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2《蜀相》名师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2《蜀相》名师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2 22: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读对联,猜名人
导入新课
《蜀相》
1
引用对联 导入新课
2
学习目标
3
知人论世
4
诵读感知 觅得诗心
5
合作探究
6
艺术特色
CONTENTS
目 录
7
小结
8
高考链接
9
布置作业
1.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准确把握“蜀相”形象,全面解读诗人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赏析诗文,把握诗歌的主旨。
3.通过高考链接,掌握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学习目标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知人论世
(二)背景简介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三)诗歌体裁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诵读诗文,划分节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任务一: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2.说诗意。
蜀相 (七律、怀古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寻访祠堂 叙事(仰慕)
颔联:祠堂春色 写景(叹惋)
颈联:丞相功业 议论(歌颂)
尾联:壮志未酬 抒情(惋惜)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整合信息,呈现小组答案。
1.首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具体分析。
2.首联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任务二:合作探究
4.诗歌意在赞颂诸葛亮的功业,第三联为什么要写刘备“三顾频烦”?
5.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慨?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1.首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具体分析。
明确:最传神的字是“寻”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又因诗人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用了一个“寻”字。“寻”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2.首联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象征诸葛亮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3.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明确:“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4.诗歌意在赞颂诸葛亮的功业,第三联为什么要写刘备“三顾频烦”?
明确:写刘备是为了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为刘备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三顾茅庐,正是由于诸葛亮胸怀大计。另一方面,也暗含诗人有报国大志而无人理会的感伤。
5.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慨?
明确: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明确:这“泪满襟”的英雄们中间,自然少不了作者,但却并非他一人。“长使”一词扩充了诗歌感染的范围,把普天之下、千百年来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部包括在内。
1.借景物描写,抒自己情怀
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首联两句,写祠堂之所在,不是交代地理位置,而是寄寓吊古的急切心情;颔联二句,写祠堂荒凉之景,借“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之情。
任务三:艺术特色
2.艺术形式完美,表达方式多样
一、二句紧扣诗题,三、四句直承上文,五、六句推开一层,七、八句收束全诗,做到了“起、承、转、合”,形式完美。
3.语言具有概括力,用字富有表现力
颈联两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作了高度概括,准确到位。杜甫的律诗对仗工整,用字精当传神,极富表现力,如诗中的“寻”“自”“空”等字,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
当时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山河破碎,百姓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诗人杜甫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救民于水火之中。杜甫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绩,这个角度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同时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杜甫在这里以被称为“千古第一贤相”的政治家诸葛亮自况,抒发个人虽为黎民但心忧天下的仁人之心。
小结
高考考点 诗歌鉴赏之怀古咏史诗之“怀人伤己”类怀古诗
能力层级 鉴赏评价D
考点解读 怀古咏史诗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见的类型。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这类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
核心素养 鉴赏“怀人伤己”类咏史诗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即“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设题方式 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
任务四:高考链接
怀古咏史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知识点
怀古咏史诗的类型:
1.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李商隐《贾生》(怀古伤己)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2.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3.怀古讽今,别有寄托。
(1)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2)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怀古伤己、怀古伤今、怀古讽今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类比、反衬。
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
即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怎么怀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
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
(2018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真题研习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B
2.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明确:(1)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2)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任务五:布置作业
(1)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2)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不超过100字)
(1)明确: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2)明确: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能答出其中四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