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1分)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
B.禁止随意焚烧秸杆,减轻雾霾影响
C.禁止使用煤及石油等化石燃料
D.加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2.(1分)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粮食酿酒 C.风力发电 D.空气液化
3.(1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干冰 B.洁净的空气 C.天然气 D.碘盐
4.(1分)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盛装和贮存酒精的容器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
5.(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 B.倾倒液体
C.称量氯化钠 D.熄灭酒精灯
6.(1分)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
7.(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高温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生成了红色的固体铜,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D.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了浅绿色
8.(1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60﹣﹣60个碳原子 B.2O2﹣﹣2个氧分子
C.Fe2+﹣﹣1个铁离子 D.3N﹣﹣3个氮元素
9.(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用于切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10.(1分)人们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灭火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11.(1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1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C.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D.生成物C与D的分子个数比是1:2
13.(1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内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电解水
14.(1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5.(1分)一定质量的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烧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4FeS2+11O28SO2+2Fe2O3,生成的SO2经过一系列反应全部变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释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66t的沉淀,则硫铁矿中FeS2的质量为( )
A.1.2t B.2.28t C.1.28t D.2.4t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4分)
16.(4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洗菜水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17.(5分)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共享单车”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主要减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2)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其中x=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冶炼钛的过程如下:
①2FeTiO3+6C+7Cl22TiCl4+2X+6CO,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在氩气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利用金属镁和TiCl4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金属钛。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_。
(5)钢是铁合金的一种,工业上炼钢所需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8.(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如果用G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用C装置代替B装置,收集所需的一定量气体后,对C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19.(3分)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4分)钼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用它制成的合金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是利用钼矿石(主要成分为MoS2)制备金属钼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常将钼矿石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
(2)MoO3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反应③说明氢气在高温下具有_____________性。
21.(12分)某学习小组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做实验时不慎沾到手上,导致皮肤变成了棕褐色,老师提供草酸溶液给同学洗手,棕褐色立刻消失。同学对草酸产生了兴趣,经请教老师获知,草酸(H2C2O4)在通常状况下为固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固体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小组同学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的种类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草酸受热分解的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CO2;猜想3:同时含有CO和CO2。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使气体变干燥。
【实验探究】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当观察到装置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说明草酸的分解产物中有CO2气体存在。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草酸分解产物有CO气体存在。同学甲认为,该套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直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5)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猜想3正确。请写出草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6)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2O4+2KMnO4═K2CO3+2MnO2+3H2O+5CO2↑;又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则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
【定量计算】(7)测定高锰酸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高锰酸钾样品中含少量杂质)。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取1g高锰酸钾固体样品放于试管中,实验中将注射器内的草酸溶液(足量)完全注入试管中。当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读数得到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30毫升。已知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8)图2中水面上方封了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反思,同学乙认为用该装置测得的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偏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