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4 08:51:48

文档简介

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用2B铅笔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发源地有如满天星斗,熠熠发光。图1中②所标识的古人类遗址与原始
文化遗存是
中小名人度零世工期宝软理
一1x男
图1
A.大汶口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北京人遗址
D.元谋人遗址
2.山东自古被称齐鲁大地,这源于周初分封时,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周初参与
叛乱,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
明周初分封是为了
A.拱卫王室
B.扩大王畿
C.奖赏功臣
D.笼络宗亲
3.“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反映出当时
A.任人唯贤
B.实行禅让
C.遵循宗法秩序
D.注重年岁长幼
4.西周至春秋时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到了战国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遗匹夫”。这一变化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
C.土阶层的崛起
D.政治局势日趋紧张
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
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
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
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8.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空格中应填人的内容是
王莽
刘秀
奏克
刘邦
改制
称帝
六国
建汉
曹玉纂汉
2

前221牟
前202牟
9年
25年
220年
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
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C.陈胜起义,独尊儒术
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
9.如图是汉初实行的一项政治制度。该制度是
都超






胶东国
笛川国高密国《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D 7C 8B 9C 10C 11D 12B 13A 14D 15D 16B 17A 18B 19C 20A 21D 22C 23B 24C 25B 26A 27D 28D 29B 30C
二、非选择题
31.(22分)
(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3分)观点: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4分)
(2) 变化:新兴地主正在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加速;(3分)
原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分)
(3)中国幅员辽阔,内陆平原广阔则更适合也需要建立—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春秋战国时代农耕文明发展,小农经济兴起,出于巩固统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对平民的政治控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国家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思想产生;同时百家争鸣兴起,法制思想和集权思想被多数统治者所采纳,难以形成民主思潮。(任答三点得9分)
32. (18分)
(1)甲图:秦朝 乙图:唐朝 丙图:元朝(6分)
(2)(12分,每空2分)
民族交融的方式 措施 (注:下列空格里填写字母)
军事征服 B C
政治联姻 K
设置机构 F
贸易往来 E
因俗而治 I
同课章节目录