途径,读也能反映读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 注音:
麾( ) 炙( ) 的( )卢 霹雳( )huīzhìdìpī lì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tiǎodì豪 壮huī 自由读 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情有味。一试身手
——翻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五十弦:本指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八百里:本指牛;语出《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 ,常莹其蹿角。”这里语意双关,兼指耿京义军连营之广。熟的肉。的卢:古代烈性的名马,三国时代刘备所乘马就叫的卢 用 典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沙场秋点兵。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翻译 :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合作探究
——赏析说说这首词的风格。(婉约、豪放)豪放雄壮 词中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一点? 壮辛弃疾的抱负实现了吗?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来?梦回、醉里挑灯看剑、可怜白发生……读词思考:
1、“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3、词中哪些情景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 4、说说对诗句的理解。破 阵 子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唱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1、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
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赏析
 梦回吹角连营有三种解释:1、梦中醒来还回忆以前的情景;2、一种说法是回忆年轻时的经历;3、第三种说法是指梦境中的联想。梦回吹角连营 带着这样的悲壮情怀入梦,梦醒之后,不禁浮想联翩,耳边似乎听到了军营中鼓角齐鸣,边声四起,不由使人产生出征杀敌的豪气。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战士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
雄壮的塞外战歌。
(另说:一望无际的八百里军营连军营,
处处都是炊烟烤牛肉,部队供养充足,官
兵们同甘共苦,为战斗做准备,而鼓舞士
气的悲壮乐曲更加激励着将士们,整个军
营何等壮观!)牛军旗下
指军营烤奏沙场/秋/点兵 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

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得极为热烈。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上阕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醉里”点明酒醉之中,“挑灯看剑”写动作神态,显示词人杀敌报国的愿望是多么迫切。这是现实的写照。“梦回”写到来日破晓,“吹角连营”显示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这场面何等壮观、热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完成统一大业,就可以了却君王的心愿,自己也可以声名大震,名传史册。
词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梦想,只好在想象中横刀跃马,实现自我。
但梦最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多么美好的理想,大功告成的喜悦,词的感情升至最高点。研读理解: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 愿望是多么强烈。1、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3、 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
A、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B、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C、雄心壮志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里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壮4.概括:以上的情景我们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呢?
的军营生活、
的战斗场面、
的雄心壮志
雄壮壮烈豪壮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体会到了吗?6.再读“可怜白发生”,你读出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可怜/白发生!“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现实中,仍然是壮志难酬,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悲 壮提升主题 研读赏析:
辛弃疾的抱负实现了吗?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来?梦回、醉里挑灯看剑、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主题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课堂小结壮梦回醉酒白发生 可 怜悲壮志难酬报效祖国后世对辛弃疾多有推崇。清代王士禎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新中国的元帅陈毅说:“东坡胸次广,稼轩气如虎。”将苏、辛相提并论。
问:你认为辛弃疾为何如此受人推崇?补充读辛弃疾的词:
①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
②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从中读到了什么?补充: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辛弃疾在积极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的同时,也主动承担着民族的使命。他内心想的不是个人的恩仇,而是国家仇、民族恨。这,也正是人们景仰他推崇他的原因吧?
尽管已近千年,但每每读到辛弃疾的词,总不免热血澎湃,恨不能飞越时空,追随辛将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抒发了被免官闲居的愁懑。一个“愁”字对比概括了一生体验。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
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
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含蓄深刻地表现出尝尽辛酸的 玩世不 恭和孤傲清醒的情感。拓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陆游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拓展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握英雄泪。宋词的发展 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它首先盛行于民间,后来文人注意了这种形式,开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此时,文人词和民间词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词人。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回顾军旅生活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文中表明词人与士卒亲密无间感情的语句是:
文中表明宏大的阅兵场面的语句是:
文中表明词人武艺出众、英姿勃发的句子是: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语言风格:豪迈雄壮思想内容:都有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 但《江城子》少有壮志未酬的悲愤。比较阅读豪放派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这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