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2-26 20: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桥中学九年级物理(上)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冬天,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2.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3.使用高压锅来煮食物时,它能够:( )
A.减小锅内压强,降低沸点 B.减小锅内压强,升高沸点
C.增大锅内压强,降低沸点 D.增大锅内压强,升高沸点
4.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冷水袋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6.夏天洗澡后,身上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水液化吸收热量 B.水汽化吸收热量
C.水液化放出热量 D.水汽化放出热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高压锅利用的是“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的原理
D.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的原理制造的
8.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B.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
C.可以考虑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9.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
10.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11.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2.物态变化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的说法正确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
C.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升华现象
13.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14.我国自行设计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托举着“神州六号”飞船飞向太空,当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为了起保护作用,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时,将( )
A.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熔化、汽化都吸热 D.熔化、汽化都放热
15.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 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汽化、凝固 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46分)
16.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对烧杯底加热,在烧杯中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块_____(填“会”或“不会”)熔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
17.在文艺晚会演出时,常常在舞台上制造出弥漫的“烟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神话般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抛洒在舞台上的干冰因升华 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
发生 而形成的小水珠。
18.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的物质,要判断哪个试管中装的是晶体,哪个试管中装的是非晶体。可以采用 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对两试管分别加热,并绘制出图像。 (第18题图)
(1)右图中, 是晶体,
是非晶体 (填“甲”或“乙”)。
(2 ) 根据右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请你归纳出甲、乙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甲: ;(2分)
乙: 。(2分)
19.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这说明霜是由于 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由于 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0.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化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填物态变化)
21.赤潮是海洋遭受 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它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海洋中的 和 过多而引起的。
22.在西行的列车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1) 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冰雪熔化时的温度
是 ℃,熔化过程中冰雪需要 热量,
(2) 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
水的 和 ;
(3) 新疆是远离大海的内陆地区,遇到干旱时节,当天空乌云密布时,人们用飞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向天空,实施人工降雨。这是通过干冰 为气体的过程中 热量来实现降温的。
23(6分).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 ;
信息二: ;
信息三: 。 (第23题图)
24.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衣柜里的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等自然现象都属于 现象,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 热。
25.气象站为了科学、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情况,需每天定时测量气压、气温、空气的湿度等。其中湿度就是用干湿泡温度计测量的,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支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读数 ,在相同温度下,两个读数的差值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含量 。
三、实验题(共计24分)
26.(5分)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⑴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 和水沸腾时的 .
(2)甲图是该试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 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在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 填“A”或“B”)。
(3)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 ℃。
27.(5分)一个试管内盛有少量碘,管口用木塞塞住,当将试管底部在一个酒精灯上加 热时,会看到试管内固态的碘没有变成 ,但却慢慢地 了,此时还可看到管内充满了紫色的 ,当将酒精灯熄灭后,紫色气体慢慢消失,能在试管壁上看到紫色的 ;原因是 .
28.(4分)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就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请你写出一个不用加热而又能使水重新沸腾的方法: 。该方法的依据是 。
29.(10分)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猜想:冰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升高或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碎冰和温度计放人试管,再把试管放人烧杯中的水里,让水没过碎冰,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按左图所示进行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如右图所示。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能分析归纳出冰在熔化过程有哪些特点?(写出两条即可)
(2)如果让你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
究冰的熔点,你在实验过程中会想到注意那些问
题。请你至少写出两条实验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A D B D D D B D C C C C
二、填空题
16.不会,熔化要吸热,传热要有温差;
17.吸,液化;
18.乙 ,甲,甲边吸热边升温边熔化,乙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9. 降温 凝华 熔化
20. 汽化
21.污染,有机物,营养盐;
22.(1) 0℃,吸收,(2) 渗漏,蒸发,(3) 升华, 吸收;
23.(1)海波的熔点是48℃,(2)海波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3)海波熔化用了4min, (4)海波是晶体,(5)海波的初温为25℃。
24.升华,吸;
25.吸热,低,越少;
三、实验题
26. 温度 现象 B A 99;
27. 液体,减少,气体;粉末 碘受热后将直接升华为气体,气体在停止加热后要放热再直接凝华为固体小颗粒吸附在试管壁上。
28. 抽去烧瓶内的部分气体(或将瓶倒置后浇冷水),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9. (1)冰在熔化前,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当冰的温度达到0℃时,开始熔化,冰的熔点是0℃;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冰熔化成水后,继续加热,温度又不断上升。
(2)① 实验前,先用刨冰机或绞肉机将冰块打碎,以保证受热均匀.
②将温度计插入碎冰中间,不要碰到试管壁和底,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保证数据准确.
③本实验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热冰,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使冰受热均匀.
④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
⑤冰的熔点受杂质和大气压的影响,测出的熔点可能不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